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见子颔须释义


【亦】1. 副词,也,表示同样、也是:~无不可。~步~趋。  2. 又:“先君何罪?其嗣~何罪?”  3. 不过,只是:“王~不好土也,何患无士?”  4. 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呜呼,~盛矣哉!”“学而时习之,不~说乎?”  5. 姓。

【见】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典

【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3. 动物的卵:鱼~。蚕~。  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  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

【颔】1. 下巴颏:“相逢应不识,满~白髭须”。  2. 点头:~首。~之而已。 典 方言集汇

【须】1. 必得,应当:无~。莫~有。必~。务~。~要。  2. 等待,停留:~留(迟留,留待)。  3. 男人面上生的毛,胡子:~眉(男子的代称)。~生(传统戏剧角色名,即“老生”)。  4. 〔~臾〕片刻,一会儿。  5. 像胡须的东西:~根。触~。

亦见子颔须的用户点评


抹去泪痕

2024-08-05 19:27:40

“亦见子颔须”表现了人物内心复杂的思绪与纷乱的情感。这种诗意的表达,恰如其分地道出了人们在纷乱世界中的彷徨与无奈。从字面上看,颔须是一个动作,而作者却借此表达了内心所受的想法和压力。这种巧妙的表达方式,使其诗句更加富有内涵,亦隐含了对生活的艰辛和苦难的揭示。

擦肩而过的猫猫猫

2024-07-16 07:38:22

“亦见子颔须”,“子颔须”本来是一种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但是在这首诗中被苏轼赋予了诗意,美妙的女子形象得以被刻画得更加立体。其中的“亦”字亦发挥了前后呼应的作用,把此篇诗景更加贯通。句式婉转流畅,透露出深沉的情感,这一点在其他作品中也是苏轼最为擅长的。

海蓝妹子

2024-07-15 22:25:41

亦见子颔须,云鬓翠如故。 此诗写于华山之巅,侧重于描写女子的美貌。子颔须指眉毛,诗人用“云鬓翠如故”一句层层叠叠地描写了女子的容颜,形容她的眉毛柔美如云,发丝却翠绿如蓝。流畅的文笔和独特的写作手法,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振笔直书画面之美,仿若看到了眉眼如画的佳人,令人赞叹不已。

夜深花影

2024-07-15 20:09:27

诗人用华山作为背景叙述女子之美,既有原山美景格调的渲染,又有佳人美貌的娓娓道来,将容貌与景色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整首诗充满了浓烈的文化底蕴和深邃的文学积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光明使者

2024-07-14 03:53:54

总体来说,诗中如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美艳绝伦的女子;但不仅仅是描绘的灵巧精妙,如“亦见”佳人眉眼间的风采,笔底已谋。还点出诗人的情怀,感性的表达,使人难以抗拒,颇为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