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的老人。唐郑谷《倦客》诗:“閒烹芦笋炊菰米,会向源乡作醉翁。”前蜀韦庄《对雨独酌》诗:“荷鍤醉翁真达者,卧云浦客竟悠哉。”宋刘光祖《长相思·别意》词:“画桥西,画桥东,有泪分明清涨同。如何留醉翁?”2.欧阳修的别号。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太守与客来饮於此,饮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清赵翼《清明前二日寿菊士招同棕亭再可立堂诸公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诗:“到山欲问醉翁蹟,数间古寺支斜阳。”
【无】◎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典
【诗】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 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说山】旧时指拉车的与雇主闲聊,希图博得好感,增加车资。老舍《赵子曰》第二十:“如遇上爱说话的坐车的,拉车的就可以和他一问一答的而跑得慢一些,而且因言语的感动,拉到了地方,还可以有多挣一两个铜子的希望……所以他们管这个叫‘说山’,意思是:坐车的人们的心,和山上的石头一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