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乐府
> 同前唐·储光羲
上一卷
下一卷
所
尽
又
方
羹
饭
相
浦
暮
朝
潦
潮
志
义
清
浊
清
同
贵
室
欲
冬
莼
稻
与
口
逐
随
深
没
士
不
水
水
商
前
无
相
休
水
将
以
邀
多
南
北
云
具
多
游
菱
菱
曲
唐
忧
随
山
物
永
终
我
渔
风
风
梦
区
苦
浊
叶
叶
辞
·
患
从
樊
穷
年
日
船
家
还
去
田
薮
言
水
鲜
肥
八
储
光
羲
清商曲辞八
同前唐·储光羲
同前唐·储光羲原文
浊水菱叶肥,清水菱叶鲜。义不游浊水,志士多苦言。潮没具区薮,潦深云梦田。朝随北风去,暮逐南风还。浦口多渔家,相与邀我船。饭稻以终日,羹莼将永年。方冬水物穷,又欲休山樊。尽室相随从,所贵无忧患。
同前唐·储光羲评点
《同前唐·储光羲》一首诗,以清商曲辞《八牛图》为背景,表达了对于浊水与清水的比较,以及对于志士之遭遇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浊水和清水上的菱叶,表达出义与志之不同。同时,诗中还描绘了潮水将具区薮吞没、云梦田淹没的景象,暗喻着志士所面临的磨难。然而,诗人依然心怀远志,懂得随北风而向前,逐南风而归。浦口的渔家邀请诗人同行,对于诗人的志向给予了肯定。最后,诗人用“饭稻以终”这一常见句式作结,表明自己将以务农为终身目标。整首诗言简意赅,既体现了对真理与理想追求的热忱,又展示了诗人的决心与责任感。赏析:此诗以清商曲辞《八牛图》为背景,言志士之志亦乃故天之所赋,抑夫复有思乡之难之辞焉。夫虽浊水者,其菱叶肥茂;清水者,则菱叶鲜美,豔丽照人之光临。浊水者,如志士茫茫,纷纷尘埃覆其心田以昏耳;清水者,则义气鲜明,高举红旗以指引诸人之志向。然夫义与志,其不同也显矣。浊水者曰:“我不游于此,以示吾之寡义乎?”是故,志士则言,多苦言,以期悟醒天下之居民。诚哉!潮水之涨,将具区薮吞没;云梦之淹,其深不见非常。悲乎!志士之境遭际,竟宛如斯。然而,诗人之轻心于休往壮观,愿不让潮水固沉于尔具区薮之地,不让云梦萦绕于尔亩田之上。朝随北风去,夕逐南风还,实诗人之生命诗者之生活。浦口渔家,货舟齐集,欲相与邀余舟共游。盖渔家见诗人志士之志,乐钓鱼之人亦能感之,是诚志士之真情所在也。吾将饭稻以终,农事,本非吾志所向,诗人之志亦非此而在。然则,稼穑君子,儿女亦余。行者矣,之乎者也兮?志者之则道,和而不同,歌者之以世责,愿而励萃。之乎者也兮?引领易所逐,浩然之志,永无违背矣。
清商曲辞八
简介
简介暂无
清商曲辞八
的其它诗歌
宴酒篇
应王受图曲
积善篇
同前唐·李白
同前费昶
同前陈·江总
同前僧贯休
金丹曲
同前唐·储光羲
桐柏曲
朝云引郎大家宋氏
臣道曲
阳春曲无名氏
凤台曲王无竞
玉龟曲
同前江淹
箫史曲宋·鲍照
同前庄南杰
同前陆罩
同前唐·李白
同前唐·李白
同前唐·李贺
同前齐·张融
同前梁·吴均
梁雅歌
采菱曲梁·简文帝
同前齐·檀约
方诸曲谢燮
方诸曲
上云乐
同前徐勉
同前二首江洪
同前二首江洪
阳春歌宋·吴迈远
凤皇曲唐·李白
同前陈·顾野王(阳春歌)
金陵曲
金陵曲
同前隋·柳顾言
采菱行刘禹锡
采菱歌七首宋·鲍照
采菱歌七首宋·鲍照
采菱歌七首宋·鲍照
采菱歌七首宋·鲍照
采菱歌七首宋·鲍照
采菱歌七首宋·鲍照
采菱歌七首宋·鲍照
同前唐·储光羲诗句
暮逐南风还
可能你会感兴趣
路臣恨
诮虚器
雉场歌
颂夷臣
夜宴谣
哀陇民
猎骑辞
台城晓朝曲
照影曲
湘东宴曲
最近文章
露华朝未晞经典翻译和点评
《登灵善寺塔》中蕴含的名句“月桂拂檐香”
一枝松色独青青——刘商
剖析诗句“江南仲秋天”在《状江南。仲秋》中的意义
灰心还与故人同出自哪里
“江南季秋天”到底说了什么?
独将珠泪湿红铅是谁写的
暮色秋烟重是什么诗?
“倦鸟不知归去日”的主旨是什么?
揭秘《步虚词十九首》中蕴含的名句“云鸿最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