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堪闲写与支郎释义


【祇】◎ 正、恰、只。《詩經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祇攪我心。”三國魏曹丕《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誠,祇令事敗。” | 1. 地神。說文解字:“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如:“神祇”。  2. 安心。《詩經小雅何人斯》:“壹者之來,俾我祇也。”鄭玄箋:“一者之來見我,我則知之,是使我心安也。”  3. 大。《易經繫辭下》:“不遠復,無祇悔。”

【堪】1. 能,可以,足以:不~设想。~当重任。~以告慰。  2. 忍受,能支持:难~。不~一击。狼狈不~。疲惫不~。

【闲写】“闲写”。悠闲舒适。《宋书·蔡兴宗传》:“兴宗马车从道隆从车后过,兴宗谓曰:‘刘公!比日思一闲写。’”明文徵明《除夕》诗:“一杯分岁入瞢腾,閒写桃符砚欲冰。”典

【与】1. 和,跟:正确~错误。~虎谋皮。生死~共。  2. 给:赠~。~人方便。  3.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 〔~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 赞助,赞许:~人为善。 | ◎ 参加:参~。~会。 | ◎ 同“欤”。

【支郎】1.称汉末、三国时僧人支谦。月支国人,于东汉末迁居吴地,从吴孙权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到孙亮建兴二年(公元253年),译出《大明度无极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为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其人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睛黄,除博通梵籍外,于世间技艺亦多所精究,时人谚曰:“支郎眼中黄,形躯虽小是智囊。”参阅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魏吴录》、宋道诚《释氏要览·称谓》。2.指晋代高僧支遁。明沉德符《野获编·释道·禅林诸名宿》:“其时雪浪洪恩本讲经法司,而风流文藻,辨博自喜,有支郎畜马剪隺之风。”清曹寅《寄题东园》诗之七:“

祇堪闲写与支郎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