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屦携儿去释义


【杖屦】手杖与鞋子。古礼,五十岁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脱于户外,为尊敬长辈,长者可先入室,后脱鞋。《礼记·曲礼上》:“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郑玄注:“撰犹持也。”孔颖达疏:“撰杖屨者,则君子自执杖,在坐著屨。”《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詔復恭致仕,赐杖屨。”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唐杜甫《咏怀》之二:“南为祝融客,勉强亲杖屨,结託老人星,罗浮展衰步。”仇兆鳌注:“卢注:衡山有祝融峯,董鍊师在焉,故思一亲其杖屨。”宋司马光《祭颖公文》:“承乏諫垣,造请有禁,不亲杖屨,殆将再

【携】1. 带:~手。~带。扶老~幼。  2. 离,叛离:~离。~贰。

【儿】1. 小孩子:婴~。~戏。  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女情。  3. 儿子,男孩子:~子。生~育女。  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  5. 助詞: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

【去】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  2. 距离,差别:相~不远。  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4. 除掉,减掉:~掉。~皮。~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  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  8. 汉语四声之一:~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杖屦携儿去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