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管子(繁)-未知
管子(繁)目录:
牧民第一
形勢第二
權修第三
立政第四
乘馬第五
七法第六
版法第七
幼官第八
幼官圖第九
五輔第十
宙合第十一
樞言第十二
八觀第十三
法禁第十四
重令第十五
法法第十六
兵法第十七
匡君大匡第十八
匡君中匡第十九
匡君小匡第二十
王言第二十一
霸形第二十二
霸言第二十三
問第二十四
謀失第二十五
戒第二十六
地圖第二十七
參患第二十八
制分第二十九
君臣上第三十
君臣下第三十一
小稱第三十二
四稱第三十三
正言第三十四
侈靡第三十五
心術上第三十六
心術下第三十七
白心第三十八
水地第三十九
四時第四十
五行第四十一
勢第四十二
正第四十三
九變第四十四
任法第四十五
明法第四十六
正世第四十七
治國第四十八
內業第四十九
封禪第五十
小問第五十一
七主七臣第五十二
禁藏第五十三
入國第五十四
九守第五十五
桓公問第五十六
度地第五十七
地員第五十八
弟子職第五十九
言昭第六十 雜篇十一
脩身第六十一 雜篇十二
問霸第六十二 雜篇十三
牧民解第六十三 管子解一
形勢解第六十四
立政九敗解第六十五
版法解第六十六
明法解第六十七
臣乘馬第六十八
乘馬數第六十九
問乘馬第七十
事語第七十一
海王第七十二
國蓄第七十三
山國軌第七十四
山權數第七十五
山至數第七十六
地數第七十七
揆度第七十八
國准第七十九
輕重甲第八十
輕重乙第八十一
輕重丙第八十二
輕重丁第八十三
輕重戊第八十四
輕重己第八十五
輕重庚第八十六
事語第七十一
桓公問管子曰:「事之至數可聞乎?」管子對曰:「何謂至數?」桓公曰:「秦奢教我曰:『帷蓋不修,衣服不眾,則女事不泰。俎豆之禮不致牲,諸侯太牢,大夫少牢,不若此,則六畜不育。非高其臺榭,美其宮室,則群材不散。』此言何如?」管子曰:「非數也。」桓公曰:「何謂非數?」管子對曰:「此定壤之數也,彼天子之制壤方千里,齊諸侯方百里,負海子七十里,男五十里,若胸臂之相使也;故准徐疾贏不足,雖在下也,不為君憂;彼壤狹而欲舉與大國爭者。農夫寒耕暑耘,力歸於上,女勤於緝績徽織,功歸於府者,非怨民心,傷民意也。非有積蓄,不可以用人;非有積財,無以勸下。秦
...更多
海王第七十二
桓公問管子曰:「吾欲藉於臺雉,何如?」管子對曰:「此毀成也,」曰:「吾欲藉於樹木。」管子對曰:「此伐生也。」曰:「吾欲藉於六畜。」管子對曰:「此殺生也。」曰:「吾欲藉於人,何如?」管子對曰:「此隱情也。」桓公曰:「然則吾何以為國?」管子對曰:「唯官山海為可耳。」桓公曰:「何謂官山海。」管子對曰:「海王之國,謹正鹽筴。」桓公曰:「何謂正鹽筴?」管子對曰:「十口之家,十人食鹽。百口之家,百人食鹽,終月大男食鹽五升少且,大女食鹽三升少且;吾子食鹽二升少且。此其大曆也鹽百升而釜。令鹽之重升加分彊,釜五十也。升加一彊,釜百也。升加二彊,釜二
...更多
國蓄第七十三
國有十年之蓄,而民不足於食,皆以其技能望君之祿也。君有山海之金,而民不足於用,是皆以其事業交接於君上也。故人君挾其食,守其用,據有餘而制不足,故民無不累於上也。五穀食米,民之司命也;黃金刀幣,民之通施也;故善者執其通施,以御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盡也。夫民者親信而死利,海內皆然,民予則喜,奪則怒,民情皆然,先王知其然,故見予之形,不見奪之理。故民愛可洽於上也。租籍者,所以彊求也。租稅者,所慮而請也。王霸之君,去其所以彊求,廢其所慮而請,故天下樂從也。利出於一孔,其國無敵。出二孔者,其兵不詘,出三孔者,不可以舉兵。出四孔者,其國必亡;
...更多
山國軌第七十四
桓公問管子曰:「請問官國軌?」管子對曰:「田有軌,人有軌,用有軌,鄉有軌,人事有軌,幣有軌,縣有軌,國有軌,不通於軌數,而欲為國,不可。」桓公曰:「行軌數奈何?」對曰:「某鄉田若干,人事之准若干,穀重若干,曰:某縣之人若干,田若干,幣若干而中用,穀重若干而中幣?終歲度人食其餘若干,曰:某鄉女勝事者,終歲績其功業若干,以功業直時而櫎之,終歲人己衣被之後,餘衣若干,別群軌,相壤宜。」桓公曰:「何謂別群軌,相壤宜?」管子對曰:「有莞蒲之壤,有竹箭檀柘之壤,有汜下漸澤之壤,有水潦魚鱉之壤,今四壤之數,君皆善官而守之,則籍於財物,不籍於人畝
...更多
山權數第七十五
桓公問管子曰:「請問權數?」管子對曰:「天以時為權,地以財為權,人以力為權,君以令為權;失天之權,則人地之權亡。」桓公曰:「何為失天之權則人地之權亡?」管子對曰:「湯七年旱,禹五年水,民之無〈米亶〉賣子者,湯以莊山之金鑄幣,而贖民之無〈米亶〉賣子者;禹以歷山之金鑄幣,而贖民之無〈米亶〉賣子者,故天權失,人地之權皆失也;故王者歲守十分之參三年與少半,成歲三十一年而藏十一年與少半,藏參之一,不足以傷民,而農夫敬事力作,故天毀埊,凶旱水泆,民無入於溝壑乞請者也,此守時以待天權之道也。」桓公曰:「善,吾欲行三權之數。為之奈何?」管子對曰:
...更多
山至數第七十六
桓公問管子曰:「梁聚謂寡人曰:『古者輕賦稅而肥籍斂,取下無順於此者矣,梁聚之言何如?』」管子對曰:「梁聚之言非也,彼輕賦稅,則倉廩虛。肥籍斂,則械器不奉。械器不奉,則諸侯之皮幣不衣,倉廩虛,則倳賤無祿,外皮幣不衣於天下,內國倳賤,梁聚之言非也。君有山,山有金以立幣。以幣准穀而授祿,故國穀斯在上,穀賈什倍,農夫夜寢蚤起不待見使,五穀什倍。士半祿而死君,農夫夜寢蚤起,力作而無止,彼善為國者,不曰使之,使不得不使。不曰貧之,使不得不用,故使民無有不得不使者,夫梁聚之言非也。」桓公曰:「善。」
桓公又問於管子曰:
...更多
地數第七十七
桓公曰:「地數可得聞乎?」管子對曰:「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山,此之所以分壤樹穀也。戈矛之所發,刀幣之所起也,能者有餘,拙者不足。封於泰山,禪於梁父。封禪之王,七十二家,得失之數,皆在此內,是謂國用。」桓公曰:「何謂得失之數皆在此?」管子對曰:「昔者桀霸有天下,而用不足。湯有七十里之薄,而用有餘。天非獨為湯雨菽粟,而地非獨為湯出財物也。伊尹善通移輕重,開闔決塞,通於高下徐疾之筴,坐起之費時也。黃帝問於伯高曰:『吾欲陶天下而以為一家,為之有道乎?』伯
...更多
揆度第七十八
齊桓公問於管子曰:「自燧人以來,其大會可得而聞乎?」管子對曰:「燧人以來未有不以輕重為天下也。共工之王,水處什之七,陸處什之三,乘天勢以隘制天下。至於黃帝之王,謹逃其爪牙,不利其器,燒山林,破增藪,焚沛澤,逐禽獸,實以益人。然後天下可得而牧也。至於堯舜之王,所以化海內者,北用禺氏之玉,南貴江漢之珠,其勝禽獸之仇,以大夫隨之。」桓公曰:「何謂也?」管子對曰:「令諸侯之子將委質者,皆以雙武之皮,卿大夫豹飾,列大夫豹幨。大夫散其邑粟,與其財物,以市虎豹之皮,故山林之人刺其猛獸,若從親戚之仇。此君冕服於朝,而猛獸勝於外,大夫已散其財物,萬
...更多
國准第七十九
桓公問於管子曰:「國准可得聞乎?」管子對曰:「國准者,視時而立儀。」桓公曰:「何謂視時而立儀?」對曰:「黃帝之王,謹逃其爪牙。有虞之王,枯澤童山。夏后之王,燒增藪,焚沛澤,不益民之利。殷人之王,諸侯無牛馬之牢,不利其器。周人之王,官能以備物,五家之數殊而用一也。」桓公曰:「然則五家之數籍何者為善也?」管子對曰:「燒山林,破增藪,焚沛澤,猛獸眾也。童山竭澤者,君智不足也。燒增藪,焚沛澤,不益民利。逃械器,閉智能者,輔己者也。諸侯無牛馬之牢,不利其器者,曰淫器而壹民心者也。以人御人,逃戈刃,高仁義,乘天固,以安己者也,五家之數殊而用一
...更多
輕重甲第八十
桓公曰:「輕重有數乎?」管子對曰:「輕重無數,物發而應之,聞聲而乘之,故為國不能來天下之財,致天下之民,則國不可成。」桓公曰:「何謂來天下之財?」管子對曰:「昔者桀之時,女樂三萬人,端譟晨樂,聞於三衢,是無不服文繡衣裳者,伊尹以薄之游女,工文繡纂組,一純得粟百鍾於桀之國。夫桀之國者,天子之國也,桀無天下憂,飾婦女鍾鼓之樂,故伊尹得其粟而奪之流,此之謂來天下之財。」桓公曰:「何謂致天下之民?」管子對曰:「請使州有一掌,里有積五窌,民無以與正籍者,予之長假,死而不葬者,予之長度,飢者得食,寒者得衣,死者得葬,不資者得振,則天下之歸我者
...更多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清溪道人
宋·任越庵
清·蔡嵩云
清·徐灵胎
清·蓝浦
(元)周致中
(明)敖英
宋·李耆卿
(清)陈其元著
(南朝宋)范烨 编
五代·杜光庭
五代·荆浩
谢朓
清·黄凯钧
清·超永
(唐)段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