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甲戌公牍钞存-清·王元稚
甲戌公牍钞存目录:
福州将军兼署闽浙总督文煜、福建巡抚王凯泰奏
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禀
署凤山县李煐禀
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禀
江苏同知陈福勋赴驻沪日本领事处探听禀复江南海关道沈秉成
台湾道禀总督、将军
厦门德记洋行电报
日本国中将照会闽浙总督(二月二十七日)
闽浙总督李鹤年奏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道禀总督、将军
台湾道札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
台湾税务司爱接厦门税务司休照会(三月初一日)
厦门税务司致赫总税司函
英国威使致总理衙门函
总署与梅正使问答节略
赫总税司面禀总署
台湾二口税务司爱照会台湾道
台湾道覆爱税司
台湾镇、道禀总督、将军、船政大臣
总署覆英国威使函
台湾道覆兴泉永定道函
凤山县李煐禀台湾道
赫总税务司面禀总署
英国梅正使面递总署节略
闽浙总督咨总署函
德国公使和立本致总署函
总署覆福州将军文煜函
福建水师提督咨南洋大臣李
总署致文将军函
厦防同知李钟霖禀台湾道
凤山县李煐禀台湾道
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禀台湾道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道札枋寮巡检、千总
枋寮巡检、千总续禀台湾道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道禀总督、将军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三月二十九日上谕
台湾道禀闽浙总督(节略)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镇、道禀总督、将军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四月十四日上谕
闽浙总督李奏
枋寮巡检、千总会禀台湾道
南路参将文咨台湾道
闽浙总督李照会日本国中将并札行台湾道
枋寮巡检禀复
凤山县禀复
枋寮文武探禀
摘抄另纸探报
枋寮文武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四月初六日上谕
枋寮文武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委员周有基探报
四月十六日上谕
通商总局司道移咨台湾道
摘抄另纸探报
摘录委员华廷锡探报
摘抄委员周有基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枋寮文武探报
委员华廷锡探报
四月二十一日上谕
日本柳原公使致潘帮办函
噶玛兰厅禀报
四月二十五日上谕
摘录枋寮文武探报
摘录另纸探报
摘录委员周有基探报
水师提督李咨台湾道
委员袁闻柝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摘抄委员周有基探报
沈、文、李三衔会奏
台湾道禀闽浙总督
台湾镇、道禀闽浙总督、将军、船政大臣
五月初一日上谕
摘录另纸探报
台湾道禀总署
台湾道禀总督
台湾镇、道禀总督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南路抚番、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五月十一日上谕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委员周有基探报
台湾镇、道禀省宪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委员周有基探报
委员郑秉机采报
枋寮巡检王懋功采报
委员周有基探报
闽浙总督李、福州将军文奏
五月二十五日上谕
五月二十七日上谕
委员周有基探报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夏禀稿节录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游击王开俊禀报
委员周有基禀报
委员郑秉机禀报
委员周有基禀报
噶玛兰厅禀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六月二十日上谕
帮办潘咨台湾道
统领淮军唐军门咨台湾道
同知傅以礼禀报
委员郑秉机探报
游击王开俊禀报
候补府赵均禀报
委员郑秉机禀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委员郑秉机禀报
营官王开俊禀报
七月初五日上谕
委员郑秉机禀报
凤山县孙继祖禀
台湾道夏禀省宪
七月十六日上谕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又奏
委员郑秉机禀报
营官王开俊禀报
委员郑秉机禀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八月初二日上谕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禀省宪
委员郑秉机探报
营务处黎移台湾道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禀省宪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禀省宪
九月十九日上谕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台湾府周懋琦开送日营问答节略
十月二十三日上谕
委员郑秉机探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十一月十三日上谕
福州将军兼署闽浙总督文煜、福建巡抚王凯泰奏
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禀
署凤山县李煐禀
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禀
江苏同知陈福勋赴驻沪日本领事处探听禀复江南海关道沈秉成
台湾道禀总督、将军
厦门德记洋行电报
日本国中将照会闽浙总督(二月二十七日)
闽浙总督李鹤年奏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道禀总督、将军
台湾道札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
台湾税务司爱接厦门税务司休照会(三月初一日)
厦门税务司致赫总税司函
英国威使致总理衙门函
总署与梅正使问答节略
赫总税司面禀总署
台湾二口税务司爱照会台湾道
台湾道覆爱税司
台湾镇、道禀总督、将军、船政大臣
总署覆英国威使函
台湾道覆兴泉永定道函
凤山县李煐禀台湾道
赫总税务司面禀总署
英国梅正使面递总署节略
闽浙总督咨总署函
德国公使和立本致总署函
总署覆福州将军文煜函
福建水师提督咨南洋大臣李
总署致文将军函
厦防同知李钟霖禀台湾道
凤山县李煐禀台湾道
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禀台湾道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道札枋寮巡检、千总
枋寮巡检、千总续禀台湾道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道禀总督、将军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三月二十九日上谕
台湾道禀闽浙总督(节略)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镇、道禀总督、将军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四月十四日上谕
闽浙总督李奏
枋寮巡检、千总会禀台湾道
南路参将文咨台湾道
闽浙总督李照会日本国中将并札行台湾道
枋寮巡检禀复
凤山县禀复
枋寮文武探禀
摘抄另纸探报
枋寮文武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四月初六日上谕
枋寮文武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委员周有基探报
四月十六日上谕
通商总局司道移咨台湾道
摘抄另纸探报
摘录委员华廷锡探报
摘抄委员周有基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枋寮文武探报
委员华廷锡探报
四月二十一日上谕
日本柳原公使致潘帮办函
噶玛兰厅禀报
四月二十五日上谕
摘录枋寮文武探报
摘录另纸探报
摘录委员周有基探报
水师提督李咨台湾道
委员袁闻柝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摘抄委员周有基探报
沈、文、李三衔会奏
台湾道禀闽浙总督
台湾镇、道禀闽浙总督、将军、船政大臣
五月初一日上谕
摘录另纸探报
台湾道禀总署
台湾道禀总督
台湾镇、道禀总督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南路抚番、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五月十一日上谕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委员周有基探报
台湾镇、道禀省宪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委员周有基探报
委员郑秉机采报
枋寮巡检王懋功采报
委员周有基探报
闽浙总督李、福州将军文奏
五月二十五日上谕
五月二十七日上谕
委员周有基探报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夏禀稿节录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游击王开俊禀报
委员周有基禀报
委员郑秉机禀报
委员周有基禀报
噶玛兰厅禀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六月二十日上谕
帮办潘咨台湾道
统领淮军唐军门咨台湾道
同知傅以礼禀报
委员郑秉机探报
游击王开俊禀报
候补府赵均禀报
委员郑秉机禀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委员郑秉机禀报
营官王开俊禀报
七月初五日上谕
委员郑秉机禀报
凤山县孙继祖禀
台湾道夏禀省宪
七月十六日上谕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又奏
委员郑秉机禀报
营官王开俊禀报
委员郑秉机禀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八月初二日上谕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禀省宪
委员郑秉机探报
营务处黎移台湾道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禀省宪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禀省宪
九月十九日上谕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台湾府周懋琦开送日营问答节略
十月二十三日上谕
委员郑秉机探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十一月十三日上谕
又奏
为北路倭案办结,追出旗件,取具供结,寄交上海日本领事,并饬销执照,预杜衅端,恭折仰祈圣鉴事。窃臣等于六月十七、二十八等日,迭将查办倭人在岐莱船破失银一事奏明在案。本月初六日,复据台湾道夏献纶禀称:此案该道前抵苏澳时,即将情形询之该处地方官,只得其大概。迨税务司好博逊将船户啤噜带至苏澳,据供日本人破船之后,即将行李货物及现银三箱,均搬上岸,雇人看守,许给工资,并欲与生番租地,付定银一百八十圆,又许再来时给引线者日辛十二圆,将带去斧锯等物留存该处。旋称失银千圆。以后实在如何,啤噜已先回沪尾,并不知情。又提到啤噜船上之帮工林周,所供与啤噜相
...更多
委员郑秉机禀报
十九日据报:辰刻,有台湾倭官水野遵、华山资纪二人由路至枋寮周围游历,于申刻仍由路往枫港。十八日,后湾营又死带队倭官一名。
二十三日已刻,据枋山庄民并大小龟纹社众等公禀:剌桐脚庄民张天扶等与大龟纹诸社,因私仇勾引日本发兵驻扎刺桐脚,即要加兵,禀请保护。
倭营自二十三日起,连日运大铜炮拾尊,九门铁炮十尊,安置龟山顶上。
...更多
营官王开俊禀报
十九日戍刻,据琅■〈王乔〉哨弁张鸿谟面禀:日兵现有一百余名前去刺桐脚驻扎,闻系该处自请来的,据云要打生番。
十八日,有倭兵五名,于生番内山四处踏勘。十九日午刻,分由北势寮之后顺山而走,二名由卑营前来玩视。
...更多
委员郑秉机禀报
二十四日,大龟纹社生番到枫港与倭人议和,系竹坑、舍不易两社。
二十五日,龟山顶炮台,连日加工筑造。又于后湾营之南,土名后湾鼻山,亦派拨土匠伐木开路。
又倭营近日病故数十人。二十三、四、五等日死者十二人。
二十六日,到轮船内载倭兵三百余名。
二十六日晚,民人赖加礼、杨阿二、林阿九等,带牡丹社番六名、加之来社番二名、高士佛社番一名,到后湾营内,倭人各给粗毡、白布、扇、盐等物。
二十六日所到之轮船,于三十日开去,内载旧兵及病兵共六百
...更多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为续陈倭营动静,并筹防开路情形,恳厚集饷需,以求实济,恭折仰祈圣鉴事。窃臣于七月十七日,业将防务一切情形奏明在案。二十四日安澜轮船自津回台,奉到七月十六日上谕:日本兵船仍在龟山等处,沈葆桢、文煜、李鹤年、王凯泰、潘霨酌度情形,审慎筹划,能使倭船迅离台地,则诸务皆易为力。柳原前光在都,经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与之剀切辩论,该使臣语意支吾,尚未就绪。沈葆桢等务宜乘此兵衅未开,速为布置,一面抚驭番众,一面厚集兵力,俾壮声威。所有商购船械等事,是否已有端绪,着即迅速筹办,毋失机宜等因。臣等伏读之下,敬谨遵循。
倭营之在龟
...更多
八月初二日上谕
军机大臣密寄,同治十三年八月初二日奉上谕:沈葆桢等奏,台湾近日情形,力筹防务,并北路倭案办结,暨屯番枪伤生番,现饬严办,及闽厂轮船恳准续造各折片。览奏均悉。日本兵船在后湾、枫港一带,日以盖兵房、掘濠沟、竖竹围为事,意图招诱番众,恫喝村民,日久相持,情形渐怯。现在淮军业经到台,罗大春已抵苏澳,夏献纶招募游勇亦已成军,澎湖地方现借海关凌风轮船驶彼教习,闽厂六船随同操练,防务渐臻严密,彼族自无隙可乘。惟中路水沙连、秀姑峦一带,为全台适中之区,地方最为紧要,刻下该处社寮竟有教堂数处,并有逃匪逋匿其间,难保倭族不暗为勾通,肆其煽惑。沈葆桢等现拟
...更多
委员郑秉机探报
倭人巡洋兵船,于初二日辰刻在后湾外海操演大炮,置浮球于海面,距船约二十里,演放二十余次,间有中浮球者。
后湾倭营,于初四日晚给粤庄民人赖加礼、林阿九、杨阿二、陈阿三等,每人银一百元,又给阿九等数人银三百余元,以酬招和生番及截取琉球人首级之烦劳。
枫港倭人第二次所盖营房,查大小共二十六、七间。又于东面半山顶另筑望楼一所,竖倭旗一面,声言不日尚有大兵可到。
...更多
台湾道禀省宪
倭营派会计官大崎长宽等五名前来投文,经职道偕同黎道接见。询其仅止投文,并无别事。照会两件,大致谓柳原、大久保业已进京,退兵之事,应由其商酌定议。张来生伤已平复,滋事倭兵业已由其惩办。中国派令邮递之人,并不敢阻止等语。该倭人五名,一、二日内即回琅■〈王乔〉。察其情形,似在探听我之虚实。钦宪前责其不应擅攻大龟纹社,并未照覆也。
淮军二起,已于八月初五日行抵澎湖,陆续用小号轮船驳载,前赴旗后。计三起抵台,全队齐集,恐须迟至九月矣。
...更多
委员郑秉机探报
初十日,刺桐脚倭人数名,至枋山庄外土名槟榔子埔地方,勘定营地。闻将(在)此月半动工起盖。后湾倭营,逐日死亡相继。又其营内传扬,枫港庄民王马首不日将投倭营,随同回国。
十一日酉刻,大龟文总社长布拉里烟耶艾,并内外文,忠心仑各社头人取类、死辣等,统带社番五十余名,到枫港倭营约和。倭人共给白旗四面、倭刀四枝、哔吱四匹、白布八匹。其带领生番出和者,皆枫港、刺桐脚两处无赖庄民。
十三日未刻,又有麻里巴、竹坑社、内狮仔头、外狮仔头等四社番丁共三十余名,到枫港倭营约和。倭人共给倭刀四枝、红旗四面、哔吱、白
...更多
营务处黎移台湾道
奉钦差大臣沈照会,募兵前往彰化水沙连、秀姑峦一带抚番搜匪,开路设防。当即派委熊游击、古都司就近招募宣义左右两营勇丁,以备调遣。兹据古都司禀称,宣义右营已于本年八月十五日招募成军。
前南澳镇吴移台湾道
本镇雇定轮船,载勇起程,于十四日开舟,十七日辰刻抵泊台属之打狗地方。
唐军门移咨
淮军二起五营,先后驰抵澎湖,即于十四、五、六等日均抵凤山,择地出扎。
...更多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张宇初
(民国)孟定恭
清·讷斋道人
唐·郑綮
(明)宋濂 等
宋·宋子安
(唐)皇甫牧撰
(元)郑禧
(民国)蔡东藩
清·王礼
清·沈又彭
张岱
晋·陈延之
宋·王禹偁
宋·庞安石
后蜀·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