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1. 介词(a.在,如“生~北京”;b.到,如“荣誉归~老师”;c.对,如“勤~学习”;d.向,如“出~自愿”;e.给,如“问道~盲”;f.自,从,如“取之~民”;g.表比较,如“重~泰山”;h.表被动,如“限~水平”)。 2. 后缀(a.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b.在动词后,如“属~未来)。 3. 姓。
【以】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 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 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 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 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 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 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 9. 古同“已”,已经。 10. 太
【求】1. 设法得到:~生。~成。~知。~索。~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实(讲求实际)。~同存异。~全责备。~贤若渴。实事~是。 2. 恳请,乞助:~人。~告。~乞。~医。~教。~助。 3. 需要:需~。供过于~。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脑洞萌萌哒
“于以求之”,这句诗的意境优美,寓意深刻,可谓是妙语凝辞,启迪人心。以下为五段点评。
小鳄鱼大象
以慕礼为始,以求知为本,以行道为基。诗人借“于以求之”表达了对于自我完善的追求,体现了人类追求真理、美好的精神价值。
♀♀自由自在
“于以求之”在古今中外文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吟诵、赏析和阅读的难得之作。这句诗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和美学价值,它激励我们要以信念为基础,以追求自我超越为导向,达到自我价值的最高层次。
孤独的天使
“以求之”的“以”字与“以事论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等表述意义相近,它不仅限于个人的追求,更适用于事业、国家的发展。诗人吐纳文气,传达的不仅是年轻人的人生观,更是对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期待。
匿名的神秘大佬
诗人将追求完美的道路比作攀登高山,使诗意更为真切、形象,有助于读者从感性层面加深对于意境的理解。“以求之”凝聚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和完美不变的信念和坚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