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ǒngzǐ[Confucius](公元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伦理思想上宣传“仁&rdqu
【曰】1. 说:子~诗云。 2. 为(wéi ),是: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 3. 叫做:凡乐辞~诗,诗声~歌。 4. 语助词,无实义:昊天~明。
乖巧的学霸蛇小妹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 这句话放到现在,就是“走路带狗必有我裆疼焉”。
繁星之间
孔子所谓之“三人”,并非仅指己门弟子。当代世人亦能成为他的老师。一个人的学问有限,需要向更广泛的领域开展,才能有更多的启迪。孔子以此言,表现了其博学多才的修养。思路开阔,保持谨慎,顺应时代潮流,旨在塑造全新的理念。
风干的泪痕
孔子代表了中国传统的淳朴和衷心。其敬天思人的行事之风,历经千年不衰。每个人都可以发掘出自己的瑕疵,也都能够借此汲取灵感。因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一句具有裨益和启示性的话语,能够为每个学者的行路指示方向。无论学问领域如何变幻,传统的智慧和思想都可以永远不衰。
眉眼如画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此言道出孔子的谦逊与自知之明,也展示了其对学问的高度评价。人才济济,皆可取长补短,这是孔子对学习的鼓励。同时,也提示人们应当虚心向大师学习,不断追求进步。该句作为对学习的教诲,其思想内涵深刻丰富。
忆往昔丶那些年
长安古道胜利河畔,日出东方,人们邂逅于交汇点。借助古往今来的智慧,提升对学问的领悟,共知俯仰之间。孔子的话,是一道打开学者桎梏的大门。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学问互通、相辅相成之美,同时也在给各位学者打击注入了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