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台湾文献丛刊045 台湾舆图-未知
台湾文献丛刊045 台湾舆图目录:
書籍簡介
自序
前後山總圖
臺灣縣圖
臺灣縣輿圖說略
鳳山縣圖
鳳山縣輿圖說略
嘉義縣圖
嘉義縣輿圖說略
彰化縣圖
彰化縣輿圖說略
新竹縣圖
新竹縣輿圖說略
淡水縣圖
淡水縣輿圖說略
宜蘭縣圖
宜蘭縣輿圖說略
恆春縣圖
恆春縣輿圖說略
澎湖廳圖
澎湖廳輿圖說略
埔里社圖
埔里六社輿圖說略
後山總圖
後山輿圖說略
跋
彰化縣輿圖說略
彰化,舊隸諸羅;負山臨海,宅中居要。設縣於雍正元年。距郡城二百一十里。地皆坦夷可耕。
邑南行,歷二抱竹莊、東螺街至莿桐巷者,為抵嘉義之通衢;北行,歷大肚街、沙轆塘、寓鰲、菁埔墘至大甲者,為抵淡水之通衢。
南投街,在邑之東南四十里,為埔里六社出入之途。乾隆二十四年,設縣丞;今議歸鹿港,改設巡檢。邑東北二十里,曰犁頭店街;亦分設巡檢一員。犁頭店附近捒東保,沃野數十里,最居形勝。邑東南、東北皆通埔里六社;語詳六社「說略」中。
溪流之著者,曰虎尾、曰寶斗,在邑之
...更多
新竹縣圖
图略
...更多
新竹縣輿圖說略
臺北分治,亦天時、人事所迫,不容已者也。淡水廳舊轄,延袤三百四十餘里,視內地實四、五百里,控制何以能周?議始於光緒元年;越四年、歲己卯,乃設官析土焉。自大甲溪以北至頭重溪、土牛溝以南為縣轄;即廳城為縣城,廨舍倉庫無易。邑〔治〕情形,大約與淡水同:內負崇山,外臨大海。
大甲溪與彰化共,見彰化縣「說略」中;濱溪設大甲巡檢。其餘溪港十餘,而以吞霄、後壟、中港、香山之源流為最長;惟水淺難泊巨舟,故必以滬尾、雞籠通互易焉。
邑東南五十餘里,曰牛斗山;出產礦油,現議開採。
...更多
淡水縣圖
图略
...更多
淡水縣輿圖說略
臺灣富庶,以淡北稱最。鄭氏以前,未之聞;康熙中,既入版圖,猶隸彰化。雍正九年,分設淡水同知,治以大甲溪以北。二百年來,聲明文物甲於全臺。先是同治十年,同知陳培桂徇廳民之請,有『增設學額,請陞直隸州』之議,未及行;開山撫番事起,乃推原其意,議於北路裁淡水同知、噶瑪蘭通判,建臺北府一,轄以三縣:曰淡水、曰新竹、曰宜蘭,一廳:曰雞籠,通判兼理煤務。
淡水實為附郭之邑,治於艋舺。劃中壢以上至頭重溪、土牛溝,為淡、新交界;三貂溪以北,仍交宜蘭縣界。
艋舺當雞籠,龜崙兩山之間,沃壤平原,溪流
...更多
宜蘭縣圖
图略
...更多
宜蘭縣輿圖說略
宜蘭縣,本噶瑪蘭舊地;去臺北府治陸程一百九十里;迤東而南,僻處山後。初名蛤仔難,金築周鐘瑄作「諸羅縣志」,始見紀載。乾隆中,有漳民吳沙以墾務雄長其地,從之者眾。嘉慶十五年,歸入版圖;設通判一員,專理民事。維時百務草創,隘寮、橋渡,因地勢而布置;村莊、里保,就番語而譯成。同治十三年,開山撫番議起,廳改為縣,名曰宜蘭。
邑治東面海,西負山,北界三貂溪,南逮蘇澳。
自三貂溪、遠望坑至草嶺西北,林深菁密,最稱險阻。過嶺為大里簡,東望海波洶湧,萬水朝東。東北隅三十里海中浮嶼,曰龜山;有居民
...更多
恆春縣圖
图略
...更多
恆春縣輿圖說略
臺南闢土,蓋肇始於光緒元年。今兩江總督沈公葆楨奉命巡臺時,海防戒嚴,亟求邊備,知鳳山枋寮以南尚八十里,置之甌脫非宜,倡建一縣,名曰恆春;廷議報可。於是相度陰陽,經畫久遠,實維琅■〈王喬〉之猴洞山形環抱,中豁平原,堪建城池;而開山撫番,亦自南路始矣。今劃率芒溪以北與鳳山縣接壤,而東、西、南三面皆濱海。
自率芒溪歷嘉鹿塘、南勢湖、枋山頭、莿桐腳、楓港、尖山而至車城,計程六十里。車城者,昔為福文襄駐師之所;以木為城,今改土堡,距縣城十五里。
自縣城東越射麻里、萬里得、高士佛、八窯灣,計
...更多
澎湖廳圖
图略
...更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杜文澜
宋·吴侯
(宋元)无名氏编
熊逸
(西汉)刘安
元·李翀
(西汉)扬雄
宋·胡三省
宋·邵彦和
清·陈其瑞
宋·吴悟
(清)徐士俊野君
明·许次纾
宋·希麟
清·石成金
清·刘体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