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檄】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史记·韩信卢绾列传》:“陈豨反,邯郸以北皆豨有,吾以羽檄徵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独邯郸中兵耳。”裴駰集解:“魏武帝《奏事》曰:‘今边有小警,輒露檄插羽,飞羽檄之意也。’推其言,则以鸟羽插檄书,谓之羽檄,取其急速若飞鸟也。”晋左思《咏史》之一:“边城苦鸣鏑,羽檄飞京都。”《儒林外史》第八回:“王太守接了羽檄文书,星速赴南赣到任。”郁达夫《庚辰元日闻南宁捷报醉胡社长宅和益吾老岁晚感怀原韵》:“羽檄连翩至,愁怀次第开。”典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警】1. 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戒备,告诫:~卫。~世。~告。~戒。~备。~惕。~省(xǐng )(警惕醒悟)。 2. 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号。~报。~钟。 3. 感觉敏锐,见解独到:~句。~觉(jué)。机~。 4. 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察。~士。
【徭赋】税。《韩非子·诡使》:“习悉租税,专民力所以备难充仓府也。而士卒之逃事状匿附託有威之门以避徭赋,而上不得者万数。”徭,一本作“傜”。《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内减太官而不受贡献,外省徭赋而务农桑。”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其一论两税之弊须有厘革》:“所在徭赋,轻重相悬,既成新规,须惩积弊。”《明史·太祖纪三》:“復凤阳临淮二县民徭赋,世世无所与。”
【蠲】1. 除去,免除:~除。~免。 2. 显示,昭明:“惠公~其大德”。 3. 古同“涓”,清洁。 4. 古代称一种多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