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我】◎ 自称,自己,亦指自己一方:~们。~见(我自己的看法)。~辈。~侪(我们)。自~。~盈彼竭。
【独】1. 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2. 老而无子:鳏寡孤~。 3. 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4. 〔~孤〕复姓。 5.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谁受之?”
【栖栖】“栖栖”。1.忙碌不安貌。《诗·小雅·六月》:“六月栖栖,戎车既飭。”朱熹集传:“栖栖,犹皇皇不安之貌。”《论语·宪问》:“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晋葛洪《抱朴子·正郭》:“而乃自西徂东,席不暇温,欲慕孔墨栖栖之事。”唐姚合《武功县中作》诗之十五:“谁念东山客,栖栖守印床。”宋王安石《哭梅圣俞》诗:“栖栖孔孟葬鲁邹,后始卓犖称軻丘。”黄节《沪江重晤秋枚》诗:“重逢莫作蹉跎语,正为栖栖在乱离。”2.孤寂零落貌。唐白居易《胶漆契》诗:“陋巷飢寒士,出门甚栖栖。”宋范成大《潺陵》诗:“春草亦已瘦,栖栖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