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璋】的一种兵符。《周礼·春官·典瑞》:“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郑玄注引郑司农曰:“牙璋瑑以为牙。牙齿,兵象,故以牙璋发兵,若今时以铜虎符发兵。”宋沉括《梦溪笔谈·辩证一》:“牙璋,判合之器也,当於合处为牙,如今之‘合契’。牙璋,牡契也。以起军旅,则其牝宜在军中,即虎符之法也。”宋叶适《上李签院启》:“制牙璋玉节之符,董熊士虎臣之用。”2.借指将帅。唐杨炯《从军行》:“牙璋辞凤闕,铁骑绕龙城。”明徐复祚《投梭记·恣劫》:“铜虎承恩日,牙璋发斾时。”
【辞】1. 告别:告~。~诀。~行。~世。~别。 2. 不接受,请求离去:~职。~呈。 3. 躲避,推托:不~辛苦。~让。~谢。推~。 4. 解雇:~退。 5. 同“词”。 6. 优美的语言:~藻。修~。 7. 讲话;告诉:“请~于军”。 8. 文体的一种:~赋。陶渊明《归去来兮~》。 典
【凤阙】1.汉代宫阙名。《史记·孝武本纪》:“其东则凤闕,高二十餘丈。”司马贞索隐引《三辅故事》:“北有圜闕,高二十丈,上有铜凤皇,故曰凤闕也。”《汉书·东方朔传》:“陛下以城中为小,图起建章,左凤闕,右神明,号称千门万户。”颜师古注:“凤闕,闕名。”《艺文类聚》卷六二引晋潘岳《关中记》:“建章宫圆闕,临北道,凤在上,故曰凤闕也。”2.皇宫、朝廷。晋王嘉《拾遗记·魏》:“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闕望崔嵬。”唐杨炯《从军行》:“牙璋辞凤闕,铁骑遶龙城。”清陈维崧《南柯子·蝶庵花下送苏生仲补游京师》词:“挟瑟龙池上,鸣
回忆美好
诗中运用的隐喻和比喻独具匠心,意境深刻,充满神秘的美感。如“凤阙”与“牙璋”相对应,构成了凤凰在宝座上舞翩翩的形象。
非常时刻
这首诗用韵律极为优美,辅音、元音的运用协调有致,仿佛一曲悠扬动听的音乐。
幸福的惊喜
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朝廷和人民放在了一起,突显了政治矛盾。而“辞凤阙”更是将内阁大臣想要成为凤阙一族的希望和现实之间的不可逾越的距离凸显出来。
倾听风声
诗中情感饱满,提取了人们对于美好心灵世界的向往,以凤凰和牙璋作为象征,表现了一种神圣而美丽的愿望。这种精神境界也是人们矢志追求的境界之一。
Flying Yang
诗句形式优美,清新自然,极富韵味。相比古诗中刻意追求的对仗和平仄要求,这首诗简洁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