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宋词
> 踏莎行
上一卷
下一卷
未
断
催
参
只
争
当
都
夕
夜
何
踏
曾
肠
人
横
怕
知
初
将
阳
月
梦
莎
说
当
归
斗
梅
识
识
前
庭
楼
桂
行
著
在
去
转
梢
后
面
事
院
台
肠
别
天
情
待
思
先
离
涯
如
寻
量
断
时
远
线
常
遍
何梦桂
踏莎行
踏莎行原文
夜月楼台,夕阳庭院。都将前事思量遍。当初识面待寻常,争知识后情如线。只怕梅梢,参横斗转。催人归去天涯远。断肠当在别离时,未曾说著肠先断。
踏莎行评点
何梦桂之《踏莎行》乃古诗之一首,诗人以巧妙之笔墨,以夜月楼台、夕阳庭院为景,抒发人世情愁。诗云“夜月楼台,夕阳庭院。都将前事思量遍”。此起句大开诗篇之头绪,用“夜月”、“夕阳”之寂静与华美景色,将人物内心处境渲染得淋漓尽致。再则,作者运笔虚实相济,娓娓道来:“当初识面待寻常,争知识后情如线。”以此将叙事进一步推进,寓意人事易悔,昔日的普通相知,如今却变成了情丝牵扯。而后,“只怕梅梢,参横斗转。催人归去天涯远。”以梅花之经历,象征着人生之变幻,被时光推往远去,正是离别之刻,引发了断肠之情,诗曰“断肠当在别离时,未曾说著……”。 可见,何梦桂此《踏莎行》之诗,结构严谨、描写细腻,人物情感得以刻画,一气呵成之间,艳语横生,堪称佳作也。之乎者也兮。
何梦桂
简介
简介暂无
何梦桂
的其它诗歌
蓦山溪(三用韵)
洞仙歌(和何逢原见寿)
满江红
酹江月(感旧再和前韵)
喜迁莺(感春)
八声甘州(感兴)
沁园春(寿夹谷书隐)
蓦山溪(和雪)
八声甘州(寿徐信甫母夫人七秩)
贺新郎(三用韵寄旧宫怨)
意难忘
声声慢(寿何思院母夫人)
满庭芳(初夏)
水龙吟(和何逢原见寿)
沁园春
八声甘州
摸鱼儿
贺新郎(和邵清溪自寿)
沁园春(和何逢原见寿)
酹江月(和江南惜春)
浣溪沙(寄刘总管)
西江月
沁园春(寿毅齐思院五十二岁)
踏莎行
小重山
浣溪沙(再用韵并简二千户)
摸鱼儿(邵清溪赋,效颦谩作)
蝶恋花(即景)
临江仙(和毅齐见寿)
沁园春(寿何逢原北堂)
喜迁莺
忆秦娥
踏莎行诗句
未曾说著肠先断
断肠当在别离时
催人归去天涯远
参横斗转
只怕梅梢
争知识后情如线
当初识面待寻常
都将前事思量遍
夕阳庭院
夜月楼台
可能你会感兴趣
度浮桥至南台
朝中措
朝中措
卜算子
钗头凤
剑门道中遇微雨
书愤
游山西村
孤雁儿/御街行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最近文章
《送太和公主和蕃》中蕴含的名句“来处是长安”
“盛续春光识紫藤”的主旨是什么?
堤拥红蕖艳经典翻译和点评
锦石和烟四面花是什么意思——专业解读名句锦石和烟四面花
剖析诗句“忆昔征南府内游”在《送人过卫州》中的意义
剖析诗句“今日又春风”在《太原题厅壁》中的意义
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中荒花穷漫乱的赏析解读
故来相近不相惊出自哪里
时间的流转:诗句“余闻古夏后”在《谢自然诗》中对岁月的诉说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东方半明》中诗句“鸡三号”的韵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