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甲戌公牍钞存-清·王元稚
甲戌公牍钞存目录:
福州将军兼署闽浙总督文煜、福建巡抚王凯泰奏
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禀
署凤山县李煐禀
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禀
江苏同知陈福勋赴驻沪日本领事处探听禀复江南海关道沈秉成
台湾道禀总督、将军
厦门德记洋行电报
日本国中将照会闽浙总督(二月二十七日)
闽浙总督李鹤年奏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道禀总督、将军
台湾道札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
台湾税务司爱接厦门税务司休照会(三月初一日)
厦门税务司致赫总税司函
英国威使致总理衙门函
总署与梅正使问答节略
赫总税司面禀总署
台湾二口税务司爱照会台湾道
台湾道覆爱税司
台湾镇、道禀总督、将军、船政大臣
总署覆英国威使函
台湾道覆兴泉永定道函
凤山县李煐禀台湾道
赫总税务司面禀总署
英国梅正使面递总署节略
闽浙总督咨总署函
德国公使和立本致总署函
总署覆福州将军文煜函
福建水师提督咨南洋大臣李
总署致文将军函
厦防同知李钟霖禀台湾道
凤山县李煐禀台湾道
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禀台湾道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道札枋寮巡检、千总
枋寮巡检、千总续禀台湾道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道禀总督、将军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三月二十九日上谕
台湾道禀闽浙总督(节略)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镇、道禀总督、将军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四月十四日上谕
闽浙总督李奏
枋寮巡检、千总会禀台湾道
南路参将文咨台湾道
闽浙总督李照会日本国中将并札行台湾道
枋寮巡检禀复
凤山县禀复
枋寮文武探禀
摘抄另纸探报
枋寮文武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四月初六日上谕
枋寮文武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委员周有基探报
四月十六日上谕
通商总局司道移咨台湾道
摘抄另纸探报
摘录委员华廷锡探报
摘抄委员周有基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枋寮文武探报
委员华廷锡探报
四月二十一日上谕
日本柳原公使致潘帮办函
噶玛兰厅禀报
四月二十五日上谕
摘录枋寮文武探报
摘录另纸探报
摘录委员周有基探报
水师提督李咨台湾道
委员袁闻柝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摘抄委员周有基探报
沈、文、李三衔会奏
台湾道禀闽浙总督
台湾镇、道禀闽浙总督、将军、船政大臣
五月初一日上谕
摘录另纸探报
台湾道禀总署
台湾道禀总督
台湾镇、道禀总督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南路抚番、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五月十一日上谕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委员周有基探报
台湾镇、道禀省宪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委员周有基探报
委员郑秉机采报
枋寮巡检王懋功采报
委员周有基探报
闽浙总督李、福州将军文奏
五月二十五日上谕
五月二十七日上谕
委员周有基探报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夏禀稿节录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游击王开俊禀报
委员周有基禀报
委员郑秉机禀报
委员周有基禀报
噶玛兰厅禀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六月二十日上谕
帮办潘咨台湾道
统领淮军唐军门咨台湾道
同知傅以礼禀报
委员郑秉机探报
游击王开俊禀报
候补府赵均禀报
委员郑秉机禀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委员郑秉机禀报
营官王开俊禀报
七月初五日上谕
委员郑秉机禀报
凤山县孙继祖禀
台湾道夏禀省宪
七月十六日上谕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又奏
委员郑秉机禀报
营官王开俊禀报
委员郑秉机禀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八月初二日上谕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禀省宪
委员郑秉机探报
营务处黎移台湾道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禀省宪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禀省宪
九月十九日上谕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台湾府周懋琦开送日营问答节略
十月二十三日上谕
委员郑秉机探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十一月十三日上谕
福州将军兼署闽浙总督文煜、福建巡抚王凯泰奏
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禀
署凤山县李煐禀
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禀
江苏同知陈福勋赴驻沪日本领事处探听禀复江南海关道沈秉成
台湾道禀总督、将军
厦门德记洋行电报
日本国中将照会闽浙总督(二月二十七日)
闽浙总督李鹤年奏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道禀总督、将军
台湾道札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
台湾税务司爱接厦门税务司休照会(三月初一日)
厦门税务司致赫总税司函
英国威使致总理衙门函
总署与梅正使问答节略
赫总税司面禀总署
台湾二口税务司爱照会台湾道
台湾道覆爱税司
台湾镇、道禀总督、将军、船政大臣
总署覆英国威使函
台湾道覆兴泉永定道函
凤山县李煐禀台湾道
赫总税务司面禀总署
英国梅正使面递总署节略
闽浙总督咨总署函
德国公使和立本致总署函
总署覆福州将军文煜函
福建水师提督咨南洋大臣李
总署致文将军函
厦防同知李钟霖禀台湾道
凤山县李煐禀台湾道
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禀台湾道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道札枋寮巡检、千总
枋寮巡检、千总续禀台湾道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道禀总督、将军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三月二十九日上谕
台湾道禀闽浙总督(节略)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镇、道禀总督、将军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四月十四日上谕
闽浙总督李奏
枋寮巡检、千总会禀台湾道
南路参将文咨台湾道
闽浙总督李照会日本国中将并札行台湾道
枋寮巡检禀复
凤山县禀复
枋寮文武探禀
摘抄另纸探报
枋寮文武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四月初六日上谕
枋寮文武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委员周有基探报
四月十六日上谕
通商总局司道移咨台湾道
摘抄另纸探报
摘录委员华廷锡探报
摘抄委员周有基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枋寮文武探报
委员华廷锡探报
四月二十一日上谕
日本柳原公使致潘帮办函
噶玛兰厅禀报
四月二十五日上谕
摘录枋寮文武探报
摘录另纸探报
摘录委员周有基探报
水师提督李咨台湾道
委员袁闻柝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摘抄委员周有基探报
沈、文、李三衔会奏
台湾道禀闽浙总督
台湾镇、道禀闽浙总督、将军、船政大臣
五月初一日上谕
摘录另纸探报
台湾道禀总署
台湾道禀总督
台湾镇、道禀总督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南路抚番、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五月十一日上谕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委员周有基探报
台湾镇、道禀省宪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委员周有基探报
委员郑秉机采报
枋寮巡检王懋功采报
委员周有基探报
闽浙总督李、福州将军文奏
五月二十五日上谕
五月二十七日上谕
委员周有基探报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夏禀稿节录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游击王开俊禀报
委员周有基禀报
委员郑秉机禀报
委员周有基禀报
噶玛兰厅禀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六月二十日上谕
帮办潘咨台湾道
统领淮军唐军门咨台湾道
同知傅以礼禀报
委员郑秉机探报
游击王开俊禀报
候补府赵均禀报
委员郑秉机禀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委员郑秉机禀报
营官王开俊禀报
七月初五日上谕
委员郑秉机禀报
凤山县孙继祖禀
台湾道夏禀省宪
七月十六日上谕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又奏
委员郑秉机禀报
营官王开俊禀报
委员郑秉机禀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八月初二日上谕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禀省宪
委员郑秉机探报
营务处黎移台湾道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禀省宪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禀省宪
九月十九日上谕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台湾府周懋琦开送日营问答节略
十月二十三日上谕
委员郑秉机探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十一月十三日上谕
委员郑秉机探报
十九日,大风雨,倭营内兵房吹倒一十五间。至二十一日开晴,倭人即于龟山东南添盖兵房。
十九日至二十一日,后湾营倭兵死者十四人,其通事彭城中平亦于十七日申刻病故。
二十三日,到倭人轮船一号,内载倭兵七百名左右,于二十四日登岸。遂拨二百名赴枫港,添盖大小兵房二十六、七间。
...更多
台湾道禀省宪
台地自夏秋以来,风台时作,为往年所未有。本月十九、二十两日,狂风陡发,海雨横飞,大雅轮船渡淮军登岸后,驶来安平,停泊海口,竟被风浪击沉,舵水人等淹毙十名,余幸泅水得生。现已饬地方文武,设法救护,多雇驳船竹筏,帮起物件。该船载有例制钱四千串,并饬捞检。又济安、安澜两号轮船,运载饷银来台,甫经起卸,饬令前赴东港,渡载戴镇德祥一营以赴台北。讵料十九日飓风作时,该两船开驶出洋,济安幸达澎湖,安澜驶往澎湖,不及收口,被风刮回,于二十日午刻漂至凤山县所辖凤鼻山地方,亦为涌浪击沉。
台郡城垣,夏间坍塌一千余丈,现甫修竣二百余丈
...更多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为淮军陆续到防,南北开山,恩威并用,恭折驰陈,仰祈圣鉴事。窃臣于七月二十九日,业将倭营动静,并开路情形奏明在案。八月十六日奉到七月二十五日上谕:军机处封发寄信谕旨,各省奉到后,自应加意慎密,况系中外交涉事件,岂容稍有漏泄?乃本年三月二十九日密寄沈葆桢等谕旨,上海新闻纸内竟行刊刻。究系何人泄漏,着李宗羲严密确查。嗣后各将军、督抚等奉到寄谕,务当格外严密,以昭慎重等因,钦此。臣等伏读之下,无任悚惶,敢弗祗遵,益求慎密。
八月初四日,倭将遣其酋吉利用通等六人,自琅■〈王乔〉来郡,递公文二件。其一覆臣等诘其兵伤乡民、阻我
...更多
委员郑秉机探报
琅■〈王乔〉探称:二十七日到倭人轮船一号,内载长夫、工人共三百余名。二十三日所到之轮船,于二十八日未刻开去,内载倭兵及病兵共三百余名,又长夫、工人三百余名。美国人机慎因病亦由此船而去。
二十七日所到之轮船,于初三日丑刻开去,内载倭兵及病兵共四百余名。
初七日,后湾倭营移布篷一架扎于新街后溪摆渡头。庄人张光清致信与其理论,并布告溪南各庄,每户出壮丁二人,随带鸟枪、军器,前赴新街防护。倭人即将布篷撤去。云扎此篷,本为看守晒(?)人,别无他意。
后湾倭营于初八日将大铜炮八尊、
...更多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为日本国续派使臣来京,与臣等屡次晤论台湾番社用兵一事,迄今仍未议有端倪,谨将大概情形,恭折密陈,仰祈圣鉴事。窃查日本国兵船,前赴台湾屯扎番社,曾经臣等于本年春夏间历次奏明,嗣因该国使臣柳原前光到京,与臣等往来辩论,该使臣多方狡辩,于本年七月二十四日将持论大略,并抄录往来照会信函,专折密陈在案。八月初一日,准柳原前光照会称,本国所派全权办理大臣大久保利通由津来京,请定日期拜晤。当即照覆,令该使臣于八月初四日来臣衙门会晤。是日,大久保利通偕柳原前光及郑永宁来见。该使臣面递条说二纸,大旨谓生番不服教化,地非中国所属;又生番屡害漂民,不曾惩办
...更多
委员郑秉机探报
近日倭营令粤庄奸民赖加礼入内山,邀约各社生番,于十八日,射麻里、网率等社男女十余名,到后湾倭营会饮。倭人共给食盐、白米各五担。
...更多
台湾道禀省宪
夏秋以来,疫气流行,倭人患病载回者固有一半,现来轮船所载之兵,多系换班补(缺)。淮军之扎凤山者,亦患病甚多。职道所部两营,病者竟有四成。至王开俊、李学祥均病甚危险,未知能否转机。淮军三起四营,本月十五日已抵澎湖,因连日风浪甚大,想未进旗后。
浙江补用道刘照会台湾道
敝道于九月十六日径抵台郡。
...更多
九月十九日上谕
军机大臣密寄,同治十三年九月十九日奉上谕:沈葆桢等奏,淮、粤两军到台,及南北开路情形一折。倭人勾到近番,并盖兵房,练鎗炮,中虽怯弱,外仍示强,沈葆桢等惟当慎密防范,严申儆备,不得稍涉疏虞。现在淮、粤两军陆续到台,即着分别布置,择要扼扎,以壮声威。台南生番,尚易招致,北路各社,率多顽梗之徒。大南澳、平埔等处,有凶番纠集壮丁数千,意在抗违,沈葆桢等务宜悉心筹度,恩威并用,会同罗大春加意招徕,妥慎办理,不可轻易进扎,致为番族所乘,转碍招抚大局。台垣关系紧要,着督饬该地方官速行修葺,务期巩固。
沈葆桢另片奏大雅、安澜轮船
...更多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为日本国兵扰台湾番社一案,谨将近日辩论情形,并与该国使臣议定结案各款,恭折具陈,仰祈圣鉴事。臣等于本月初十日具奏日本国续派使臣来京,与臣等屡次晤论台湾番社用兵一事,未有端倪,将大概情形密陈一折,钦奉朱批:知道了,钦此。查日本使臣大久保利通自九月初二日呈递照会,执意狡辩,谓数日间如无办法,即欲回国。
经臣等照覆驳辩。并因该使臣照会中有两便办法等语,另函告以真欲求两便办法,自可详细熟商去后,旋经该使臣函订日期面议。至期,臣等与之会晤。该使臣欲由中国开议。臣等以该使臣照会有两便办法,应由该国先说两便办法。彼此推迫,至再
...更多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为续报倭情,并将淮军三起到台及南北开路、郡城炮垒各情形,恭折驰陈,仰祈圣鉴事。窃臣等于本年八月二十四日,业将淮、粤两军续到、南北两路开山情形奏明在案。八月二十八日,奉到八月初二日上谕:日本兵船在后湾、枫港一带,意图招诱番众,恫喝村民,日久相持,情形渐怯。现在防务渐臻严密,惟中路水沙连、秀姑峦一带地方,最为紧要。刻下该处社寮竟有教堂数处,并有逃匪逋匿其间,难保倭族不暗为勾通,肆其煽惑。即着迅速筹商,妥为调派,一面抚绥番众,搜捕匪徒,一面开路设防,力求固守,毋使倭族得售其奸。安平炮台,着沈葆桢设法兴筑。台城倒塌,现经发款兴修,着即饬令周懋
...更多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陈显微
南朝·宗懔
(梁)吴均撰
钟泰
冯梦龙
(元)周達觀撰
明·张四维
(唐)王洙
清·惠栋
(宋)吕本中
清·吴衡照
(清)牢骚子
(民国)老吏
宋·龙衮
清·张倬
清·张玉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