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肸蠁】亦作“肹蠁”。1.散布;弥漫。多指声响、气体的传播。晋左思《吴都赋》:“光色炫晃,芬馥肸蠁。”肸,一本作“肹”。2.引申为联绵不绝。清褚人穫《坚瓠广集·林方伯妾》:“女生七子,三甲榜,四孝廉,簪笏肸蠁不絶。”3.比喻灵感通微。晋左思《蜀都赋》:“天帝运期而会昌,景福肹蠁而兴作。”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若肸蠁之有凭,肃风飈而乍起。”宋王禹偁《拟裴寂祷华山文》:“既肹蠁之不昧,岂聦明之我欺。”明杨慎《送石熊峰阁老代祀泰山阙里》诗:“郊禋元祀啟,肹蠁九幽通。”《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此间有个清源庙
【丰融】貌。《文选·扬雄<甘泉赋>》:“肸蠁丰融,懿懿芬芬。”李善注:“言秬鬯分布,芬芳盛美也。”三国魏嵇康《琴赋》:“丰融披离,斐韡奂貌。”唐贾餗《大唐宝历崇元圣祖院碑铭》:“閟宇崇崇,圣祖尊容,神而明之,神应丰融。”清张惠言《黄山赋》:“沆瀣涌,琼英充,偓佺厮征,歘扈丰融。”典
【富】1. 财产、财物多:~有。~足。~饶。~庶。~裕。~强。~豪。财~。~国强兵。 2. 充裕,充足:~余。~态。~丽堂皇。 3. 姓。
【媪】1. 老妇人的通称。《说文解字》:“媪,女老偁也。”《战国策赵策四》:“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北史卷四十三邢峦传》:“及代,吏人父老及媪妪皆远相攀追,号泣不绝。” 2. 称谓。母亲。《广雅疏证卷六下释亲》:“媪,母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薄疑归言之媪也,曰:‘卫君之爱疑奚与媪?’媪曰:‘不如吾爱子也!’” 3. 用以称已婚妇女。《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传》:“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司马贞·索隐:“媪,妇人老少通称。” 4. 地神。明张自烈《
【厘】1. 小数名,百分之一:~米。 2. 单位名(a.长度单位,中国一市尺的千分之一;b.重量单位,中国一市两的千分之一;c.地积单位,中国一市亩的百分之一;d.利率单位,年利一厘按百分之一计,月利一厘按千分之一计)。 3. 治理,整理:~正(订正)。~革(调整改革)。 4. 古同“嫠”,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