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便



西
张伯端

西江月(六)

西江月(六)

西江月(六)评点


张伯端的《西江月(六)》此诗,贯穿了佛教教义和哲学思考,充满了深刻的启发之义。诗人借镜之物,以表人生悟道的过程,旨在引领读者超越尘杂,追求内心的宁静。诗中首句“对镜不须强灭”,以镜子为喻,诗人表达了对于自我形象的超越。这里的“灭”,指的是消除自我欲望以达到心灵的净化。然而,诗人反其道而行之,主张不必强求破除自我的幻象,而是通过接受自我,并将其合而为一,最终达到“不须强灭”的境界。接着,诗人运用“假名权立菩提”的表述,强调人们将自我认知视为一种临时的现象,只有洞察到一切皆为幻象的真相,方能修成“菩提”。这里的“假名”指的是尘世间的万物名号,而“菩提”则代表了佛法的顿悟。随后,诗人提到“色空明暗本来齐”,表明人们应当超越对于物质与空灵的二元区分,认识到一切现象都应被平等对待。这种等同的观点,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于世俗与神圣、真实与虚幻的二分观念,从而达到境界的宽广和自由。紧接着,诗人进一步提到“真妄体分两种”,以强调现实世界和超越世界之间的区别。在佛理中,真与妄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立概念,相较于妄想的世界,真实的世界更加清明和寂静。只有通过悟道,才能超越这两种状态,达到超越烦恼的境界。诗中的后半部分主旨是要人们超越对于名利的欲望,返归内心的平静。通过“悟则便名静土”的描述,诗人部分借用了净土宗的观念,所指之“静土”代表了静心修行、清静安康的内心境地。接下来,诗人以“天竺曹溪”来暗喻追求极乐世界和参悟佛理的过程,并用“谁言极乐在天西”的问句,质疑寻求福报是否只存在于特定的方位,以而敦促人们超越了对外在福报的执念。最后,诗人以“了则弥陀出世”的描述,表达了修行者的出世解脱和境界超越。敦促人们修行悟道,从而实现人生的超越。通过琢磨此诗,人们能寻找到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引导人们摆脱尘世的纷扰,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综上所述,张伯端的《西江月(六)》诗以古拙的文言文表达了佛教哲学的精神。诗中部分插入了繁体字,如“之乎者也兮”,以增添古韵之感。在回归自我、超越尘世的旅程中,读者能够感受到佛教智慧的启迪,感悟内心的普化与宁静之境,获得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索。之乎者也兮,读之可得修身养性之益也。

张伯端的其它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