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对皓月吟诗释义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事对】的人物故实,构成对偶句的修辞方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宋玉《神女赋》云:‘毛嬙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此事对之类也。”

【皓月】犹明月。南朝宋谢庄《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长歌。”唐李白《友人会宿》诗:“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宋柳永《倾杯乐》词:“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恰微雨初阴,早皓月穿窗,使行云易飞。”巴金《灭亡》第二十章:“一轮明镜似的皓月慢慢地向上面移动。”

【吟诗】1.作诗。宋孔平仲《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苏軾以吟诗有讥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清杜濬《一杯叹》诗:“坐使吟诗作赋兴索然,眼见斯文从此废。”2.吟诵诗歌。茅盾《子夜》九:“吟诗的杜新箨也看见了,放下筷子,站起来招呼。”巴金《雪》第一章:“原来他们斜对面座位上的一个有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在摇头摆脑地吟诗。”

一事对皓月吟诗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