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六-水经注疏
卷六
○汾水
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
《山海经》曰:《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其东,
(朱有东字,赵同,戴删。)
首枕汾,
(朱首上衍东字,赵同,戴删。)
其名曰管涔之山,
(戴删其名二字。守敬按:郭《注》,今在太原郡故汾阳县北秀容山。涔音岑。又《寰宇记》引郭《注》,菅音奸。《隋志》静乐县有管涔山。《元和志》,在县北一百三十里。今在静乐县东北一百六十里。)
其上无木而多草,其下多玉,
(朱作其上无草木而下多玉。守敬按:据下文有草无木句,知郦书本同《山海经》,今据原书订。)
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
(朱作而流,戴而改西,赵而下增西字。)
《十三州志》曰:出武州之燕京山,
(守敬按:武州燕京山,见《漯水注》。守敬按:《淮南·?形训》,汾出燕京。)
亦管涔之异名也。
(守敬按:《御览》四十五引《水经注》云,管涔山,汾水所出,土人亦为箕管山,见多管草,或以为名,又为管子山 勃《注》完备无缺,此当他书之文,而误为《水经注》,若以为郭注,则非也。)
其山重阜修岩
(朱笺曰:旧本作修层。守敬按:《御览》引作修岩,岩与岩同。朱氏谓旧本作修层以表异同。不知层乃岩之误字也。)
有草无木,泉源导于南麓之下,盖稚水?流耳。
(赵改?作蒙,云:《易·蒙卦象》,山下出泉蒙,不从水,《说文》,?,微雨也。义异。)
又西南夹岸连山,聊峰接势,刘渊族子曜,尝隐避于管涔之山。
(朱避作居,赵同,戴改。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作避。《御览》作避同。)
夜中,忽有二童子入,跪曰:管涔王使小臣奉谒赵皇帝,献剑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烛视之,剑长二尺,光泽非常,
(按《御览》泽作辉。)
背有铭曰:神剑服御
(戴删服字。按《御览》有服字,《寰宇记》亦有,《事类赋注》十三引《晋书》亦有。疑当作御服,与下毒字韵。)
除众毒。曜遂服之,剑随时变为五色也。
(守敬按:刘渊以下,《御览》四十五引《前赵录》文。)
後曜遂为胡王矣。
汾水又南,与东、西温溪合,水出左右近溪,
(朱脱左字,全、赵、戴增。)
声流翼注。
(董佑诚曰:二溪当在今甯武县。会贞按:甯武之温溪无徵。《方舆纪要》静乐县下云,温泉在县东十五里北山下,出石罅中,流分数派,注于碾河。碾河西流入汾。盖此《注》之东温溪也,然则西温溪亦在静乐境矣。)
水上杂树交阴,云垂烟接。自是水流潭涨,波襄转泛。又南迳一城东,凭?庸积石,侧枕汾水,俗谓之伏戎城。
(朱作代城城,全、赵、戴删下城字。董佑诚曰:代城阙,疑系伏戎城之误。《元和志》,伏戎城在静乐县北八十里。在今甯武县西南。守敬按:伏戎二字,与代城并形近,董说是也。今据改。)
又南出二城间,其城角倚,翼枕汾流,世谓之侯莫干城,
(董佑诚曰:当在今静乐县。)
盖语出戎方,传呼失实也。
汾水又南,迳汾阳县故城东。
(守敬按:前汉县,属太原郡,後汉省。《一统志》,在阳曲县西北九十里。)
川土宽平,?亘山夷水。《地理志》
(太原郡汾阳县下。)
曰:汾水出汾阳县北山,西南流者也。汉高帝十一年,封靳︹为侯国,
(《史表》)
後立屯农,积粟所在,
(朱作在斯,全、赵、戴同。会贞按:《後汉书·邓训传》注、《御览》一百九十引此作所在,今订。)
谓之羊肠仓。山有羊肠坂,在晋阳西北,
(守敬按:《淮南子》注,晋阳西北九十里有羊肠坂,通河西上郡关。《通典》,交城县有羊肠山,隋炀帝改为深谷岭。《一统志》,羊肠山在交城县东北一百二十里,一名羊肠坂。)
石磴萦委,
(戴改委作纡。守敬按:《通鉴》汉章帝建初三年《注》、《方舆纪要》引此,作纡。《寰宇记》宜芳县下亦作纡。然《後汉书·邓训传》注、《御览》三百三十二引作委。《通典》宜芳县下,《元和志》、《寰宇记》交城县下,并作委,则纡委错出已久,不得谓纡是而委非。)
若羊肠焉,故仓坂取名矣。汉永平中治呼沱石臼河。按司马彪《後汉郡国志》:常山南行唐县有石臼谷。
(赵云:按十九字《注》中《注》。《寰宇记》平山县下云,《隋图经》,房山,?水出焉,亦谓之石臼河,又谓之鹿水,出行唐东入博陵,谓之木刀沟,一谓之袈裟水,南流入?沱。?水一见于《淇水》篇,曰?邑,再见于《浊漳水》篇,曰?口,皆是水流迳通者也。)
盖欲乘
(朱资承讹作咨乘,《笺》曰、《御览》作资承。赵、戴改。)
呼沱之水,转山东之漕,
(朱漕讹作费。《笺》曰:李云,疑作漕。戴、赵改。《御览》、《通鉴》汉章帝建初三年《注》,引此并作漕。)
自都虑至羊肠仓,
(朱虑讹作卢,全、赵同。按《邓训传》作虑,《御览》六十四亦引作虑,今改。)
将凭汾水以漕太原,
(赵云:《古今注》曰,永平十年作常山呼沱河蒲吾渠,通漕船也。此即所谓转山东漕之道也。)
用实秦晋。苦役连年,转运所经,凡三百八十九隘,赵云:三近刻讹作二,王校本谓朱讹。守敬按:钟、谭、项?讹,朱不讹也。)死者无算。拜邓训
(训字平叔,邓禹子,《後汉书》附《禹传》。)
为谒者,监护水功。训
(《训传》训下有考量二字。)
隐括知其难立,具言肃宗。肃宗
(《御览》引不叠肃宗二字,非。)
从之,全活数千人。
(守敬按:自汉永平中以下,钞变《後汉书·邓训传》文。)
和熹邓后之立,
(朱熹作?,全、赵、戴改。守敬按:《御览》引此作熹。)
叔父陔以为训积善所致也。
(朱脱陔字,赵据《後汉书·后纪》增。全、戴增同。)
即此羊肠仓也。
(朱作羊肠即此仓也。全、赵、戴同。守敬按:当乙转,今订。董佑诚曰:按汉永平中,通呼沱石臼河,盖凿此道以通汾于?沱。《寰宇记》交城县引皇甫谧,羊肠塞在龙山,即晋阳西北九十里。交城本分晋阳地,故言晋阳西北也。《海内东经》,?沱水出晋阳城南而西,至阳曲北,东注勃海。必因旧图有永平所通故道,故竟以?沱为出晋阳。下文南而西三字当有错误,知今本《山海经》尚有东汉人羼入者,并非建平定本。汉阳曲为今定襄县,?沱经其北。永平所凿,当自今交城太原北山,绝汾,迳阳曲、忻州之北,至定襄,会?沱,正可因误而得其大略也。)
又南迳秀容城东。
(朱脱此七字。全云:以先司空本校增。赵、戴增同。孙星衍曰:《元和志》,宜芳县秀容故城在县南三十里,刘元海感神而生,姿容秀美,因以为名。董佑诚曰:本《注》引《魏土地记》东去汾水六十里。《寰宇记》以为即汉汾阳故城,误。守敬按:此为全氏先人以下文逆揣而得,戴氏纵能补之,必有说,亦不云出原本,其为得见全、赵本无疑。《一统志》,秀容城在岚县南,此南秀容也,今为秀容都。北秀容在今朔平府界,去南秀容三百馀里。)
《魏土地记》曰:秀容胡人徙居之,立秀容护军治,东去汾水六十里,
(朱汾讹作氵公,戴、赵改汾。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引此作汾。《通鉴》梁普通五年《注》,引此同。)
南与酸水合,水源西出少阳之山,
(《山海经》注,少阳之山,酸水出焉。董佑诚曰:《元和志》、《寰宇记》皆称少阳山在交城县西南九十五里,自天授移县後,山在县北,云西南者,旧图经之文,二家仍而未改。方志皆以交城为汉晋阳地,此亦据旧治言。自唐以来县治实汉大陵地也。诸志俱不言酸水所在,李吉甫言,少阳山周回二十里,则山之绵亘可知。今孔河出交城县西北龙в山,东南流,又东迳故交村巡检司入汾,疑即酸水也。)
东南流注于汾水。
汾水又南出山,东南流,洛阴水注之,不出新兴郡,
(董佑诚曰:《地形志》肆州永安郡,後汉末置新兴郡,永安中改,郦氏时尚为新兴郡也。《晋志》,新兴郡治九原,盖後汉侨县,即今忻州治。今洛阴水自忻州流入阳曲县。又忻州别有洛阴水,合牧马河入滹沱,非此水也。)
西流,迳洛阴城北。
(董佑诚曰:《地形志》,永安郡阳曲有罗阴城,洛、罗声相转。《太原府志》,洛阴城在阳曲县东北六十里,隋洛阴府之地。唐初于此置洛阴县,今名洛阴村。)
又西迳盂县故城南。
(董佑诚曰:二《汉》、《晋志》属太原郡。《元和志》阳曲县东北八十里故盂县城,是也。後魏省属石艾县。按唐阳曲城在今治东北,盂县故城又在其东北也。今平定州属盂县,隋代所置,《元和志》辨之甚明。《後汉书》注谓即汉县,误。)
《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分祁氏七县
(《左传》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
为大夫之邑,以孟丙为盂大夫。
(赵改孟丙作盂丙,引顾炎武《左传杜解补正》云:盂丙为盂大夫,今本作孟丙者,非。《汉书·地理志》云,盂,晋大夫盂丙邑,以其为盏大夫而谓之盂丙,犹魏大夫之为魏寿馀,阎大夫之为阎嘉,邯郸大夫之为邯郸午也。守敬按:《左氏》作孟丙,《人表》亦然。顾氏以《汉志》盂县为盂丙邑,遂欲改《左氏》之孟为盂,《左通》云,丙初受县,不当即称盂丙,馀九大夫各著姓氏可见。然则丙为孟姓,而盂其封邑。但《广韵》已作盂丙,盖盂、孟形近,参错久矣。)
洛阴水又西,
(朱脱洛阴二字,全、赵、戴增。)
迳狼孟县故城南,
(董佑诚曰:二《汉》、《晋志》属太原郡。《元和志》,晋末省,在阳曲县东北三十六里。)
王莽之狼调也。左右夹涧幽深,
(守敬按:《元和志》、《寰宇记》并作狭涧。)
南面大壑,俗谓之狼马涧。旧断涧为城,有南北门,门?
(朱?作阖,《笺》曰:宋本作?。戴、赵改。)
故壁尚在。洛阴水又西南,迳阳曲城北。《魏土地记》曰:阳曲胡寄居太原界,置阳曲护军治。其水西南流,注于汾水。汾水又南,迳阳曲城西南注也。
(董佑诚曰:《元和志》阳曲本汉旧县,今定襄县是也。後汉末,移于太原县北四十五里阳曲故城。後魏又移于今县南四里。又云,县城故木井城也。按《阳曲县志》木井城在东北七十里,则直南四里即魏城。)
东南过晋阳县东,晋水从县南,东流注之。
(朱南字讹在东字下。赵同,戴乙。会贞按:黄本作南东,《晋水》篇见後。)
太原郡治晋阳城,秦庄襄王三年立,
(朱庄作昭,全、赵同,戴改。守敬按:《史记·秦本纪》,庄襄王四年,置太原郡。《六国表》在三年。秦、两汉、魏、晋、後魏,郡并治晋阳。)
《尚书》所谓既修太原者也。《春秋说题辞》曰:高平曰太原。原,端也,平而有度。
(会贞按:《御览》五十七引下二句。)
《广雅·释地》曰:大卤,太原也。
(会贞按:《左传·昭元年》,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杜预《注》,大卤,太原晋阳。《公羊传》县作太原。)
《释名》
(《释地》)
曰:地不生物曰卤。卤,垆也。
(朱垆作卢,脱一卤字及也字,全、赵同。《笺》曰:《释名》曰,卤,垆也,如垆火处也。戴依改。)
《谷梁》
(昭元年。)
《传》曰:中国曰太原,夷狄曰大卤。《尚书大传》曰:东原底平,大而高平者谓之太原,郡取称焉。
(守敬按:《尔雅》,广平曰原,《释名》同。《说文》,A21广平之野,人所登。然《诗·小雅·皇华·传》云,高平曰原。《小尔雅》,高平谓之太原。此《注》引《春秋说题辞》及《尚书大传》亦取高平这说,而不及广平,盖准之太原郡地势,以高平为合欤?)
《魏土地记》曰:城东有汾水南流。水东有晋使持节、都督并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太原成王之碑。
(守敬按:《晋书·宗室传》,成王辅,初封渤海王,咸宁三年,徙为太原王、监并州诸军事。太康五年薨,追赠镇北将军。)
水上旧有梁,
(守敬按:《元和志》,汾桥架汾水上,在晋阳县东一里,即豫让欲刺赵襄子,伏于桥下,襄子解衣之处。长七十五步,广六丈四尺。)
青{艹并}殒于梁下,
(朱作清?,全、赵同。《笺》曰:《吕氏春秋》云,赵襄子游于囿中,至于梁,马却不进,使青{艹并}进视,则豫让佯为死人,叱青{艹并}曰,吾且有事。青{艹并}退而自杀。戴改作青{艹并}。会贞按:《汉书·古今人表》亦作青{艹并},《文选·陈琳〈答东阿王笺〉》注作青{艹湃},青无作清者,?、{艹拜}则通用。)
豫让死于津侧,
(守敬按:见《史记·刺客传》。)
亦襄子解衣之所在也。
(朱《笺》曰:《史记·索隐》引古本《赵策》云,襄子持衣与豫让,让拔剑三跃而击之,衣尽出血。)
汾水西迳晋阳城
(晋阳县详《晋水注》。)
南,
(董佑诚曰:汾水在城东,南流不得屈西过县南,观《晋水注》可见,此有误字。会贞按:西字、南字不误,惟西下当有南字。《元和志》,汾水经晋阳县东二里,又西南入清源县界,准今图,汾水过太原县後,仍西南流,董说未审。)
旧有介子推祠。
(会贞按:《地形志》,晋阳有介子推祠,《寰宇记》,在今平晋县东南五里。)
祠前有碑,
(朱无祠字,赵据《名胜志》引,重一祠字,全、赵增同。)
庙宇倾颓,惟单碑独存矣,今文字剥落,无可寻也。
又南,洞涡水从东来注之。
(朱过作涡,下同,赵同,戴改。会贞按:残宋本、《大典》本作过。《洞过水》篇见後。)
汾水又南,迳梗阳县故城东,
(董佑诚曰:县故二字衍。城在清源县南关,今县废,入徐沟。)
故榆次之梗阳乡也,
(朱乡讹作县。赵改云:《汉书·地理志》分《注》、《史记·索隐》俱作乡。全、戴改同。)
魏献子以邑大夫魏戊也。
(会贞按:《汉志》,榆次、梗阳乡,魏戊邑。《左传·昭二十八年》,魏献子为政,以魏戊为梗阳大夫。又《左传·襄十八年》,晋中行献子见梗阳之巫皋,即此地。)
京相?曰:梗阳,晋邑也。今太原晋阳县南六十里榆次界,有梗阳城。
(朱城讹作地,全、赵、戴改。会贞按:《汉志》,榆次县有梗阳乡,此称故榆次之梗阳乡,盖本《汉志》。而《续汉志》晋阳下,刘昭《注》引《汉官》曰,南有梗阳城。杜预《左传》注称,太原晋阳县南梗阳城。《地形志》亦云,晋阳有梗阳城。则梗阳属晋阳,不属榆次,似与《汉志》异。《史记·赵世家·正义》,引《括地志》云,梗阳故城在并州清源县南百二十步,分晋阳县置,本汉榆次县地。则知梗阳初属榆次,後分入晋阳,故京氏亦云,今晋阳南榆次界有梗阳城。赵云,《名胜志》清源县下,引《水经注》云,汾水又南迳梗阳县故城东,有白石水、中隐水,俱来注之。今本无之。)
汾水又南,即洞涡水会者也。
又南过大陵县东。
(守敬按:《左传·昭二十八年》,司马乌为平陵大夫。吴卓信疑此。)
昔赵武灵王游大陵,梦处女鼓琴而歌,想见其人,
(朱《笺》曰:《史记》载其歌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
吴广进孟姚焉,
(守敬按:见《赵世家》。)
即于此县也。
(守敬按:两汉、魏晋县并属太原。《文水县志》,在文水县东北二十五里。)
王莽改曰大宁矣,汾水于县左迤为邬泽。
(董佑诚曰:今为邬城泊,在平遥县西南,跨介休县界。《注》叙邬泽于大陵之下,平陶之上,与地形不合。按《注》言迤为邬泽,下言西北入邬陂,而归于汾流,《广雅》言水自汾水出为汾陂,是汾水别出,在大陵、平陶之左,迤南至平遥,介休为邬泽也。昭馀祁既涸,汾水复徙而西,而故道多湮矣。)
《广雅》
(《释水》)
曰:水自汾出为汾陂,
(守敬按:《广雅》,水自汾出为派。王念孙谓《众经音义》三引同。《水经注》,水自汾出为下,当有脱文,是也。今拟订之曰,水自汾出为派,积而成陂,谓之汾陂。接其陂云云。)
其陂东西四里,南北一十馀里,陂南接邬。
(邬县详下。)
《地理志》曰:九泽在北,并州薮也。
(太原郡邬县下。)
《吕氏春秋》
(《有始》)
谓之大陆。又名之曰沤Д之泽,
(《地形志》,邬县有虑水,入区夷泽。)
俗谓之邬城泊。
(朱脱泊字,戴增,全、赵增同。守敬按:《通典》,介休昭馀祁,俗名邬城泊。戴增是也。全、赵亦增而不著所出,此刻全、赵书者袭戴之证。《元和志》,乌城泊在介休县东北二十六里。《周礼》云,正北并州,其川?沱、呕夷。《注》云,呕夷,祁夷也。赵云,《禹贡锥指》曰,冀州有三大陆,一在钜鹿郡北。班固系诸《禹贡》,又名钜鹿泽。大陆疑即吴泽陂,近甯是也。一在太原邬县。班固云,九泽在县北,是为昭余祁,并州薮 勃道元云,《吕氏春秋》云,赵有钜鹿。又名广阿泽。《尔雅》,晋有大陆。孙炎曰,今钜鹿县广阿泽是也。此真《禹贡》之大陆也。一在河内修武县。《左传·定公元年》,魏献子田于大陆,还,卒于甯。杜预云,《吕氏春秋》谓之大陆,是也。斯二者,皆非《禹贡》之大陆也。今按《吕览》九薮既云晋之大陆,又云赵之钜鹿,则一泽不应两见,故道元以邬泽当之。盖晋为唐叔始封,大陆宜在其境内。而钜鹿当战国时,实为赵地,故分为二泽也。要之,广平曰陆,是处有之,其大者则谓之大陆。犹之高平曰原,亦是处有之,其大者则谓之太原耳。然晋之大陆在汉大陵县界,陆恐陵之误。全氏曰,昭馀祁是邬水,讹而为氵焉水。氵焉,乌字之变也,是为并州薮。若并州之川曰沤夷,则氵寇也。《吕览》以二者合而为一。善长于氵寇水明指为沤夷矣,而邬水又溷引之,盖失检也。董佑诚曰:按《吕览》又称燕之昭馀,高诱以为邬泽 勃氏盖又以邬泽不当在燕也。守敬按:全氏谓郦氏于氵寇水、邬水,两引沤夷为溷,非也。此是郦氏以旧说纷纭,不能定一是,故各著之。凡《注》中如此者,皆是此意,浅人谓其失照,非也。)
许慎《说文》曰:氵焉水出西河中阳县之西,
(赵据《说文》改之西为北沙,全、戴改同。守敬按:沈西雍《说文古本考》亦以北沙为非,则之西二字不误,正可据以订今本《说文》北沙之误,乃反改之,何也?不云中阳县西,云之西者,恐误连下南字读也。)
南入河,即此水也。
(董佑诚曰:郦氏以曹魏徙治之中阳县为二汉县,河水下既误据以驳《经》,此引《说文》,亦为误证。二汉,中阳在甯乡西,氵焉水无越汾而东,会婴侯以入邬泽之理。戴氏之辨甚明。《说文》所称,当即离石诸水,固言入河,不言入汾也。全氏说邬为氵焉字之变。今按《左氏·昭二十八年传》,有邬臧。《释文》云,邬,旧乌户反,又音偃。近地名在周者乌户反,隐十一年,王取邬刘是也。在郑者音偃,成十六年,战于鄢陵,是也。在楚者音於建反,又音偃,昭十三年,王沿夏将入鄢,是也。在晋者音于庶反,《字林》,乙祛反,郭璞《三仓解诂》音瘀,於庶反,阚る音厌饫之饫。重言之。太原有邬县,唯周地名从乌,馀皆从焉。《字林》亦作?焉,音同。旧音误。据陆氏说,则吕忱、郭璞诸家,皆以太原之邬从焉,不从乌 勃氏既以邬泽为氵焉水,则凡篇中邬字亦当作鄢,今仍作邬,或後人所改。《说文》,邬,太原县名,从邑,乌声 渤,南郡县,从邑,焉声。二字之别较然,固不当舍《说文》而从《字林》。《说文》既不以太原之邬为鄢,则邬泽必非氵焉水矣。守敬按:《释文》所说邬、氵焉通用,故书雅记皆然 勃氏以氵焉为邬,不知几经考索而後定之。董氏谓《说文》,邬,太原县名,不以太原之邬为氵焉。不知氵焉已见水部,故于邑部以县名说之,不妨其互通也。此氵焉水当在今中都水、贺水之间,是古中阳在今太谷之南,平遥之西,故郦氏以驳《河水》篇《经》文,谓其东翼汾水,以其出于汾水之东故也。若孝义之中阳,是曹魏所移置,盖由东移之西,非由西而移东也。互详《河水》篇。会贞按:郦氏所见《说文》必是作氵乌,不然,郦氏即以氵焉为氵乌,亦当有说。《广韵》,氵乌,水氵乌。《集韵》,氵乌,水名。篆讹疑焉,音随形变,是氵乌氵焉二字,沿误已久。观陆氏《释文》可见。桂氏馥谓,郦引《说文》原作氵乌,後人据读本《说文》改为氵焉,诚探原之论。全、董斤斤于氵乌、氵焉之辨皆呓语也。又《说文》氵焉水入河,此《注》所叙入汾,而郦不辨者,入汾以入河,所谓互受通称也 勃氏引古书,此例甚多。)
氵焉水又会婴侯之水,《山海经》
(《北次三经》)
称,谒戾之山,婴侯之水,出于其阴。
(会贞按:《元和志》,麓台山在平遥县东南五十二里。《寰宇记》,谒戾山一名麓台山,在今平遥县东南四十七里,中都水出焉。此《注》言婴侯水流迳中都县,谓之中都水。《寰宇记》则云,中都水出麓台山。盖至郦氏後,山变名而水源亦改称矣。)
北流注于祀水。
(朱祀讹作汜,赵同,戴改。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祀,《北次三经》文。)
水出祀山,
(朱水作右,赵同,戴改。)
其水殊源共舍,
(朱共舍讹作其合,赵改其作共,戴改共舍。会贞按:注屡见合舍之文,共舍,犹合舍也。)
注于婴侯之水,
(董佑诚曰:今平遥县东南十五里有源祠水,北注中都水,疑即祀水也。会贞按:《注》称祀水右出祀山,则在中都水之北,今源祠水注中都水,则在中都水之南,非古之祀水也。宜以平遥县东之贺水当之。)
乱流迳中都县南,
(董佑诚曰:此故县也,见下。)
俗又谓之中都水。侯甲水注之,水发源祁县胡甲山,
(朱源作原,祁作平。《笺》曰:孙云,按《汉·地理志》,太原郡有原平县。赵云:按非也。原当作源,平当作祁,侯甲水发源太原之祁县耳。戴改同。孙星衍曰:《元和志》:胡甲水东南自潞州武乡界,流入祁县。胡侯一音之转。胡甲山在今武乡县西北一百里。)
有长坂,
(守敬按:《寰宇记》引此,坂作岭。)
谓之胡甲领,
(赵云:黄本作岭。古领、岭通用。)
即刘歆《遂初赋》
(会贞按:见《古文苑》二。)
所谓越侯甲而长驱者也。
(《寰宇记》引此越作登。)
蔡邕曰:侯甲,亦邑名也,在祁县。侯甲水又西北,历宜岁郊,
(董佑诚曰:当在今武乡西北境。)
迳太谷,谓之太谷水。
(守敬按:《地形志》,祁县有太谷水。《元和志》,胡甲水一名大谷水。《寰宇记》,太谷县太谷山。《山海经》云少山。《晋地理记》云,少山即大谷水所出,经祁县界。董佑诚曰,当在今太谷县南。)
出谷西北流,迳祁县故城南。
(守敬按:两汉、魏、晋、後魏县并属太原。《地形志》,祁有祁城。《元和志》,汉祁县在东南五里。《明一统志》,後魏徙今治。)
自县连延,西接邬泽,是为祁薮也。即《尔雅》
(《释地》)
所谓昭馀祁矣。
(朱谓作为、祁作祈。赵改云:为当作谓,《尔雅》,祈,本作祁,古祁、祈通用。戴改同。守敬按:《方舆纪要》,昭馀祁薮水久涸。)
贾辛邑也。
(《汉志》,祁,晋大夫贾辛邑。《左传·昭二十八年》,贾辛为祈大夫。汪远孙云,故晋大夫祁午邑,以邑为姓,其为後贾辛邑。)
辛貌丑,妻不为言,与之如皋,射雉,双中之,则笑也。朱《笺》曰:据《左传》,貌丑者自是贾大夫,非贾辛也。会贞按:《元和志》、《寰宇记》已驳《注》文之误。《左传》贾大夫射雉获之,此作双中,盖郦氏以意改之。)王莽之示县也。又西迳京陵县故城北,
(董佑诚曰:二《汉志》、《晋志》,县属太原郡。《地形志》,太原郡平遥有京陵城,是魏省京陵,改置平遥也。在今平遥县东。)
王莽更名曰致城矣。于春秋为九原之地也。
(董佑诚曰:《注》以京陵为春秋九原之地,《日知录》辨其非,而以太平西南二十五里九原山当之。守敬按:《三国志旁证》云,京陵,春秋时九京。刘昭《注》引《礼记》为证。颜师古《汉书》注、《元和志》、《寰宇记》并从之。而《寰宇记》于正平县下云,九京一名九原,晋大夫赵盾葬所。《礼记》谓赵文子观处。是又一九原。《方舆纪要》因亦两处并存,盖疑不能定也。惟《日知录》谓太平之九原山近是。又按:《隋志》,和顺有九京山。《寰宇记》,九京山在和顺县西十里,即赵孟与叔向游处,此更迂远,不合情事矣。)
故《国语》
(《晋语》)
曰: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
(会贞按:《国语》作九京,韦《注》,京当为原,晋墓地。观郦氏下云,其故京尚存,知其本亦作京也。而《礼记·檀弓》、《韩诗外传》并作原。)
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叔向曰:其阳子乎?文子曰:夫阳子行廉直
(会贞按:此从《国语》作廉直,而《檀弓》作并植,戴作并植,与残宋本同。)
于晋国,不免其身,智不足称。叔向曰,其舅犯乎?文子曰:夫舅犯见利不顾其君,仁不足称。
(朱无此二十三字,赵同,戴增。)
吾其随会乎?纳谏不忘其师,言身不失其友,事君不援而进,不阿而退。
(朱师下有矣字,无此十六字。赵同,戴增、删。)
其故京尚存。
(朱故字讹在其字上,赵删故字,戴乙转。会贞按:残宋本、《大典》本作其故。)
汉兴,增陵于其下,故曰京陵焉。
(赵云:《方舆纪要》,平陶城,後魏改曰平遥,避太武嫌名。引《水经注》西胡内侵,徙居京陵。今本无之。)
侯甲水又西北,迳中都县故城南,
(守敬按:两汉、魏、晋县并属太原,後魏徙废。董佑诚曰,《地形志》太原郡中都有榆次城,邬有中都。是魏以中都入邬县,别于榆次置中都县也,在今平遥县西北。)
城临际水湄,
(朱讹作临城,赵乙云:临城二字当倒互。全、戴乙同。)
《春秋·昭公二年》,晋侯执陈无宇于中都者也,
(守敬按:见《左传》。)
汉文帝为代王,都此。
(守敬按:《史记·孝文帝纪》。)
武帝元封四年,上幸中都宫,殿上见光,赦中都死罪以下。
(守敬按:《汉书·武帝纪》。)
侯甲水又西合于婴侯之水。
(朱无侯字,于作为。全、赵、戴增改。董佑诚曰:昭馀祁既涸,侯甲水亦独入汾,不复会婴侯水。今水出武乡西北,迳祁、平遥南,东入于汾。会贞按:当作迳祁、平遥北,西入于汾。)
迳邬县故城南,
(会贞按:两汉、魏、晋县并属太原,後废。後魏复置,仍属太原。董佑诚曰,《地形志》,邬有邬城,介休下亦有邬城,盖二县之交,亦後魏徙治之证。在今介休县东北。守敬按:《地形志》少重书故城者,此或邬有两徙欤?)
晋大夫司马弥牟之邑也。
(按此《汉志》邬县下文,《左传·昭二十八年》,司马弥牟为大夫。)
谓之邬水也。俗亦曰虑水,
(会贞按:《地形志》,邬县有虑水,入区夷泽。)
虑、邬声相近,故因变焉。
又西北入邬陂,而归于汾流矣。
(董佑诚曰:今中都水至介休东北邬城泊入汾。)
又南,过平陶县东,
(县详《汶水注》。)
文水从西来流注之。
(《文水》篇见後。)
汾水又南,与石桐水合,即绵水也。水出界休县之绵山,
(会贞按:《一统志》,绵山在介休县南四十里,洪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石桐水出其下,则绵山北麓,今又有洪山之名矣。)
北流迳石桐寺西,即介子推之祠也。
(会贞按:《通典》,介休县有介之推祠。《介休县志》,在县西门外。)
昔子推逃晋文公之赏,而隐于绵上之山也。
(会贞按:《左传》杜《注》,界休县南有地,名绵上。)
晋文公求之不得,乃封绵为介子推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因名斯山为介山。
(会贞按:本《左传·僖二十四年》,又参以《史记·晋世家》说。)
故袁山松《郡国志》
(会贞按:《晋书·袁山松传》,著《後汉书》百卷。《隋》、《唐志》均著录。)
曰:介休县有介山,有绵上聚、
(会贞按:司马彪《郡国志》同。戴删下句有字,非也。)
子推庙。王肃《丧服要记》
(朱《笺》曰:《隋志》,王肃《丧服要记》一卷。)
曰:昔鲁哀公祖载其父。孔子问曰:宁设桂树乎?
(守敬按:马?《绎史》八十六引作挂树,当是也。)
哀公曰:不也。桂树者,起于介子推。子推,晋之人也。文公有内难,出国之狄,子推随其行,割肉以续军粮。後文公复国,忽忘子推。子推奉唱而歌,
(守敬按:子推《龙蛇歌》,见《吕氏春秋》、《史记》、《说苑》、《新序》、《琴操》,其辞大同小异大抵皆後人拟作。今录《吕氏春秋》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承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
文公始悟,当受爵禄。子推奔介山,抱木而烧死。
(守敬按:《庄子·盗跖》篇,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後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
国人葬之,恐其神魂{??}于地,
(朱{??}讹作贾,《笺》曰:贾字脱误,当作贾贾。《檀弓》,蒙袂辑履,贾贾然来。《注》云,贾贾,目不明貌。全云:非也,盖是{??}字之误。赵、戴改?。)
故作桂树焉。吾父生于宫殿,死于枕席,何用桂树为?余按夫子尚非??送葬,
(会贞按:见《左传·定五年》,??作??。)
安能问桂树为礼乎?王肃此证,近于诬矣。石桐水又西流,注于汾水。
又西南迳界休县故城西,
(董佑诚曰:二《汉志》,界休属太原郡。《晋志》,属西河国,曰介休。《地形志》,晋乱,罢,太和八年复,有介休城,是後魏徙治也。故城在今介休县东南。)
王莽更名之曰界美矣。城东有徵士郭林宗、朱子浚
(惠氏《後汉书祉注》引《林宗别传》,作子俊。)
二碑。
(《地形志》,西河郡介休,有郭林宗墓。《元和志》,林宗坟在县东三里。《一统志》,郭泰墓在介休县东五里,宋冲墓在县西南靳村。)
宋冲以有道司徒徵。
(戴云:按此句有脱误,未详。会贞按:《晋书·庾峻传》,祖乘,汉司徒辟,有道徵,皆不就,然则有道为司徒属官,当倒互。)
林宗,县人也。
(朱无人字,《笺》曰:脱一人字。戴、赵改。会贞按:《高士传》,林宗与同县宗仲至京师,从屈伯彦学。宗仲乃宋冲之误。)
辟司徒举太尉,以疾辞。
(会贞按:《林宗》本传,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并不应,与此异。《注》当指林宗,而惠氏以为指宋冲,非也。)
其碑文
(朱有之字,《笺》曰:之字疑衍。戴、赵删。守敬按:《大典》本无之字。)
云:将蹈洪崖之遐迹,绍巢、由之逸轨,翔区外以舒翼,超
(朱作起,《笺》曰:一作超。全、赵、戴改超。守敬按:《隶释》作超。)
天路
(戴依《隶释》改衢。)
以高峙。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三,
(戴改三作二。)
建宁四年
(戴改四作二。)
正月丁亥卒。
(赵云:按《汉隶字源》载此碑,作乙亥。《文选》同。《後汉书·灵帝纪》,建宁四年正月甲子,是有乙亥,无丁亥,《注》文误。守敬按:《隶释》载此碑作年四十有三,建宁四年正月丁亥卒,宋时太碑尚存,洪氏亲见其碑,与郦氏合,故无说。而戴氏据《後汉书》本传,及《文选》改四十三为四十二,改四年为二年。考《通鉴目录》,建宁二年正月甲辰朔,无丁亥,惟四年正月甲子朔,则二十四日为丁亥。而赵氏乃云,有乙亥,无丁亥,尤误。袁宏《後汉纪》于建宁二年九月以後,三君、八俊之死,郭泰私为之恸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汉室灭矣。《通鉴》系于二年十月,是则建宁二年,林宗尚存 勃氏目验石刻,云卒于建宁四年正月,年四十三,为得其实。不得以范《书》、《文选》改之。章怀《注》引谢承《书》,泰以建宁二年正月卒,亦误。今有碑本在山东济宁,作建宁二年正月乙亥,按二年正月甲辰朔,亦无乙亥,此伪本不足据。)
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怀哀痛,乃树碑表墓,昭铭景行云。陈留蔡伯喈、范阳卢子干、扶风马日?单等,
(蔡邕字伯喈,卢植字子干,《後汉书》并有传。马日?单,马融族孙,《後汉书》附《融传》。)
远来奔丧,持朋友服。
(朱脱持字,戴增,赵据《隶释》校增。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有持字。)
心丧期年者,如韩子助、宋子浚等二十四人。其馀门人,著锡衰者千数。其碑文故
(戴删其碑文故四字。守敬按:此四字是郦氏语,当作故其碑文,传写者误以故字错入文字下,《隶释》亦沿其误,戴氏竟删之。非也。)
蔡伯喈谓卢子干、马日?单曰:吾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惭容,惟郭有道元愧于色矣。
(守敬按:详见《後汉书·郭太》本传。《元和志》,周武帝时,除天下碑,惟林宗碑诏特留。盖有感于伯喈言。)
汾水之右,有左部城,
(守敬按:《寰宇记》,左部城在孝义县南二十五里。今县治即宋城。)
侧临汾水,盖刘渊为晋都尉所筑也。
(守敬按:《晋书·刘元海载记》,魏武分匈奴之众为五部,以元海父豹为左部帅。晋太康中,改置都尉,左部居太原兹氏。会豹卒,以元海代为左部帅。)
又南过冠爵津。
(黄本、吴本作寇爵,云:一作冠。朱《笺》曰:《御览》引此作冠。戴、赵改。守敬按:残宋本作冠,《寰宇记》引同。又《初学记》八引作鹤,盖鹳之误,鹳、冠音同。)
汾津名也,
(守敬按:《初学》八、《寰宇记》引此并作汾水关名也,盖误。《御览》六十四引作汾津)
在界休县之西南,俗谓之雀鼠谷。
(会贞按:《通鉴》,陈太建八年,周伐齐,遣齐王宪将兵二万,守雀鼠谷。《隋志》,永安县有雀鼠谷。《寰宇记》引《冀州图》云,谷在孝义县南二十里,长一百十里,南至霍邑县界。)
数十里间,道险隘,水左右悉结偏梁
(朱《笺》曰:《御览》引此偏作编。守敬按:《御览》六十四引作编,而《御览》四十五、《寰宇记》、《通鉴》注引并作偏。)
阁道,累石就路,
(守敬按:朱累作累,戴、赵同。残宋本、明抄本作累,《御览》四十五、六十四,《通鉴》注引并同,又《御览》四十五就作成。)
萦带岩侧,或去水一丈,
(朱脱水字。《笺》曰:《御览》引云,或去水一尺。孙潜云:一丈字不误。戴、赵增水字。守敬按:残宋本、明抄本并有水字。《御览》六十四、《通鉴》注引并作一丈。)
或高五六尺,
(朱脱五字,尺讹作丈。《笺》曰:《御览》引云,或高五六尺。戴、赵增改。守敬按:宋本《御览》、《通鉴》注引并有五字,而作丈,亦误。)
上戴山阜,下临绝涧,俗谓之为鲁般桥,盖通古之津隘矣,亦在今之地?也。
(全、戴?作险。)
又南入河东界,
(河东郡详《涑水注》。会贞按:《续汉志》太原、河东二郡,以介休、永安二县分界。)
又南过永安县西。
故彘县也。
(守敬按:此句及下汉顺帝云云,并《郡国志》文。前汉县属河东郡。《一统志》,今霍州东北。)
周厉王流于彘,
(守敬按:见《周语》,又见《左传·昭二十六年》。)
即此城也。王莽更名黄城。汉顺帝阳嘉三年,改曰永安县。
(守敬按:《宋志》作二年改。後汉县仍属河东郡,魏、晋属平阳郡。《地形志》,永安郡建义元年置,治永安城。永安县,真君七年,并禽昌,正始二年复属,治仇池壁。《寰宇记》,魏末复还治,当在郦氏後,置永安郡时矣。《一统志》,今霍州治。)
霍伯之都也。
历唐城东。
(朱此四字作《注》,全、赵同。戴改《经》,云:四字原本及近刻并误入《注》内。接霍伯之都也下,以体例考之,乃《经》之书法,与《注》异,今改正。董佑诚曰:本《注》引薛瓒注《汉书》云,尧所都也,东去彘十里。《诗·正义》引作东于彘十里,则在彘东,汾水不得出其东,《正义》本误也。城在今霍州西。)
瓒注《汉书》云,尧所都也。东去彘十里。
(会贞按:此《注》当在《汉志》彘县下,师古删之,而于晋阳引臣瓒曰,所谓唐,今河东永安是也,去晋四百里,乃钞变瓒说。《一统志》,臣瓒以为此唐所都,惟师古是之,诸家皆以为误也。)
汾水又南,
(朱作东,全、赵同,戴改。)
与彘水合,水出东北太岳山,
(会贞按:《禹贡》,至于太岳。《地形志》,汾州介休有太岳山祠。《一统志》,霍山在霍州东南,盘踞二百馀里,南接赵城、洪洞二县界。彘水出州南五里石鼻谷。)
《禹贡》所谓岳阳也,即霍太山矣。上有飞廉墓。
(朱无墓字,《笺》曰:脱墓字。全、赵、戴增。守敬按:《史记·秦本纪·集解》,皇甫谧云,去彘县十五里,有飞廉冢,常祠之。《一统志》,在霍州东。)
飞廉以善走事纣,
(朱无飞廉二字,《笺》曰:脱飞廉二字,全、赵、戴增。)
恶来以
(朱无以字,《笺》曰:疑脱以字。全、赵增。)
多力见知。周王代纣
(戴周下增武字。)
兼杀恶来。飞廉先为纣使北方,
(守敬按:《史记·秦本纪》,是时,蜚廉为纣使北方。徐广曰,皇甫谧云,作石椁于北方。当因下石棺而附会之。刘伯庄遂谓霍太山在纣都之北,更为牵涉 勃氏以石为使,于情事为合。《御览》五百五十一引《史记》亦作使,岂六朝相传《史记》异本耶?抑即从《水经注》改订耶?)
还无所报,乃坛于霍太山,
(守敬按:《汉志》,彘县霍太山在东。)
而致命焉。得石棺,
(守敬按:《史记》云,为檀霍太山而报,得石棺。《正义》,报云得石棺 勃以为致命,深得其旨。)
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汝石棺以葬。
(守敬按:以葬,今本《史记》作以华氏,《索隐》谓光华其族,迂曲,不如郦氏所订。)
死遂以葬於
(《笺》曰:於疑作焉。全、赵、戴改焉。守敬按:《史记》本作遂葬于霍太山,朱氏截下三字属下读。遂疑於为焉,全、赵、戴亦不考《史记》,径改为焉,失之。)
霍太山。
(守敬按:以上见《史记·秦本纪》。)
有岳庙,庙甚灵,
(会贞按:《地形志》,永安有霍山祠。《元和志》,霍山庙在赵城县东南三十里霍山上,甚有灵验。庙在今赵城县东南。)
乌雀不栖其林,猛虎常守其庭。又有灵泉,
(会贞按:《一统志》,灵泉在州东霍山三十里,今名打鼓泉。)
以供祭祀,
(朱祀作事。赵云:孙潜校改祀,会贞按:《御览》七十引作事,而《寰宇记》、《广博物志》则并引作祀。)
鼓动则泉流,声绝则水竭。
(《寰宇记》引水作泉。)
湘东
(郡详《湘水注》。)
阴山县
(县详《氵米水注》。)
有侯昙山,
(侯昙山,亦见《氵米水注》。)
上有灵坛。坛前有石井,深数尺,居常无水,及临祈祷,则甘泉涌出,周用则已,
(守敬按:《御览》一百八十九引《幽明录》,山阴县九侯神山,上有灵坛,坛前有古井,常无水,及请告神,水即涌出,供用足乃复渐止。又《御览》一百八十九引《郡国志》称衡州侯昙山,称石井。古湘东即唐宋衡州,则《御览》引《幽明录》山阴为阴山之误,侯神山为侯昙山之误,有与九声近致误,石与古形近。)
亦其比也。彘水又西流,迳观阜北,故百邑也。原过之从襄子也,受竹书于王泽,以告襄子。襄子斋三日,
(朱日作月,《笺》曰:旧本作日。戴、赵改。)
亲自剖竹,有朱书曰,余霍太山山阳侯,天使也。
(朱作天史,《笺》曰:宋本作天使,《史记》同,戴、赵改。)
三月丙戌,余将使汝反灭智氏,汝亦立我于百邑也。
(戴删也字。)
襄子拜受三神之命,遂灭智氏,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之,
(守敬按:以上《赵世家》文。)
世谓其处为观阜也。
(会贞按:《括地志》,三神祀,今名原过祠,在霍山侧。《寰宇记》,观堆祠在霍邑县东南三十里,堆高二里,周回十里,俗谓其处为观阜。《一统志》,观堆祠在霍州东南。)
彘水又西流,迳永安县故城南,西南流,注于汾水。
汾水又南,迳霍城东,
(守敬按:《霍州志》,霍城在霍州西南十六里。)
故霍国也。昔晋献公灭霍,赵夙为御,霍公求奔齐,
(朱公求作求公,下同,《笺》曰:求公当作哀公。赵云:按《史记·赵世家》是霍公求,徐广曰,求一作来。盖字倒互耳。守敬按:朱氏疑求公为哀公之误,以求无谥法也。然《史记》明作公求,正不必别生枝节。)
晋国大旱,卜之曰,霍太山为崇,使赵夙召霍君奉祀,晋复穰也。
(戴删也字。守敬按:以上《史记·赵世家》文。)
盖霍公求之故居也。
汾水又迳赵城西南,
(董佑诚曰:《地形志》,永安县有赵城。《寰宇记》,赵城在赵城县南三十五里。按今县治南至洪洞县治三十五里。洪洞治即宋治。今赵城治又视宋城稍移而北,记所云三十五里,当有误字。或即义甯所置县,在宋城之西三里,今县之西南也。)
穆王以封造父,赵氏自此始也。
(守敬按:见《史记·赵世家》。)
汾水又南,霍水入焉。水出霍太山。
(守敬按:《御览》四十五引《隋图经》,霍山在洪洞县东北,霍水出焉。《一统志》,霍水源出霍山南麓。董佑诚曰,今为赵城县霍山西麓。)
发源成潭,阔七十步,
(朱阔作涨,全、赵、戴同。守敬按:《御览》、《寰宇记》引此并作阔。今订。)
而不测其深。西南迳赵城南,西流注于汾水。
(赵云:《寰宇记》洪洞县下引《水经》云,霍水出赵城县东三十八里,广胜寺大郎神西,流至洪洞县界。与今本异。)
又南过杨县东。
涧水
(朱作间水,《笺》曰:克家云,疑作涧水。全、赵、戴改涧。赵云:按嘉靖《洪洞县志》,涧河,其源二,出岳阳安吉岭与金堆里。《水经注》曰,涧水东出谷远县西山,迳杨县,西流入于汾,是也。会贞按:明《地理志》,岳阳县北有涧水。)
东出谷远县
(县详《沁水注》。)
西山,
(董佑诚曰:谷远城在今沁源县南门外。今涧水出岳阳县东北堆金岭,为汉谷远县西境。)
西南迳霍山南,又西迳杨县故城北,
(朱杨县二字讹在霍字上,全删杨县二字,赵又於故城上增杨县二字,戴订。守敬按:戴订是也。两汉县属河东郡,魏、晋属平阳郡,後罢。後魏复置,属永安郡,在郦氏後,据下文,郦氏时属平阳郡。《地形志》,杨治杨城。《平阳府志》,在洪洞县东南十五里范村,又名危城村。)
晋大夫僚安之邑也。
(朱僚安讹作僚公去安,《笺》曰:《郡国志》云,河东郡杨县有高梁亭。晋羊舌大夫叔向邑也。此云僚公去安,诚所未详。全氏引顾炎武云:《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僚安为杨氏大夫,则公去二字为衍文无疑。赵、戴并依删,是也。朱氏但知《郡国志》注杨县为叔向邑,而未检《左传》其後分为僚安之邑,故云未详。朱氏博极群书,而有此失,古人所以有目睫之论也。)
应劭曰:故杨侯国。
(守敬按:《汉志》杨县颜《注》引应说。)
王莽更名有年亭也。其水西流入于汾水。汾水迳杨城西,不于东矣。
(守敬按:此驳《经》过县东之文。)
《魏土地记》曰:平阳郡,治杨县,郡西有汾水南流者,是也。
西南过高梁邑西。
黑水出黑山,
(守敬按:《元和志》,黑山今名乌岭山,在神山县东四十四里,黑水出焉。《一统志》,黑山在浮山县北四十里,接岳阳县界。)
西迳杨城南,又西与巢山水会。《山海经》曰;牛首之山,劳水出焉,西流注于?水,
(守敬按:《中山经》文。)
疑是水也。
(孙星衍曰:按《山海经》道里,郦君所证是也。而世以《山海经》劳水为是关中之水,非也。守敬按:郭《注》,今长安西南有牛首山。不知此《中山经》文,在霍太山之南,不得在关中。)
?水即巢山之水也。水源东南出巢山东谷,
(守敬按:《元和志》,?水今名三交水。《一统志》,崇山在襄陵县东南四十里,三交水出焉。则崇山即巢山,三交水即巢山水也。)
北迳浮山东,
(守敬按:《元和志》,浮山在襄陵县东南七里。《临汾县志》,山在县东南。)
又西北流与劳水合,乱流西北,迳高梁城北,西流入于汾水。
又南,
(戴又上增汾水二字。)
迳高梁故城西,
(会贞按:《郡国志》,杨县有高梁亭。《地形志》,平阳有高梁城。《平阳府志》,城在府东三十七里,高梁都程黄里。)
故高梁之墟也。
(会贞按:《左传·僖十五年》,晋史苏繇曰,明年,其死於高梁之虚。)
《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秦穆公纳公子重耳于晋,害怀公于此。
(会贞按:见《左传》。)
《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三年,
(朱作三十年,《笺》曰:今本《竹书》作二十年。沈炳巽云:按《竹书》是十三年。赵、戴改十三。会贞按:《史记·赵世家》,出公十七年奔齐。徐广曰,《年表》云,出公立十八年,或云二十年,又《竹书》一本,周贞定王十一年,出公出奔齐,正出公之十七年。《索隐》引《纪年》云,出公二十三年奔楚,文虽歧出,总之,出公无三十年,则三十字误无疑。今本《竹书》系於周贞定王七年,当出公之十三年,而《竹书》附《注》,一本,出公二十年,《笺》说所本,盖讹十三为二十,朱又讹二十为三十耳。)
智伯瑶城高梁。
(今本作晋荀瑶城南梁。)
汉高帝十二年,以为侯国,封恭侯郦疥于斯邑也。
(朱疥讹作介。赵改云:本《表》作疥。全、戴改同。守敬按:《史》、《汉表》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魏无知封高梁侯,以荐陈平功也,当亦在高祖末年,岂又夺以封疥乎?《睢水注》引《陈留风俗传》,郦食其封高阳侯,疥袭封。当亦是高阳。)
又南过平阳县东。
汾水又南,迳白马城西,魏刑白马而筑之,故世谓之白马城。
(守敬按:《一统志》,白马故城即今平阳府治。)
今平阳郡治。
(守敬按:《地形志》,平阳郡,太和十八年罢。又云,建义元年,改唐州为晋州,治白马城,则在郦氏後。)
汾水又南,迳平阳县故城东,
(守敬按:两汉县属河东郡,魏晋属平阳郡。後魏太平真君中省,太和中复置,仍属平阳,皆在今临汾县西南。据《地形志》,晋州治白马城。平阳县,州治。《寰宇记》,魏建义元年,晋州移故平阳城东北二十里白马城为理。县盖与州同移,是县徙治在郦氏後矣。)
晋大夫赵晁之故邑也。
(《左传·昭二十八年》,赵朝为平阳大夫。)
应劭曰:县在平河之阳,尧舜并都之也。
(守敬按:《汉志》颜《注》引应劭曰,尧都也,在平河之阳。又《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曰,舜所都,或言平阳。此注《河水四》引之。《元和志》、《御览》、《寰宇记》并称平水之阳,疑应《注》讹水为河,而此沿之。)
《竹书纪年》晋烈公元年,
(守敬按:今本《竹书》周威烈王七年。)
韩武子都平阳。
(守敬按:《史记·韩世家》,贞子徙居平阳。《索隐》曰,《系本》作平子。又云,景子居平阳。而《吕览》高诱《注》谓武子都宜阳。)
汉昭帝封度辽将军范明友为侯国,
(守敬按:《汉表》,元凤四年封。钱大昕云,《汉表》,明友本封平陵侯,其地在南阳之武当,不在河东也。赵据《名胜志》引《注》,汉字下增汉初,曹参击魏王豹走之,尽有魏地,後封列侯,食邑平阳,固斯境矣。二十五字。)
王莽之香平也。魏立平阳郡,
(朱魏讹作晋,全同。赵亦作晋而辨之云:按《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齐王芳正始八年夏五月,分汾东之汾北十县为平阳郡。非始于晋也。戴改魏。守敬按:《寰宇记》引《晋书地道记》,魏立平阳郡。)
治此矣。
(晋平阳郡亦治此。)
水侧有尧庙,
(会贞按:《魏书·地形志》,平阳有尧庙。《孝文帝纪》,太和十六年,诏祀唐尧於平阳,二十一年,又诏修尧庙。)
庙前有碑。
(朱无庙字。赵据《名胜志》增,全、戴增同。)
《魏土地记》曰:平阳城东十里,汾水东原上,有小台,台上有尧神屋石碑。
(会贞按:《元和志》,尧庙在临汾县东八里,汾水东。《寰宇记》,《尧碑》云,旧在汾水西,晋元康中移于汾水东。唐显庆三年移就今庙。《临汾县志》,在今县东南八里。)
永嘉三年,刘渊徙平阳于汾水,得白玉印,方四寸,高二寸二分,
(《御览》、《寰宇记》并作高一寸二分。)
龙纽,其文曰:有新宝之印,
(《寰宇记》宝作室。)
王莽所造也。渊以为天授,
(《御览》作献者因增渊海光三字。渊以为己瑞,大赦。)
改永凤二年为河瑞元年。
(会贞按:自永嘉三年以下,并《前赵录》文,引见《御览》六百八十二及《寰宇记》。)
汾水南与平河水合,水出平阳县西壶口山,
(朱上句平河水作平阳,全、赵、戴改平水;下句平阳下无县字,全、赵同,戴增。会贞按:《初学记》八引此《注》云,平河水出平阳县西壶口山,盖约注两句为文。《寰宇记》称,汾水又南与平河水合流,即用《注》文,则上句本作平河水,下句脱县字,今参订。《元和志》,平山一名壶口山,在临汾县西八里,平水出焉。《一统志》,平山在临汾县西南。)
《尚书》所谓壶口治梁及岐也。
(赵云:《禹贡锥指》曰,冀州有三壶口,一在吉州西南,《禹贡》之壶口也。一为汾阴县西南之平山,平水所出,亦名壶口山,又名姑射山,郦道元谬以为《尚书》之壶口。一在长治县东南。《左传·哀公四年》,齐国夏伐晋,取壶口。杜《注》,潞县东有壶口关。潞县即今潞城县,关以山为名。此二山皆非《禹贡》之壶口也。又曰,壶口山,《汉志》在北屈县东南。《括地志》云,在吉昌县西南五十里。吉昌,今吉州也。後魏延兴四年,于此置定阳郡及县。《元和志》云,北屈故县在定阳郡北二十里,今州直北之地,山当在其西南,《汉志》云东南,误也。董佑诚曰:《汉志》壶口在北屈,为《禹贡》之壶口。此《注》以平阳之壶口当之。《禹贡锥指》已辨其误 勃氏笃守班《志》,何以忽生异文?盖魏、晋之北屈移治平阳,本非汉县,故北屈之山亦误移于此。魏收《地形志》以禽昌为二汉北屈,是北屈徙治,当时罕知之者。郦氏不察,故亦有此误。《元和志》,平山一名壶口山。今平山在临汾县西南,而临汾治即白马城,以《地形志》禽昌即北屈,《寰宇记》,禽昌在白马城证之。盖误以魏、晋北屈县西南之山,当二汉北屈县西南之山也。《汉志》,壶口山在北屈东南,《禹贡锥指》谓在西南,而斥《汉志》为非,以此《注》致误之由推之,则知《汉志》本作西南矣。守敬按:《御览》四十五引《隋图经》云,平山在平阳,一名壶口山,《尚书》谓壶口治梁及岐是也。今平山在临汾西南,正当《汉志》北屈之东南。《汉志》言壶口在北屈东南,郑《注》引《地理志》同。《水经山水泽地所在》同 勃氏所言,正其笃守班《志》处。自《括地志》有在吉昌西南五十里之说,《元和志》、《寰宇记》因之。胡渭以下,众口一声,反谓郦氏为误,并谓班氏所云东南当作西南。不知《括地志》所指之山,即《水经注》之孟门山,以孟门为壶口,荒矣!嗟乎!《禹贡》为悬日月之书,班氏述今古文家言,郦氏网罗旧闻,何敢妄下雌黄。後人不信班、郦,竟以魏王泰之一言,横生异议,吾为班、郦齿冷也。又董氏解北屈有移徙,诚是。然郦氏未以北魏所徙之北屈为汉置,《河水注》以采桑津置于北屈之下,何尝与《汉志》立异?总之,西南二字,横于胸中,细密如董氏亦为所惑。)
其水东迳狐谷亭北,
(守敬按:《左传》杜预《注》,临汾县西北有狐谷亭,而《续汉志》刘《注》,汾阴县西北有狐谷亭。汾阴与狐谷地不相接,误甚。当是临汾下文,传钞者错入汾阴下也,在今襄陵县西。)
春秋时,狄侵晋取狐厨者也。
(守敬按:见《左传·僖十六年》。)
又东,迳平阳城南,东入汾,俗以为晋水,非也。
(董佑诚曰:《地形志》,平阳有晋水。《寰宇记》引《冀州图》平水即晋水,皆俗说也。会贞按:《括地志》亦云,平河水一名晋水。)
汾水又南历襄陵县故城西,
(守敬按:两汉县属河东郡,魏、晋、後魏属平阳郡。《一统志》,在襄陵县东南二十五里。)
晋大夫却?之邑也,
(守敬按:《史记·秦本纪·正义》引阚る《十三州志》,襄陵,晋大夫却?邑也。)
故其地有?氏乡亭矣。
(守敬按:亭见《汉志》。今本《汉志》,?误作班。《平阳府志》,亭在襄陵县东南,今遗址尚存。)
西北有晋襄公陵,
(朱脱此七字。赵增云:《汉书·地理志》,河东郡襄陵县《注》,应劭曰,襄陵在西北。师古曰,晋襄公之陵,因以名县。全氏校本,县上补西北有晋襄公陵七字,戴增同。《一统志》,襄公墓在襄陵县南十五里。)
县盖即陵以命氏也,
(朱氏讹作世,戴改。赵据黄本改。戴、赵并改名为命。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原是氏字。)
王莽更名曰干昌矣。
又南过临汾县东。
(董佑诚曰:临汾见古水下。)
天井水出东陉山西南,北有长岭,岭上东西有通道,即钅开?登也,
(会贞按:《隋志》,翼城有东陉山。《一统志》,乌岭山在翼城东北六十五里,即《水经注》之东陉山。有合水,源出卧龙山,盖即故天井水也。)
《穆天子传》
(六)
曰:乙酉,天子西绝钅开?登,西南至?,是也。
(朱?登作蹬,?讹作盐,《笺》曰:《穆天子传》作?登。钅开音邢,郭《注》,即井钅开之山。戴、赵改?登,改?。)
其水三泉奇发,西北流,总成一川,
(会贞按:《一统志》,与温泉诸水合而成流。)
西迳尧城南,
(会贞按:《括地志》,唐城在翼城县西二十里,徐才《宗国都城记》云,帝尧之裔子所封。《元和志》、《寰宇记》并同。其城当在浍水北,此尧城在天井水北,则远在翼城之西北,盖别一城也。)
又西流入汾。
(朱流作汾,赵南下增流字,戴改流。会贞按:残宋本、明抄本作流。董佑诚曰:古水故沟,东流入汾,当在此下。)
又屈从县南西流。
汾水又迳绛县故城北。
(守敬按:前汉县属河东郡,後汉改曰绛邑,仍属河东郡,魏、晋属平阳郡,後魏废。《一统志》,在曲沃县西南。绛县互见《浍水注》。董佑诚曰,按此绛为新田,二汉皆治此,属河东郡。《诗谱》,晋穆侯迁绛,孝侯改绛为翼。後魏置北绛郡,今为翼城。《史记·晋世家》,城聚,都之,命曰绛。後魏于此置南绛县,今为绛县,《春秋大事表》云,《左氏》城聚,城绛,非一地,《史记》混而一之,误。)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二十五年,
(朱作梁武王,《笺》曰:当作梁惠成王,赵改。戴仍。守敬按:梁有惠成王而无武王,今本《竹书》,系此于周显王二十三年,适当惠成王二十五年。戴何以不改?孔刻戴本作惠成王。)
绛中地A22,西绝于汾。
汾水西迳?祁宫北,
(宫详《浍水注》。)
横水有故梁,截汾水中,凡有三十柱,柱径五尺,裁与水平,盖晋平公之故梁也。
(会贞按:郦意盖谓平公筑?祁宫时,并造此梁。《一统志》,故梁在绛州城北。)
物在水,故能持久而不败也,又西迳魏正平郡南,
(会贞按:《地形志》,正平郡故南太平,神?元年改为征平,太和十八年复。《一统志》,在绛州西南。)
故东雍州治,
(朱脱雍字,赵据《地形志》增,全、戴增同。)
太和中,皇都徙洛,
(会贞按:太和十九年,自代迁洛,详《魏书·孝文帝纪》,亦见《谷水注》。)
罢州立郡矣。
(会贞按:《地形志》,东雍州,世祖置,太和中罢。又云,天平初复,则郦氏後又置此州。)
又西迳王泽,
(朱作正桥,《笺》曰:一作王。赵改王桥,戴改王泽,云:考原过受竹书于王泽,即此地。会贞按:王泽详《浍水》篇。)
浍水入焉。
(会贞按:《浍水》篇见後。)
又西过长修县南。
汾水又西与古水合,水出临汾县故城西,
(朱出上无水字,赵据胡渭校增,全、戴增同。守敬按:两汉县属河东郡,魏、晋、後魏属平阳郡。《一统志》,在绛州东北。)
黄阜下,
(守敬按:《通鉴》,隋义宁元年,李渊入临汾郡,宿鼓山。胡《注》,鼓山在绛郡北。鼓、古音同,盖即古水所出之黄阜也。《一统志》,古水在绛州西北古山下,亦名鼓堆泉。其大若轮,西南流,故沟横出焉,朱沟横讹作横沟,赵乙云:横沟二字当倒互。全、戴乙同。)
东注于汾,今无水。
(会贞按:宋薛宗孺《梁令祠记》,隋开皇十六年,临汾令梁轨,迹故道,开渠十二,灌田五百顷。当即因此故沟而广开之。)
又西南迳魏正平郡北,又西迳荀城东,
(守敬按:《一统志》,城在绛州西十五里。)
古荀国也。
(守敬按:《汉志》?邑,颜《注》,臣瓒曰,今河东有荀城,古荀国。)
《汲郡古文》,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也。
(赵氏下补黯是为荀叔五字,云:以《汉志》注应劭引《汲郡古文》校增。全增同。守敬按:此《汉志》?邑《注》,臣瓒所引,非应劭,应劭时无《汲郡古文》,且郦氏引古文不必全也,何用增?)
古水又西南入于汾。
(董佑诚曰:今古水出绛州西北,南入汾。隋、唐後,穿渠溉田,故道多易。)
汾水又西南,迳长修县故城南,
(守敬按:前汉县属河东,後汉省。《一统志》,在绛州西北三十里。)
汉高帝十一年,以为侯国,封杜恬也。
(朱杜讹作庄,赵改云:《史》、《汉表》俱作杜恬,庄字误。全、戴改同。又《索隐》曰:一云杜恪。)
有修水出县南,
(守敬按:《一统志》,泉掌泉在绛州西北三十里,即修水,分支灌田。)
而西南流入于汾。
汾水又西迳清原城北,
(会贞按:《左传》杜《注》,河东闻喜县北有清原。而《寰宇记》云,在安邑县北,五十里,稍未合。又引《冀州图》在稷山县西北二十里,方位全乖,当有讹文。在今稷山县东南。)
故清阳亭也。
(会贞按:《魏志·裴潜传》,封清阳亭侯。潜,闻喜人,此为闻喜地,当即潜所封也。)
城北有清原,晋侯?清原作五军处也。
(朱五作三,戴、赵同。会贞按:见《左传·僖三十一年》,是作五军以御狄,此三字误,今订。)
汾水又迳冀亭南。
(董佑诚曰:元王思诚《图记》,冀亭在河津县北十五里。按冀亭在华水及稷山东,不得在河津北。《续汉志》,皮氏有冀亭。杜预曰,在县东北。诸家俱以稷山为汉闻喜地,故皮氏专属河津,《续汉志》,闻喜有董池陂、稷山亭。涑水、洮水皆不及汾北,则今稷山当为皮氏东境,冀亭即在界中。)
昔臼季使,过冀野,见却缺耨,其妻饣盍之,相敬如宾。言之文公,文公命之为卿,复与之冀,
(会贞按:见《左传·僖三十三年》。)
京相?曰:今河东皮氏县有冀亭,古之冀国所都也。杜预《释地》曰:平阳皮氏县东北,有冀亭。
(会贞按:此《左传·僖二年》冀《释例》文。皮氏,两汉属河东,晋属平阳。据《舆地广记》谓魏属平阳。考平阳郡,魏正始八年立,京、杜说不同者,盖京成书在未改隶平阳之先,杜成书在改隶平阳後也。)
即此亭也。
汾水又西,与华水合,水出北山华谷,
(会贞按:《通鉴》,陈太建二年,周勋州刺史韦孝宽曰,齐若来图汾北,我必失地,今宜速于华谷及长秋筑城,以杜其意。事不行。齐斛律光果出晋州道,于汾北筑华谷、龙门二城。即此华谷也,此华谷在汾北,与《涑水注》之在汾南者异。《一统志》,华水在稷山县北,亦曰清水,亦曰黄华谷涧。)
西南流,迳一
(朱《笺》曰:,一作于。)
故城西,俗谓之梗阳城,非也。梗阳在榆次,
(详本篇前文。)
非在此。
(朱三字作在此非,全同。《笺》曰:宋本作非在此。赵依改,戴非改不。会贞按:残宋本、《大典》本作不在此。)
按故汉上谷长史侯相碑云:侯氏出自仓颉之後,
(守敬按: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引《地记》云,仓颉姓侯冈氏,其後居冯翊衙县。而《隶释·金乡长侯成碑》云,周文王之後,封于郑,郑共仲赐氏曰侯,与此异。)
逾殷历周,
(朱历讹作立,《笺》曰:疑作历。赵、戴改。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作历。)
各以氏分,或著楚、魏,或显齐、秦,晋卿士?,斯其裔也。
(朱胄作裔,《笺》曰:一作胄。戴改。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作胄,《晋语》注,士荐,刘累之後。梁王绳《汉书人表考》谓此碑称仓颉之裔,恐非。)
食采
(朱采作于,《笺》曰:宋本作采。戴、赵改。)
华阳,今蒲坂北亭,即是城也。
(董佑诚曰:城在今稷山县西北二十里,为华谷镇。)
其水西南流,注于汾。
汾水又迳稷山北,
(守敬按:《左传》杜《注》,闻喜县西有稷山。《隋志》,夏县有稷山。《元和志》,在稷山县南五十五里。在今稷山县南五十里。)
在水南四十许里,山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高十三里,西去介山一十五里。
(介山详下。)
山上有稷祠,
(《元和志》,稷祠在稷山县南五十里稷山上。)
山下稷亭,
(守敬按:当作山下有稷亭。《释例》,闻喜县西有稷山亭。《续汉志》,闻喜县有稷山亭。刘《注》,在县西五十里。)
《春秋·宣公十五年》,秦桓公伐晋,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
(朱无伐晋晋侯四字,全、赵同。《笺》曰:孙汝澄云,按《左传》,秦桓公伐晋,晋侯治兵於稷,以略狄士。戴增四字。)
是也。
又西过皮氏县南。
汾水西迳癸阝丘北,
(朱癸阝讹作邓,下同。赵云:何焯云,邓当作癸阝。颜师古曰,癸阝与葵同。《汉书仪》作葵上。《宋史·镇王元?传》,上登癸阝邱亭,是也。守敬按:钱大昭云,《说文》,癸阝,河东临汾地,即汉之所祭后土处。癸阝,正字,?隹,借用字。《汉旧仪》又作葵。司马贞曰,盖河东人呼谁与葵同耳。道元分癸阝丘与?隹为二,汾阴?隹邮下。《一统志》,丘在万泉县东北,介山之北。)
故汉氏之方泽也。贾逵
(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人。《後汉书》有传。)
云:汉法,三年祭地汾阴方泽。泽中有方丘,故谓之方泽,丘即葵丘也。
(守敬按:《汉旧仪》,汉法,三年一祭地于河东汾阴后土宫,宫曲入河,古之祭地泽中方丘也。名汾葵,一曰葵丘也。)
许慎《说文》称,从邑,癸声。
(朱癸讹作发,《笺》曰,当作登。戴改癸。赵据《说文》改。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作癸。)
河东临汾地名矣,在介山北,
(会贞按:《汉志》,汾阴,介山在南。师古曰,山在汾阴县东北。《一统志》,在万泉县东十五里。)
山即汾山也。
(会贞按:汾山无考。《寰宇记》,介山一名孤山。据下文颖称其山特立,则介、孤皆以形得名。汾与孤相似,疑为孤之误。)
文颖曰:介山在河东皮氏县东南。
(守敬按:各本脱此十三字,今据《汉书·武帝纪》太初二年《注》增。)
其山特立,周七十里,高三十里。守敬按:此十二字亦文颖《注》文,各家皆未检得《汉书》注,故不知上有脱文。)颖言在皮氏县东南则可,
(朱则讹作侧,赵同,戴改。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作则。观此足见上文本有文颖说与《汉书》注同,因覆述故节去文字。朱氏未知上有脱文,故增文字,而所云东南仍无着。全、赵、戴依增,殊为鹘突。)
高三十里,乃非也。
(朱无高字,戴、赵同。守敬按:当增高字。《唐十道志》亦言高三十里,盖为文颖所误。)
今准此山,可高十馀里。山上有神庙,庙侧有灵泉,祈祭之日,周而不耗。
(会贞按:《一统志》引此,周作用,当是。)
世亦谓之子推祠。
(会贞按:《一统志》,祠在万泉县南一里介山上。)
杨雄《河东赋》
(会贞按:赋见《汉书·杨雄传》。)
曰:灵舆安步,周流容与,以览於介山。
(《雄传》於作?。)
嗟文公而愍推兮,勤大禹于龙门。《晋太康记》及《地道记》与《永初记》,并言子推所逃,隐于是山,
(会贞按:《寰宇记》,万泉县下,引《太康地记》,晋文公臣介子推,从文公逃难,返国,赏不及,怨而匿此山。文公求子推不出,乃封三百里之地,又号为介山。)
即实非也。余按介推所隐者,绵山也。文公环而封之,为介推田,号其山为介山。
(会贞按:此《史记·晋世家》文。介推事详见前介休县下。)
杜预曰:在西河界休县者,是也。
(会贞按:《左传·僖二十四年》杜《注》,西河界休县南,有地名绵山。郦氏因前称绵上之山,而此但云绵山,故截引杜说。)
汾水又西,迳耿乡城北,
(守敬按:《括地志》,故耿城今名耿仓城,在龙门县东南十二里。《一统志》,耿城在河津县南十二里,一名耿乡城。)
故殷都也。帝祖乙自相徙此,为河所毁,故《书·叙》曰:祖乙圮于耿
(守敬按:郑玄曰,祖乙去相居耿,而国为水所毁,于是修德以御之,不复徙也。引见《书》疏。)
杜预曰:平阳皮氏县东南耿乡,
(守敬按:《左传·闵元年》注文。)
是也,盘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乃自耿迁亳。
(守敬按:此皇甫谧说,引见《书》疏,亳作殷,亳即殷也。《御览》八十三引《竹书》,帝开甲居庇南。盘庚迁奄。《书》疏,盘庚自奄迁于殷。则自祖乙至盘庚已有三迁。盖此事异闻错出,自汉、晋以来,已不能定一是。故郦氏于此,但采旧说,而于《洹水注》又采《竹书》,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以存异说。今本《史记》作迁于邢。《索隐》曰,邢音耿,仍指皮氏。而《皇极经世》及《通志》乃谓祖乙圮耿徙邢,《方舆纪要》竟以邢台实之,亻真矣。)
後晋献公
(戴删後字。)
灭耿,
(朱耿作之,全、赵同。赵云:按此注语有病。《汉志》云,耿乡故耿国,晋献公灭之,以赐大夫赵夙,斯为无弊也。戴改之作耿。)
以封赵夙。
(守敬按:《左传·闵元年》,晋侯灭耿。又云,赐赵夙耿。)
後襄子与韩、魏分晋,韩康子居平阳,魏桓子都安邑,号为三晋,此其一也。
(会贞按:《史记·六国表》,周定王十六年,魏桓子、韩康子、赵襄子败智伯于晋阳,三分其地。《汉志》魏地下,韩、赵、魏灭晋,皆自立为诸侯,是为三晋。)
汉武帝行幸河东,
(守敬按:《汉书·武帝纪》,元鼎四年十月,自夏阳东幸汾阴。)
济汾河,作《秋风辞》于斯水之上。
(守敬按:《秋风辞》见《文选》。)
汾水又西,迳皮县南。
(守敬按,县详《河水》篇四。)
《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二年,
(今本周隐王八年。)
秦公孙爰率师伐我,围皮氏。
(今本《竹书》脱围字。)
翟章率师救皮氏围,疾西风,十三年,城皮氏者也,汉河东太守番系
(朱番作潘,《笺》曰:旧本作番。赵改,戴仍。守敬按:《史》、《汉》并作番。後人多见潘,少见番,故改之。戴氏竟沿其误,何也?)
穿渠,引汾水以溉皮氏县。
(会贞按:《史记·河渠书》,番系言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坂下。《汉书·食货志》亦言,番系穿汾、河渠,以为溉田。此《注》叙其事,而《河水注》不载。)
故渠尚存,今无水。
(戴水下增也字。会贞按:《河渠书》,天子发卒作渠田,数岁,河移徙,渠不利。久之,河东渠田废。是渠在汉时已无水矣。)
又西至汾阴县北,
(县详《河水注》。)
西注于河。
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阜长四五里,广二里馀,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入河,《汉书》谓之汾阴?隹,
(会贞按:《汉书·武帝纪》,元鼎四年,立后土祠于汾阴?隹上。颜《注》引如淳曰,?隹者,河之东岸特堆掘,长四五里,广二里馀,高十馀丈。汾在?隹之北,西流与河合。《史记·武帝纪·集解》引如说同。汾阴?隹互见《河水注》。明《地理志》河津县下,汾水旧由荣河县北?隹丘入河。隆庆四年东徙,经县西南葫芦滩入河。《一统志》,汾河西至河津县南入河。是由荣河入河者,《水经》之故道,今则明时改流之道矣。)
应劭曰:?隹,丘类也。
(会贞按:《史记·武帝纪·集解》引应云,?隹若丘之类。)
汾阴男子公孙祥望气,宝物之精上见,祥言之于武帝,武帝于水获宝鼎焉,迁于甘泉宫,改其年曰元鼎,即此处也。
(朱无也字,全、戴同,赵据孙潜校增。沈氏曰:望气者,汾阴男子公孙滂洋,上遂立后土祠于汾阴?隹,见《汉书·郊祀志》。得鼎者汾阴巫锦,上遂改元,见《史记·封禅书》,自是二事。且公孙滂洋,非祥也。得鼎于地,非水也。守敬按:《武帝纪》,元鼎元年五月得鼎汾水上。应劭曰,得宝鼎,故因是改元。而《武帝纪》元鼎四年六月,得宝鼎于后土祠帝,《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并云,得鼎于元鼎四年。刘分攵遂以元鼎四年方得鼎,无缘先三年称之,因谓元鼎以前之元,皆有司所追改。《通鉴考异》、吴仁杰皆从之。至齐召南方疑臣子无妄造元号之理,必有诏令追称,而今不可考耳。以改元大事,如追称之说,是只儿戏。孝武帝自建元至元狩,已改元者五,纪年三十,当时官民文书,不知凡几,稽核为难,且何不并元鼎四年前皆称元鼎,而别撰建元、元光、元朔、元狩,何耶?况《武帝纪》明载元鼎元年五月得宝鼎,《汉纪》亦同,其四年复得于汾阴者,自是两事,武帝因得鼎改元,其欣喜过望可知,安知四年之复得鼎,不为栾大、公孙卿方士等所豫伏,如戾太子巫蛊事?厥後栾大以诬罔诛,未必不因得鼎之影响,但未兴大狱,故史不详耳。)
○浍水
浍水出河东绛县
(县详《河水注》)
东,浍交东高山。
浍水东出详高山。
(赵改详作绛,云:详高是绛高之误。全、戴改同。会贞按:影钞宋本作详,《御览》六十四引此作详,又《寰宇记》作祥高。《名胜志》作翔高,祥、翔与详,并音同。)
亦曰河南山,
(会贞按:无考,疑有误。)
又曰浍山。
(会贞按:《括地志》浍高山,又云会山。在绛州翼城县东北二十五里,《元和志》、《寰宇记》并云,浍高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一统志》,浍水出翼城县东南浍山下。又《说文》,浍水出び山,西南入汾。董佑诚谓沁、汾二水之间,皆霍太山之脉也。)
西迳翼城南。
(会贞按:《续汉志》,绛邑有翼城。杜氏《释例》,平阳绛邑县东,有翼城。《元和志》,故翼城在翼城东南十五里。《一统志》,在今翼城县东十里。)
按《诗谱》言,晋穆侯迁都于绛,
(会贞按:见《诗·唐风》。)
暨
(朱作翼,《笺》曰:旧本作冀,宋本作暨。戴、赵改暨。)
孙孝侯,改绛为翼,
(会贞按:《竹书》注,孝侯八年,自是晋侯在翼,称翼侯。)
翼为晋之旧都也。
(会贞按:《左传·隐五年》杜《注》,翼,晋旧都。)
後献公又北广其城
(戴删又字。)
方二里,又命之为绛。故司马迁《史记·年表》
(《十二诸侯年表》。)
称献公九年,始城绛者。《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晋士?城绛以深其宫,是也。其水又西南,合黑水,
(朱水下衍岭字,全、赵、戴删。)
水导源东北黑水谷,
(会贞按:《一统志》,水在翼城县北,源出乌岭山。)
西南流,迳翼城北,右引北川水,
(戴此下重水字。)
出平川,南流注之。
(董佑诚曰:当在翼城县北。)
乱流西南,入浍水。
浍水又西南,与诸水合,谓之浍交。
(董佑诚曰:《地形志》:南绛郡治会交川,即浍交矣。北绛、南绛,置郡,皆在郦氏作《注》後。守敬按:《一统志》有大交镇,在绛县东北四十里,即浍交镇。)
《竹书纪年》曰:庄伯十二年,
(守敬按:今本《竹书》周桓王元年。)
翼侯焚曲沃之禾而还。作为文公也?
(戴云:此句有讹舛,未详。赵云:作字疑误。守敬按:不独末句有误,上言浍交,不涉翼侯及曲沃事,则引《竹书》于此为无着,当是错简。疑郦氏于上西南流迳翼城北下,引《竹书》文。末句作作为文公也亦不可通。按《竹书》孝侯八年,自是晋侯在翼,称翼侯。庄伯七年,庄伯入翼,弑孝侯,晋人逐之,立孝侯子却,是为鄂侯,庄伯十二年,翼侯焚曲沃之禾而还。所称翼侯,即鄂侯 勃氏故申明一句,当作是为鄂侯也方合。雷文淇谓作为文公四字,是惠公十五年,公子重耳入于曲沃下传文,误衍于此,其说亦非。)
又有贺水,东出近川,
(守敬按:《一统志》,水出翼城县东南贺水村。)
西南至浍交,入浍。又有高泉水,出东南近川,
(守敬按:《一统志》,水在翼城县东南。)
西北趣浍交,注浍。又南,紫谷水东出白马山白马川。
(会贞按:《一统志》紫谷水在翼城县东。当亦出县东南。《地形志》,清廉县有白马山。《方舆纪要》,垣曲县西北有白马山,与绛县接界。)
《遁甲开山图》曰:绛山
(山详下。)
东距白马山
(守敬按:《寰宇记》曲沃县下引。)
谓是山也。西迳荧庭城南,
(朱荧讹作荣,赵改云:《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张武军於荧庭。《春秋分记》云,绛州翼城县东南八十五里,有古荧庭城。全、戴改同。守敬按:《平阳府志》,在翼城县东南七十五里。)
而西出紫谷,
(董佑诚曰:《寰宇记》,荧庭城与紫谷相当。)
与乾河合,即教水之枝川也。
(详《河水注》。)
《史记·白起传》称,涉河,取韩安邑,
(安邑详《涑水注》。)
东至乾河,是也。其水西与田川水合,水出东溪,西北至浍交入浍。又有女家水,
(戴改女作于,当即据下文于家谷臆改。全本改同。守敬按:《方舆纪要》,女家水在翼城县东南。《一统志》,女家水在翼城县西南。董佑诚曰,今亦曰女家水,在绛县东北大交镇东。则女字不误,盖下于字作虚字读。)
出于家谷。《竹书纪年》
(守敬按:今本《竹书》周桓王元年。)
曰:庄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万救翼,荀叔A23追之,至于家谷。有范壁水出于壁下,
(董佑诚曰:今亦曰故郡水,在绛县东北四十里,其地有范壁里,亦曰范壁水。)
并西北流至翼广城。
(董佑诚曰:当近今大交镇。)
昔晋军北入翼
(句,)
广以筑之,
(戴删以字,非。)
因即其姓以名之,
(守敬按:以句文不可通,云翼广者,以别于冀故城,而新筑一城,故谓之冀广,亦新绛之义。或当作因即其事以名之。)
二水合而
(朱而下衍为字,全、赵同,戴删。)
西北流,至浍交,入浍。
浍水又西南,与绛水合,俗谓之白水,非也。
(董佑诚曰:《括地志》,绛水一名白水,即俗说也。)
水出绛山东谷,
(朱谷讹作至,全、戴删,与《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注》引同,盖但知至为误字而删之。赵云:《汉志》,绛县,应劭曰,绛水出西南。改至作南。不知应劭谓绛水出县西南,不言出绛山东南,尤误。会贞按:《元和志》,绛水一名沸泉水,出绛山东谷。《寰宇记》引《开山图》,绛水出绛山东保。此东至为东谷之讹,至确,今钉。《一统志》,绛山在绛县西北二十里,与曲沃县接界。绛水源出山下。)
寒泉奋涌,扬波北注,县流奔壑,一十许丈。
(朱一十讹作十一,全、赵、戴改。守敬按:《名胜志》作十。《一统志》,水经今曲沃县景明山,县崖瀑布而下。)
青崖若点黛,素湍如委练,望之极为奇观矣。其水西北流,注于浍。应劭曰:绛水出绛县西南,
(守敬按:《汉志》颜《注》引应说。《史记·晋世家·索隐》亦引。)
盖以故绛为言也。
(守敬按:故绛即上翼城下所言之绛,以故绛为言,谓绛水以故绛得名也。)
《史记》称,智伯率韩魏,引水灌晋阳,不没者三版。智氏曰:吾始不知水可以亡人国,今乃知之。汾水可以浸平阳,绛水可以浸安邑。
(戴据《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改作汾水可以浸安邑,绛水可以浸平阳。)
时韩居平阳,魏都安邑。魏桓子肘韩康子,韩康子履魏桓子,肘足接于车上,
(朱车作足,《笺》曰:《史记》作车。戴、赵改。守敬按:《大典》本作车。)
而智氏以亡。
(守敬按:以上《魏世家》文。)
鲁定公问:一言可以丧邦,有诸?孔子以为几乎,
(《论语》。)
余睹智氏之谈矣。汾水灌平阳,或亦有之。绛水浸安邑,未识所由也。
(灌平阳,浸安邑,戴据《括地志》及胡三省注《通鉴》所引,此文互易,作灌安邑,灌平阳。阎百诗《尚书古文疏证》六曰,汾水可以灌平阳,绛水可以浇安邑,此亦何须说。余尝往来于平阳、夏县,而悟《通鉴》二语具有妙解,盖汾水{山开}可以灌安邑,至绛水灌之则又不待言。绛水并可以灌平阳,至汾水灌之则又不待言,交错互举,总见水之为害溥尔。然《梁书·韦?传》,却是吾闻汾水可以灌平阳,绛水可以灌安邑,不如《通鉴》所云。守敬按:《韩非子·说难篇》、《国语》韦《注》、《国策》、《史记》并作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惟《梁书·韦?传》与郦《注》同,而胡身之引郦《注》,则又与《史》、《策》同,而与郦《注》异。自阎百诗有二语妙解之说,学者遂无异议。今但就史文核之,乃知《韦?传》与郦氏未可易也。盖智伯之灌晋阳,《国语》韦《注》以为汾水,《魏世家》以为晋水,郦氏《晋水注》亦云然。李宏宪虽疑莫能定,然晋水、汾水皆侧临晋阳,故引灌甚易。智氏一时狂喜,遂发汾水可以灌平阳,绛水可以灌安邑之说。时韩居平阳,魏居安邑,故魏桓子、韩康子闻此语,动魄惊心,而智氏之党以离。盖汾水灌平阳直现成事,绛水灌安邑,亦可以人力凿之,若汾水灌安邑,势必绝涑水,已为不易,至绛水灌平阳,则必由汾水而倒流百馀里,绛小汾大,事理全乖。吾恐智氏不如此之,韩、魏亦不如此胆落也。惟言绛水可以灌安邑,中隔涑水,郦氏终以为疑,盖郦氏脉水寻梁,固应如斯,或所见史文有如此者,故与《梁书·韦?传》同。即使郦氏自以意订,亦平情论事之志。阎氏考据精?,惟解此事,不按形势,故作巧说,殊为附会。会贞按:汾水灌平阳甚易,使是浸平阳,不得言或亦有之。绛水地势在安邑上,使是浸安吧,以人力凿之,亦非甚难,不得言未识所由。玩郦氏语意,足见上引《史记》,本是汾水可以浸安邑,绛水可以浸平阳,况有《通鉴》注可证乎?今本乃後人所改,至《梁书·韦?传》,可以存而不论。)
西过其县南。
《春秋·成公六年》,晋景公谋去故绛,欲居郇瑕。韩献子曰:
(赵云:何焯曰,朱六年讹作元年,景公讹作悼公,韩献子讹作魏献子。赵献讹作庄,戴据《左传》改。)
土薄水浅,不如新田有汾、浍以流其恶。遂居新田,
(守敬按:以上《左传》文。)
又谓之绛,即绛阳也,盖在绛浍之阳。汉高帝六年,封越骑将军华无害为侯国。
(赵云:《卮林》曰,故绛犹言故都、故宅耳。杜元凯成六年故绛《注》曰,晋复命新田为绛,故谓此为故绛。杜盖以新田为新绛也 勃氏遂用其说,然庄二十六年士?城绛。杜《注》曰,绛,晋所都今平阳绛邑县。而新田《注》又曰,今平阳绛邑县是。夫故绛既今绛邑,而新田又复同墟,杜之释也,殆自相伐。且殷人五迁,不称新亳,周京屡徙,非带旧豳,齐都临淄,便弃薄姑之号,楚移湫若阝,岂仍故郢之思?矧绛本非嘉名,不过以水氏县,晋人何所取而三以命都哉?又《史记》越将绛阳侯无害,司马贞考《地理志》无绛阳,而《汉表》作终陵,则《史记》之绛阳未足以证新田也。阎氏若璩曰,故绛在太平县南二十五里,绛州之北,土人至今呼故晋城。新县去故晋城五十里,土人呼为王官城。一清按:《卮林》之说甚辨,然究不能名终陵为何地。《汉表》华毋害孙禄失侯,其曾孙於陵大夫告,元康四年,诏复家,乃知终陵者,於陵之讹。《地理志》,於陵,济南郡之属县。守敬按:周说未核。新田为新绛,即晋之绛邑县,所以成六年杜《注》称,今平阳绛邑县,是故绛亦在晋之绛邑县地,不属之绛邑而何属?考杜氏《释例》,绛、故绛二名。平阳绛邑县西绛邑城。今本庄二十六年《注》绛邑县下脱西字耳,不得以故绛、新田、周墟为疑,但与郦氏以翼为故绛异。至迁都带旧名者甚多,以楚言,都纪南谓之纪郢,迁都谓之鄢郢,迁陈谓之陈郢,迁寿春仍命曰郢。且如新郑,新蔡,新息,尤新绛之明证。周氏不察耳。又阎氏故绛云云,从《释例》。赵氏引之,不加辨别,若释郦氏所云故绛者,是其疏也。)
县南对绛山,
(山详上。)
面背二水。
(董佑诚曰:今故城基址犹存,南对紫金山,有中城,有外城,其南面为浍水冲没,紫金山盖即绛山矣。守敬按:《名胜志》,二水作皆水,当是皆字与背字形近,故传写讹作皆,又讹为二字。水即汾、浍,犹下言背汾面浍也。)
《古文琐语》
(守敬按:《晋书·束皙传》,汲郡人得竹书,其《琐语》十一篇,诸国卜萝妖怪相书也。《隋志》,《古文?巢语》四卷。)
曰:晋平公与齐景公乘,至於浍上,见乘白骖八驷以来,有犬
(戴改大,下同。守敬按:残宋本、明抄本作大。)
?身而狐尾,随平公之车。公问师旷,对曰:
(朱无曰字,戴同。全、赵增。)
首阳之神有犬,?身狐尾,其名曰
(朱《笺》曰:名曰,一作逢君。)
者来,
(各本脱此字。)
饮酒得福则徼之。盖于是水之上也。
(戴云:按此有脱误。朱谋?韦云。《太平广记》引《汲冢琐语》,晋平公至浍上,见人乘白骖八驷以来,有?身而狐尾,去其车而堕公之车。公问师旷。师旷曰,?身而狐尾,其名曰首阳之神,饮酒于霍太山而归。其逢君于浍乎?君其有喜。守敬按:《御览》四十引《钅巢语》较详,名曰者下有来字,足徵此《注》脱来字,今据订。)
又西南过?祁
(朱作祈,《笺》曰:《左传》作祁。戴、赵改。)
宫南。
宫在新田绛县故城西四十里,
(董佑诚曰:《元和志》,在正平县南六里。按宫当在王泽西。《括地志》,王泽在正平县西南,宫亦当在西南。《元和志》脱西字。今为绛州西南也。会贞按:《左传》杜《注》,?祁,地名,在绛西四十里,临汾水。《释例》作西南。《汉书·五行志》,?祁离宫去绛都四十里。杜所本。《汾水注》汾水西流,先迳?祁宫北,後迳正平郡南,又後迳王泽,则宫在正平柬南,泽在正平西南。董氏据《括地志》、《元和志》谓宫、泽皆在正平西南,误。谓宫在泽西,尤误。今曲沃县西四十九里有故址,互见《汾水注》。)
晋平公之所构也。时有石言于魏榆,
(魏榆详《洞涡水》篇。)
晋侯以问师旷,旷曰:石不能言,或凭焉。臣闻之,作事不时,怨ゥ动于民,则有非言人物言也。今宫室崇侈,民力?尽,石言,不亦宜乎?叔向以为子野之言,君子矣。
(会贞按:《左传·昭八年》文。)
其宫地背汾面浍,
(戴改地作也守。守敬按:就郦时言之,作地是。)
西则两川之交会也。
(守敬按:《元和志》,晋?祁宫,南有浍水,北有汾水,俱西流,至宫西而合。)
《竹书纪年》曰:晋平公五年,
(会贞按:今本《竹书》周元王六年。)
浍绝于梁。
(全云:按梁即?祁宫之梁,见《汾水》篇。)
即是水也。
又西至王泽,注于汾水。
(朱泽讹作桥,赵同,戴改。)
晋智伯瑶攻赵襄子,襄子奔保晋阳。原过後至,遇三人于此泽,自带以下不见,持竹二节,与原过曰:为我遗无┰。原过受之于是泽,所谓王泽也。
(会贞按:见《史记·赵世家》。《括地志》,王泽在正平县西南。《一统志》,在绛州西南七里。)
○涑水
涑水出河东闻喜县东山黍葭谷。
(孙星衍曰:黍葭谷三字疑属《注》上。董佑诚曰:二《汉》、《晋志》,闻喜属河东郡。《地形志》属正平郡。汉闻喜县,即下左邑城。)
涑水所出,俗谓之华谷。
(赵云:《寰宇记·校勘》云,涑水出黎葭谷,俗谓之苇谷。《水经》,涑水出黍薛谷,俗谓之华谷。今黍作黎,薛作葭,华作苇,未知孰是?一清按:《校勘》不知何人所作,其云《水经》以黎葭为黍薛,今本皆作黍葭,与《校勘》所见之本异,当作黍葭为是。又《汾水》篇长修县下,《注》云,汾水又西与华水合,水出北山华谷,盖其地相连接。《北史》载韦孝宽之守玉壁,请于华谷及长秋筑城。及周武帝东伐,赵王招率兵出稽胡,敕孝宽为行军总管,围守华谷以应接之,即是谷也。董佑诚曰:水在今闻喜县东南,源出绛县陈村谷,伏流至柳庄复出,流入县界。陈村谷当即华谷也。赵氏谓与《汾水》篇下华水所出之华谷,其地相连接,接二谷相距尚远,且隔汾水,赵氏偶失检耳。守敬按:《通鉴》陈太建八年《注》引此《经》,亦作黍葭。)
至周阳
(周阳详下。)
与洮水合。水源东出清野山,世人以为清襄山也。其水东迳大岭下,
(朱脱迳字,赵据《方舆纪要》引增,全、戴增同。守敬按:《一统志》,水出绛县横岭山烟庄谷,山在闻喜县东南九十里,山脊横亘,跨绛及垣曲二县界,在闻喜者名小横岭,在绛县南者名大横岭,在垣曲西北者名清廉山。《水经注》洮水源出清野山,世以为清襄山,又清水出清廉山之西岭,世亦谓清营山,清廉、清营、清野、清襄,虽四名,实一山也。)
西流出,谓之?口。
(董佑诚曰:即烟庄谷口。守敬按:《通鉴》,唐大顺元年,张?、韩建自含口遁去。即此口,胡《注》引此作含。顾祖禹引同。今郦书作?,盖流俗增口旁也。又《宋史·司马池传》作?口。)
又西合涑水。郑使子产问晋平公疾,平公曰:卜云,台台为祟,
(朱《笺》曰:台,《左传》作骀,戴改,下同。守敬按:影钞宋本作台,又《论衡》作台,与此合。)
史官莫知,敢问?子产曰:高辛氏有二子,长曰阏伯,季曰实沈,不能相容。帝迁阏伯於商邱,迁实沈於大夏。台台,实沈之後,
(朱台台下有实沈二字。全云:按善长于左学甚疏。左氏明云,实沈出高辛为参神,台台出金天为汾神,是二崇也。乃曰台台,实沈之後,不其舛欤?守敬按:善长不应误谬至此,盖写者错乱。)
能业其官,帝用嘉之,国于汾川。
(朱无于字,赵据《名胜志》引增,全、戴增同。会贞按:《史记》是之字。)
由是观之,台台,汾、洮之神也。
(会贞按:此《史记·郑世家》文,与《左传·昭元年》文小异。《元和志》,台台神祠在曲沃县西南三十六里,汾神也。《寰宇记》,其祠盖晋都绛时所立,在今曲沃县西。贾逵曰:汾、洮,二水名。(会贞按:《史记·郑世家·集解》引贾说,《左传》杜《注》同。)
司马彪曰:洮水出闻喜县,
(会贞按:《续汉志》,闻喜有洮水,抄变之。)
故王莽以县为洮亭也。
(全云:按《汉志》,王莽以左邑为洮亮,不闻以闻喜,下《注》可验,盖善长失检也。董佑诚曰:今按《续汉志》别无左邑,而闻喜移治左邑,则後汉之闻喜,正王莽之洮亭。《注》两见洮亭,引前志则曰左邑,引《续志》则曰闻喜,精审如此,不得云失检也。)
然则涑水殆亦洮水之兼称乎?
西过周阳邑南。
其城南临涑水,北倚山原。
(董佑诚曰:《地形志》,闻喜有周阳城。《括地志》,在闻喜县东三十九里。案唐初闻喜治甘泉谷,在今县东二十里,则周阳城当在今县东六十里。)
《竹书纪年》:晋献公二十五年正月,翟人伐晋,周阳有白兔舞于市。
(朱脱阳字,赵、戴同。守敬按:今本《竹书》作周阳,惟脱有字。在周惠王元年,王如成周之下。惠王元年,即晋献公之元年,与二十五年翟人伐晋无涉,此二十五年以下十字,当只作元年二年为合。)
即是邑也。汉景帝以封田胜为侯国。
(赵云:沈氏曰,《索隐》曰,在上郡,则是阳周之讹。全氏曰,按赵兼、田胜皆封周阳,《索隐》皆以为阳周,然考周阳由以周阳侯受姓,则非阳周矣。恐是《索隐》之误。善长所云,足以正《史表》之失也。一清按:《外戚世家·索隐》曰,周阳,县名,属魏郡,是又一说也。寻《地理志》无之,故不足为据。又按赵兼以淮南王舅封,而厉王子赐亦封周阳,後以侯立为卢江王,则其地当在九江、庐江境内,而今不可考矣。守敬按:钱大昕《考异》亦谓周阳当在淮、楚间,然《史表》下文书王子赐封阳周,《诸侯王表》、《汉书·表》、《传》并作阳周是《索隐》亦未可非。)
涑水西迳董池陂南,即古董泽,
(朱作涑水西迳董泽陂南即古池。全、赵、戴同。会贞按:宣十二年《左传》,董泽之蒲,杜《注》,董泽,泽名,河东闻喜县东北有董池陂。《续汉志》,闻喜有董池陂,古董泽。《元和志》,董泽一名董池陂。是董泽之名在先,董池陂之名在後。此《注》当作涑水西迳董池陂南,即古董泽,今订。又《隋志》闻喜县下称董泽陂,《通典》仍称董池陂,盖单举其名,则泽池又不妨通称耳。)
东西四里,南北三里。《春秋·文公六年》,?于董
(朱董下有泽字,全、赵同,戴删。)
即斯泽也。
(赵云:何氏曰,《左传》作?于董。杜《注》,汾阴县有董亭。宣十二年《传》,董泽之蒲,《注》,泽名,河东闻喜县东北有董泽陂。则文六年改?于董者,非董泽也。守敬按:《续汉志》,临汾有董亭。刘昭《注》引《左传》改?于董。临汾去闻喜东北不远,是刘昭之董泽、董亭为一地,与郦《注》合。若杜《注》董亭在汾阴,去闻喜西北甚远,亦无董亭可考,是杜《注》汾阴为临汾之误无疑。何氏疑董亭、董泽为两地,非也。)
涑水又与景水合。水出景山北谷。
(守敬按:《隋志》,闻喜有景山。《一统志》,山在闻喜县东南三十里,即中条最高峰也。景水亦在县东南。)
《山海经》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草多薯{艹与},秦椒,
(守敬按:原书本作其上多草薯{艹与},言草薯{艹与}者,以别於《中次十一经》兔床山之木薯{艹与}也。善长互移多草二字,似失其旨。)
其阴多赭,其阳多玉。
(守敬按:《北次三经》文。郭景纯曰:盐贩之泽即解县盐池也。(盐池详下。)
按《经》不言有水,今有水焉,西北流注于涑水也。
又西南过其县南。
(戴改其县作左邑县。董佑诚曰:按《续汉志》有闻喜,无左邑。《寰宇记》,後汉废左邑,移闻喜理之。是左邑即後汉闻喜。《经》云其县,承上闻喜言,尤《水经》作于东京以後之证。戴改非。)
涑水又西经仲邮泉阝北,
(赵云:仲邮泉阝三字疑有误。赵氏琦美曰,小学书无泉阝字,疑是郭字,亦未有据。《说文》,高陵有邮,徒历切,则邮本地名。)
又西迳桐乡城北。
(董佑诚曰:《元和志》,桐乡故城,汉闻喜县也,在闻喜县西南八里。按当在今县东南。)
《竹书纪年》曰:翼侯伐曲沃,
(守敬按:今本《竹书》周桓王元年。)
大捷,武公请成于翼,
(朱成讹作城,全、赵、戴改。)
至桐乃返者也。
(朱桐讹作洞庭,《笺》云:洞一读作桐,庭当作涡。守敬按:赵氏谓与洞涡水不相涉,是也。今本《竹书》作至相而还。《注》,相一作桐 勃氏所见本作桐,故以证桐乡。惟武公请成于翼,据今本《竹书》在周桓王元年,而庄伯卒于桓王四年,子称立,是为武公,是元年庄伯未卒,武公未立,安得有武公请成于翼之事,显有讹误。赵氏以《史记》证之,亦不合,故疑之 勃氏《浍水注》引《竹书》,翼侯焚曲沃之禾而还,在庄伯十二年。此引武公请成于翼,并无年月,是郦氏所见《竹书》,别为一条。今本《竹书》与焚曲沃之禾而还为一年事,其为误系无疑。雷文淇云,此事不可确知何年,然既云武公请成,则非庄伯时事甚明。过此以往,沃日强,翼日弱,翼纵伐沃,无大捷之理,当是武公初立,翼伐其丧,报庄伯复攻之役也。故移系于庄伯十五年庄伯卒之下,于情事为合。)
《汉书》曰:武帝元鼎六年,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者也。
(守敬按:《武帝纪》文。《汉志》县属河东郡,後汉徙废,说见下,在今闻喜县东南十馀里。)
涑水又西,与沙渠水合,水出东南近川,
(会贞按:《唐志》,闻喜县东南三十五里,有沙渠。仪凤二年,诏引中条山水于南陂下,西流经十六里,溉涑阴田。《一统志》,在闻喜县东南五十里白石村,俗名吕庄河。)
西北流注于涑水。
涑水又西南,迳左邑县故城南,
(董佑诚曰:《经》所谓闻喜县也。《汉志》属河东郡,後汉移闻喜来治,即今闻喜县治也。)
故曲沃也,晋武公自晋阳徙此,
(朱此讹作自,《笺》曰:当作此。全云:按晋穆侯自晋阳徙翼,武公自翼徙曲沃,善长误矣。守敬按:《汉志》,闻喜故曲沃,晋武公自晋阳徙此 勃语与《汉志》同。据《诗谱》,虞叔曾孙成侯徙曲沃,其孙穆侯又徙于绛。《正义》引《地理志》,成侯自晋阳徙此,是孔颖达所见《汉志》本如此。今本《汉志》作晋武公,误。观郦氏前《浍水注》已引《诗谱》迁绛之文。则此亦必据《诗谱》成侯徙曲沃,今此《注》作武公,当是後人又据误本《汉志》改之,又《汉志》不系于左邑,而系于闻喜,尤误 勃氏移此十二字于左邑,则精审之至矣。再考:《左传》是桓叔封曲沃,《诗谱》是穆侯由曲沃徙翼,《史记》是武公自曲沃并翼,《诗·唐风·正义》言之最悉。全氏不言穆侯自曲沃徙翼,而言穆侯自晋阳徙翼,不言武公自曲沃并翼,而言武公自翼徙曲沃,全无证据。赵氏亦引之,不可解也。)
秦改为左邑县,
(会贞按:《汉志》闻喜,《注》引应劭曰,故曲沃也,秦改为左邑。)
《诗》所谓从子于鹄者也。
(会贞按:见《唐风·扬之水》篇毛《传》,鹄,曲沃邑也。)
《春秋传》曰:下国
(守敬按:《左传》,狐突适下国。)
有宗庙谓之国,在绛曰下国矣,即新城也。
(守敬按:《左传》杜《注》,下国,曲沃新城,非绛也。《史记·晋世家·集解》引服虔曰,晋所灭国,以为下邑。一曰曲沃有宗庙,故谓之国,在绛下,故曰下国 勃氏当云,在绛下,曰下国矣,即新城也。今脱一下字,竟以绛为下国,不可通矣。或谓成六年,晋人谋去故绛,杜《注》,晋复命新田为绛。是新田亦可称绛。余谓不然,谓新田为绛,在成六年迁都之後,不得以称之僖十年也。)
王莽之洮亭也。涑水自城西注,水流急?,轻津无缓,
(会贞按:《诗·唐风·扬之水》郑《笺》,激扬之水,波流湍疾。)
故诗人以为激扬之水,言不能流移束薪耳。
(会贞按:《王风》、《唐风》并有《杨之水》篇。《王风·扬之水》,不流束薪,郑《笺》,激扬之水,至湍迅而不能流移束薪 勃氏本用《唐风》而忽引《王风·笺》当是记忆之误。)
水侧即狐突遇申生处也。《春秋传》曰:秋,狐突适下国,遇太子,太子使登仆,
(朱作登仆使,《笺》曰:宋本作使登仆,戴、赵改。守敬按:《大典》本作使登仆。)
曰:夷吾无礼,吾请帝以畀秦。对曰:神不歆非类,君其图之。君曰,诺。请七日见我于新城西偏。及期而往,见于此处。
(会贞按:《左传·僖十年》文。)
故传曰:鬼神所凭,有时而信矣。
(沈氏云:杜《注》文。)
涑水又西,迳王官城北。城在南原上,
(朱脱城字,全、赵、戴增。)
《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四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故有河曲之战,
(会贞按:文十二年,河曲,《释例》,河东蒲坂县南。)
是矣。今世人犹谓其城曰王城也。
(守敬按:《左传·文三年》,秦伯伐晋,济河,取王官及郊。杜《注》,晋地。成十三年所云俘我王官,即指此事。故郦《注》惟著王官城於此,在今闻喜县南。而《元和志》虞乡县下云,王官故城在县南二里,引《左传·文三年》取王官;闻喜县下云,王官故城在县南十五里,引《左传·成十三年》俘我王官,是分为二地。《括地志》又谓在猗氏县南二里。)
又西南过安邑县西。
(守敬按:两汉、魏、晋,县并属河东郡,後魏改为北安邑,属河北郡。在今夏县西北十五里。)
安邑,禹都也。
(守敬按:《汉志》,夏禹自平阳徙都安邑,後徙晋阳。)
禹娶涂山氏女,
(互见《淮水注》。)
思恋本国,筑台以望之,今城南门台基犹存。
(守敬按:《寰宇记》引《十三州志》,禹娶涂山氏云云,与《注》文略同。又引夏静《与洛下人书》曰,安邑涂山氏台,俗谓之青台,上有禹祠。)
余按:《礼》
(《礼器》。)
天子诸侯台门,隅阿相降而已,未必一如书传也。故晋邑矣,春秋时,魏绛自魏徙此。
(魏详《河水注》。会贞按:《史记·魏世家》,武子治于魏,悼子徙治霍,魏绛徙治安邑。《索隐》引《系本》同。《汉志》安邑下则云,魏绛自魏徙此。《注》于《汾水》篇不言徙霍事,此直言魏绛自魏徙此,盖不从《史记》、《系本》之说,而专从《汉志》。)
昔文侯悬师经之琴于其门以为言戒也。
(朱《笺》曰:刘向《说苑》,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曰,使我言而无见违。师经援琴而撞文侯,中旒,溃之。文侯将烹经。经曰,尧、舜惟恐言之而人不违,桀、纣惟恐言之而人违之,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令悬琴于城门,以为寡人戒。)
武侯二年,又城安邑,
(守敬按:见《史记·魏世家》。)
盖增广之。秦使左更白起取安邑,置河东郡。
(朱,秦下有始皇二字。守敬按:《史记·白起传》,取安邑事在昭王十四年,此始皇二字衍,盖浅人习闻始皇分天下为郡,遂意增二字,而不知起事在其先也。然考《秦本纪》云,昭王二十一年,左更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则二十一年乃实有其地。故全祖望《汉志稽疑》,谓二十一年置河东郡。两汉、魏、晋郡并治安邑,後魏徙。)
王莽更名洮队,
(朱队讹作阳。全云:洮阳当作洮队,乃臣君六队之一,今本《汉志》亦误,以《莽传》考之,则知善长所见之《汉书》已误。)
县曰河东也。有项宁
(赵作曼。)
都学道升仙,忽复还此,河东号曰斥仙。
(斥,朱作升,《笺》曰:王充《论衡》作项曼都,号曰斥仙。戴、赵改斥。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作斥,亦见《抱朴子》。)
汉世又有闵仲叔,隐遁市邑,罕有知者,後以识胆而去。
(朱《笺》曰:皇甫谧《高士传》云,闵贡,字仲叔,太原人,客居安邑。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其令闻之,敕吏常给焉。仲叔知而叹曰,我岂以口腹累安邑耶?遂去。守敬按:《东观汉记》、《後汉书·独行传序》载仲叔事略同。市邑当安邑之误,识胆二字不可解,疑当作识胆,谓识其人而赡给之也。)
涑水又西南,迳监盐县故城。
(朱《笺》曰:监,疑作?。赵云:非也。《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十一年,齐、韩、魏、赵、宋、中山五国共攻秦,至盐氏而还。徐广曰,盐,一作监。《括地志》云,盐氏故城,一名司盐城,在蒲州安邑县。《正义》云,掌盐池之官,因称氏。《寰宇记》解州安邑县下云,司盐城在县西二十里,盖汉司盐都尉治此,司即监也。监盐官亦见《三国志·卫觊传》,所谓盐,国之大宝,宜如旧置使者监卖是也。官居此城,故曰监盐城。下文《注》云,杜预曰,後罢尉司,分猗氏、安邑,置县以守之。盖晋初置县旋废耳。朱氏不审,改作?盐,大谬。董佑诚曰:在今安邑县西南十五里,即运城。)
城南有盐池,
(守敬按:《一统志》,在解州东二里,安邑县南十里。《盐池图考》,今池东西长五十五里,周一百四十四里。)
上承盐水,水出东南薄山,朱上作水,水下不重水字。《笺》曰:承下脱之字。赵云:按《通鉴》注引此,作上承盐水,水出东南薄山。全依改。戴改同。守敬按:《一统志》,盐水出夏县南中条山,一名白沙河,又名姚暹渠,又名巫咸河。董佑诚曰:《河水注》以中条山在蒲坂者为薄山,此为安邑之薄山,《河水注》所云通谓之薄山也。)西北流迳巫咸山北。
(守敬按:《隋志》,夏县有巫咸山。《寰宇记》,一名覆奥山。《县志》,一名瑶台山,亦中条之支阜。其左有巫谷,即白沙河水所出。孤峰峭拔,苍翠摩空。巫咸父子祠并在山麓。)
《地理志》曰:山在安邑县南。
(朱南讹作东,赵据原书改。全、戴改同。)
《海外西经》曰:巫咸国在女丑北,
(朱脱国字,赵据原书增,全、戴增同。)
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大荒西经》云: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分、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
(朱?分作盼,真作贞,礼作孔,《笺》曰:今《山海经》作?分,作真,作礼。戴改,赵云:礼本书作礼,形似孔字,然《寰宇记》引《注》文亦作孔字,是宋初本已然。守敬按:《海内西经》有巫A24。A24即?分也,有巫履,履即礼也,又有巫相,当即巫谢。)
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郭景纯《注》曰:言群巫上下灵山,采药往来也。
(守敬按:此《海外西经》巫咸国《注》文,郦氏移于此耳。此处郭《注》,但云群巫上下此山采之也 勃氏故意错综之,非误记。)
盖神巫所游,故山得其名矣。谷口岭上
(朱口讹作曰,《笺》曰:疑作口。戴、赵改。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作口。)
有巫咸祠,
(守敬按:《寰宇记》,巫咸祠在夏县东五里巫咸山下,即?皮臣也。)
其水又迳安邑故城南,又西流,注于盐池。
(董佑诚曰:今盐水自夏县南,迳安邑、解州之北。至虞乡北入五姓湖。水入盐池则盐不成,故障之不复入池。《注》云注于盐池,盖今昔悬殊也。)
《地理志》曰:盐池在安邑西南。许慎谓之盐监。
(戴从《说文》删盐字。守敬按:《说文》,?。盐池也 勃氏盖并说解盐字,故意增盐字。)
长五十一里,广六里,周百一十四里,从盐省,古声。
(朱无省字,《笺》曰:今许慎《说文》解?字云,?,盐池也,在河东,袤五十一里,广七里,周百十六里。从盐省,古声。赵增省字,戴并从《说文》改六为七,改四为六。守敬按:《御览》八百六十引作袤五十一里,广六里,周百一十四里,与此注合。而《左传·正义》、《後汉书》注所引,又与今《说文》合,当各仍之。)
吕忱曰:宿沙煮海谓之盐,
(朱讹作吕宿曰沈沙煮海谓之盐。赵云:吕忱作《字林》,当作吕忱曰,宿沙煮海谓之盐。戴作夙沙初作煮海盐。守敬按:《春秋地名考略》引与赵同,则赵订是也。戴盖本《说文》而改《说文》之宿沙为夙沙,不知《字林》未必尽同《说文》,且宿、夙通称,不必改也。《书钞》一百四十六引《鲁连子》,宿沙瞿子善煮盐。《路史後纪》四《注》引《世本》,夙沙氏煮海为盐,炎帝之诸侯。《御览》八百六十五引《世本》,宿沙作煮盐。宋衷曰,宿沙卫,灵公臣,齐滨海,故卫为鱼盐之利。)
河东盐池谓之?,
(朱?作解盐,全、赵同,戴改。守敬按:《穆天子传》六郭《注》,?,盐池,在河东解县。)
今池水东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
(会贞按:《文选·魏都赋》张《注》,东西六十四里,南北十七里。《郡国志》注引杨?期《洛阳记》,长七十里,广七里,与此《注》互有参差。段玉裁以为随代有变,是已。)
紫色澄氵亭,
(会贞按:《续汉志》注引杨?期《洛阳记》,水气紫色。潭而不流,(朱潭讹作浑,全、赵同,戴改。)
水出石盐,自然印成,
(会贞按:《通鉴》汉章帝元和三年《注》引此,印作即,以形近致误。《春秋地名考略》引,又作凝,亦臆改。王冀《洛都赋》,东有盐池,玉洁冰鲜,不劳煮氵?,成之自然。《御览》八百六十五引《广志》,河东有印成盐。)
朝取夕复,终无减损,惟水暴雨澍,甘潦奔?。
(戴水上增山字,暴下增至字,甘作潢。会贞按:《通鉴》注引作惟山暴雨,澍甘泽,潢潦奔逸。)
则盐池用耗,故公私共?曷水径,防其淫滥,故谓之盐水,
(戴删故字。)
亦为?曷水也。
(戴亦下增谓之二字,删也字。)
故《山海经》
(戴删故字。)
谓之盐贩之泽也。
(会贞按:详上。)
泽南面层山,天岩云秀,池谷渊深,
(朱《笺》曰:池一作地。戴、赵改地。戴泉改渊。)
左右壁立,间不容轨,谓之石门,路出其中,名之曰白径,
(朱作名之曰径。《名胜志》改径作陉,亦非。赵云:解州有白径岭,路通陕州太阳津渡,《志》云,由檀道山陡径,出白径岭,趋陕州,即石门百梯之险,《注》所云名之曰径者也。会贞按:《隋志》,虞乡县有白径山。《元和志》,解县通路,自县东南逾中条山出白径,趋陕州之道也,名白径岭。《一统志》,白径岭在解州东南十五里,中条之别岭,则《注》脱白字无疑,今增。)
南通上阳,
(上阳详《河水注》。)
北暨盐泽。
(朱暨讹作?,全、赵、戴改。)
池西又有一池,谓之女盐泽,
(会贞按:《新唐志》,解县有女盐泽。《元和志》,女盐池在解州西北三里。《方舆纪要》,在解州西北十五里,亦曰硝池。)
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
(会贞按:《元和志》同。)
在猗氏故城南。
(会贞按:两汉、魏、晋、後魏并属河东郡,在今县南二十里。)
《春秋·成公六年》,晋谋去故绛,大夫曰:郇瑕地沃饶近?。
(朱作盐,《笺》曰:《左传》作?。全、赵、戴改 波瑕详下。会贞按:《春秋》以下,《左传》文。)
服虔曰:土平有溉曰沃,
(会贞按:《周语》韦《注》亦云,有溉曰沃。)
?,盐也。
(朱作盐?也,赵同。守敬按:正文作近?,则此盐?字当乙转,赵改正文而此仍朱本,何耶?全、戴作?盐池也,亦非。杜《注》,?,盐也,与服同。)
土人乡俗,
(戴删人乡二字。)
引水裂沃麻,
(朱《笺》曰:裂字疑衍。全云:当衍水字。赵依删。戴作裂水沃麻。)
分灌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盐,
(会贞按:《元和志》,俗言此池亢旱,盐即凝结,如逢霖雨,盐则不生。)
即所谓咸鹾也,
(朱咸讹作盐。戴改。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作咸,《曲礼》,盐曰咸鹾。)
而味苦,
(会贞按:《元和志》,盐味少苦,不及县东大盐池。)
号曰盐田。
(守敬按:疑当作?田。《周礼》,盐人供其苦盐。杜子春读苦为?,是其证。会贞按:《述异记》下,盐田在河东郡,有一大泽,泽中产盐,引水沃之,则自成,号曰盐田,取之无尽,不沃则无也。)
盐?之名,始资是矣。本司盐都尉治,领兵一千馀人守之。
(会贞按:《御览》一百六十三引《太康地志》,安邑有司盐都尉,别领兵五千人,与此兵数有异。又《魏书·长孙道生传》,曾孙稚。因有诏废盐池税,上表曰,昔高祖创置盐官,而加典护,非为物而竞利,恐由利而乱俗也。臣辄符司盐都尉,还率所部,依常收税,更听後敕。此魏置兵以守之证也。)
周穆王、汉章帝并幸安邑而观盐池。
(会贞按:《穆天子传》六,至于?。《後汉书·章帝纪》,元和三年,幸安邑,观盐池。)
故杜预曰:猗氏有盐池,
(会贞按:此《左传·成六年》注文。)
後罢尉司,分猗氏、安邑,置县以守之。
又南过解县东,又西南,注于张阳池。
涑水又西,迳猗氏县故城北。
(县详下。)
《春秋·文公七年》,晋败秦于令狐,至于刳首,先蔑奔秦,士会从之。
(守敬按:《左传》文。)
阚る曰:令狐即猗氏也。刳首在西三十里。
(守敬按:杜《注》,令狐在河东,当与刳首相接。不如阚说之核。《括地志》,令狐故城在猗氏县界十五里,唐猗氏即今县治。)
县南对泽,
(守敬按:泽谓女盐泽,上云,泽在猗氏故城南,是也。)
即猗顿之故居也。《孔丛》
(《陈士义》)
曰: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朱作?,《笺》曰:当作?。《齐民要术》曰:五?者,牛、马、猪、羊、驴五畜之?,畜?则速富之术也。《字林》云,牝,北牛也。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并作?。《史记·货殖传·集解》引《孔丛》同。)于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富于猗氏,故曰猗顿也。
涑水又西迳郇城,《诗》云:郇伯劳之,
(守敬按:《曹风·下泉》篇文。)
盖其故国也。杜元凯《春秋释地》云,今解县西北有郇城。
(守敬按:《释例》小国地内文。解县故城详下。)
服虔曰:郇国在解县东,郇瑕氏之墟也。
(按《路史·国名纪》六引服同。《释例》晋地,郇、郇瑕氏,二名,古国名。)
余按《竹书纪年》云:晋惠公十有五年,
(朱五作四,沈氏曰:是十四年。赵、戴改。守敬按:此《左氏》之误,辨见《河水注》。)
秦穆公率师送公子重耳,围令狐,桑泉、臼衰,
(令狐详上。桑泉、臼衰,并详下。)
皆降于秦师。
(朱于讹作焉,赵改於云:篆近致讹。戴改于。)
狐毛与先轸御秦
(全云:狐毛与子犯,兄弟并从文公,其父突以此死,如何反为子圉御秦师耶?《竹书》之谬,甚矣。董??曰,其时晋将为吕却。守敬按:此事不可解,然《竹书》毛尾错出,当是狐毛之族留于晋者,非狐毛也。吕甥冀芮帅师,见《晋语》四。)
至于庐柳,
(守敬按:《晋语》韦《注》,庐柳,晋地,今猗氏县西北有庐柳城。)
乃谓秦穆公使公子絷来与师言,
(朱《笺》曰:宋本无乃谓二字。赵云:二字宜存,《笺》说非。守敬按:明范钦本《纪年》亦无乃谓二字,则无二字,是也。)
退舍,次于郇,
(守敬按:今本《竹书》脱退舍二字。《晋语》韦《注》,晋退师听命也。)
盟于军。
(守敬按:事在《左传·僖二十四年》,与此互有详略。)
京相?《春秋土地名》曰:
(朱曰字讹在春字上,全、赵、戴改。)
桑泉、臼衰,并在解东南。
(守敬按:杜《注》,桑泉在解县西,解县东南有臼城。释桑泉与京异,释臼衰同。)
不言解,明不至解可知。
(守敬按:高士奇云,不言解者,秦师未至於解也。)
《春秋》之文,与《竹书》不殊,
(守敬按:谓《左传》亦不言解。)
今解故城东北二十四里有故城,在猗氏故城西北,乡俗名之为郇城。
(守敬按:《括地志》,郇城在猗氏县西南四里,即猗氏故城之西北。)
考服虔之说,又与俗符,
(守敬按:服言在解东,俗所指则在解东北,谓之符者,以东可以该东北也。)
贤于杜氏单文孤证矣。
(守敬按:董增龄《晋语》疏,怀公遣距重耳之师,由东向西,今听秦伯纳重耳之命,故退而东还,由庐柳越解而东,则郇当在解东。若如杜氏之言,郇在解西北,则当言晋师进及郇,不当言退矣。服义优於杜也。说极明透 勃意盖以杜言解西北,既与情事不符,且无他证,故不取。)
涑水又西南,迳解县故城南。
(守敬按:两汉、魏、晋县并属河东郡,後魏改为北解,仍属河东郡,在今临晋县东南十八里。)
《春秋》,晋惠公因秦返国,许以河外五城,内及解梁,即斯城也。
(守敬按:见《左传·僖十五年》杜《注》,解梁城,今河东解县也。详下。)
涑水又西南迳瑕城,
(朱作涑川,《笺》曰:川当作水。全、赵、戴改。董佑诚曰:《注》引京相?曰,解县西南五里。当在今临晋县南。城下当脱南字。)
晋大夫詹嘉之故邑也。
(守敬按:僖三十年,许君焦、瑕,今本杜《注》,焦、瑕,晋河外五城之二邑,而未实指其地。文十三年,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杜《注》,赐其瑕邑,令率众守桃林以备秦。亦不言瑕邑所在。文十二年,秦侵晋,入瑕。今本《左传》亦无《注》。《郡国志》解县下,有瑕城,《注》引杜《注》猗氏县东北有瑕城,此当是文十二年侵晋、入瑕《注》文。盖杜预所知者,只河内之瑕,并无河外之瑕。郦氏于许君焦、瑕下引京相?曰,河东解县西南五里,有故瑕城。而不引杜氏猗氏东北之说者,是郦氏故以示博采,非不见杜说也。又《郡国志》注引《晋书地道记》曰,《左传·文十三年》,詹嘉处瑕,在猗氏县东北。是河内之瑕,京、杜之外,别有典据,而不在河外,审矣。又成六年,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服虔曰,郇国在解县东,郇瑕氏之墟也。此尤瑕在河内之铁证。玩杜《注》所云,赐其瑕邑,令率众守桃林,是知令由河内帅众守河外,若谓瑕亦在河外,不加令帅众三字矣。因悟杜《注》河外五城之二邑有夺误。其原文当是河内外之二邑,其不注焦、瑕实地者,以焦在河外,别见宣二年之《注》,瑕在河内,亦别见文十二年之《注》,故不重出。浅人见僖十五年《左传》有赂秦伯河外列城五之文,遂于此三十年杜《注》删内字,增五城二字,以合《左传》。又见文十二年杜《注》,瑕在河内猗氏,与河外不合,复删之,证成其误。精核如顾炎武《日知录》亦为所惑,遂以郇瑕之瑕,非詹嘉所处,而于河外求瑕邑之地不可得,乃以湖县当之,谓瑕湖通用,附会显然。徐善《春秋地名考略》、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并以《水经注》河外之曲沃,当詹嘉所处之瑕。不思郦氏言以曲沃之官守之,因有曲沃之名,无瑕邑之目。即以《传》文核之,亦可知瑕之不在河外。僖十五年赂秦伯河外列城五,东尽号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是晋许赂秦河内外之地甚多,而未及焦、瑕者,焦包于五城之中,瑕包于解梁之内也。故烛之武但言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若焦、瑕皆在河外,烛之武不应遗河内之地。江氏永云,于河外举焦,河内举瑕,以二邑该其馀,是也。是焦、瑕河外二邑之说,非憔无明据,于烛之武立言之旨,亦失之矣。)
《春秋·僖公三十年》,秦、晋围郑,郑伯使烛之武谓秦穆公曰:
(朱脱穆字,全、赵、戴增。)
晋许君焦、
(焦见《河水》四陕县下。)
瑕,朝济而夕设版者也。
(守敬按,见《左传》。)
京相?曰:今河东解县西南五里有故瑕城。涑水,
(朱作川,《笺》曰:一作水。全、赵、戴改。)
又西南,迳张阳城东,
(《地形志》,北解县有张阳城。《括地形》,城在虞乡县西北四十里。在今虞乡县西。)
《竹书纪年》
(守敬按:今本《竹书》周襄王二十二年。)
齐师逐郑太子齿,奔张城南郑者也。
(朱张城讹作城张,下有阳字,《笺》曰:今《竹书》无阳字。赵、戴乙删。赵云;城张当作张城,《潜夫论》河东解县有东张城、西张城。守敬按:此事於《内》、《外传》、《史记》均无所见。)
《汉书》之所谓东张矣。高祖二年,曹参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孙?军东张。
(朱孙下衍林字,《笺》曰:《史记》无林字。戴、赵删。守敬按:《汉书》亦无林字,惟脱军字。当以此正之。《史记》有军字。)
大破之。
(守敬按:《汉书·曹参传》文。)
苏林曰:属河东,
(守敬按:《汉书》颜《注》引苏说同。)
即斯城也。
涑水又西南属于陂。陂分为二,城南面两陂,左右泽渚。东陂世谓之晋兴泽,
(会贞按:《史记·魏世家》,哀王十六年,秦拔我阳晋。《表》作晋阳,《纪年》同。《正义》引《括地志》,晋阳故城在虞乡县西三十五里。此东陂正在虞乡之西,世盖取晋阳之名,谓之晋兴泽、犹之西陂取张城,一名谓之张泽欤?)
东西二十五里,南北八里,南对坛道山。
(朱作盐道。守敬按:盐为坛之误。《山海经》注作坛。《御览》五十九引《山海经》注亦作坛,今订。《一统志》,坛道山在虞乡县西南。)
其西则石壁千寻,东则?溪万仞,方岭云回,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山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郭景纯云:世所谓盎浆也。发于上而潜于下矣。
(朱盎作鸯。全、赵、戴同。守敬按:《山海经》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甚寒而清,帝台之浆也。郭璞《注》,今河东解县南,坛道山上,有水潜出,停而不流,俗名为盎浆,即此类也。《寰宇记》引亦作盎浆,此鸯字无意义。郭《注》,停而不流,则盎字是。今订。郝懿行反据此文,欲改《山海经》注盎为鸯,大非。《虞乡县志》误作浆泉,在县南十二里,方山顶。)
厥顶方平,有良药。《神农本草》曰:地有固活、
(守敬按:固活,《本草》作姑活,一名冬葵子。《名医别录》曰,生河东。)
女疏、
(守敬按:《本草》无女疏,而有女菀之名,未知是否?)
铜芸、
(守敬按:《本草》,防风,一名铜芸,生川泽。)
紫菀
(守敬按:《本草》,紫菀,生山谷。吴普曰,一名青苑。)
之族也。是以缁服思玄之士,鹿裘念一之夫,代往游焉。路出北?,势多悬绝,来去者咸援萝腾?,
(《笺》曰:?,疑作?。赵云:?音吟。《说文》,山之岑?也。杜甫诗,挽葛上崎?,正是援萝腾?之意,《笺》说非。)
寻葛降深,于东则连木乃陟,百梯方降,岩侧縻锁之迹,仍今存焉,故亦曰百梯山也。
(守敬按:《隋志》,虞乡县有百梯山。《元和志》,坛道山,一名百梯山,在虞乡县西南十二里。山高万仞,跻攀者百梯,方可升降,故曰百梯山。)
水自山
(朱自讹作泉,全、赵、戴改。)
北流五里而伏,云潜通泽渚,所未详也。
(董佑诚曰:在今虞乡县南十二里方山顶。《注》云,潜通泽渚,盖即五姓湖矣。)
西陂即张泽也。西北去蒲坂一十五里,东西二十里,南北四五里,冬夏积水,亦时有盈耗也。
(董佑诚曰:今曰五姓湖,在永济县东南三十里,分属临晋、虞乡界。又此下董有涑水又西南流注于河,《左传》谓之涑川也十六字,曰,此条见《河水》下。《左传》涑川,杜《注》,涑水至蒲坂县入河。是晋时涑已入河,而《经》不言,故郦《注》补见于河水下。秦渡河伐晋,循涑川而至王官,正其道也。雷水在河北,与涑水隔山,《注》有脱文,遂上下互易,详见《河水》下。今涑水自绛州之绛县西,径闻喜县南,解州之夏县北。安邑县北,蒲州府之猗氏县南,临晋县南,虞乡县北,至永济县东南,入五姓湖。又西南入河。守敬按:《水经》叙涑水至张阳池而止。《注》亦至张阳池而止,皆不详其下流。而《河水经》雷首下,有又东涑水注之之文,《注》水出河北县雷首山,直与张阳池相接,是两涑水本为一水无疑。其划断为二者,或是伏流,或是後世湮塞,而张泽之水,遂于蒲坂入河。互详《河水注》董氏补涑水又西南流注于河,《左传》谓之涑川也十字字赘矣。)
○文水
文水出大陵县西山文谷,
(董佑诚曰:今文水有二源。一出孝文山後,名浑谷水。一出刘王?军山,名西谷水。流至榆城,合浑谷水。孝文山在交城县西北一百六十里。刘王?军山在交城县西北一百九十里。榆城在交城县西北一百三十里。会贞按:刘王?军山在孝文山东北数十里左右,大陵县之西北。《经》称水出大陵西山,则但以出孝文山者为其源也。董氏未指实。)
东到其县,屈南到平陶县东北,
(守敬按:此不言过而言到,与洞涡水《经》言到晋阳县南同,是为变例。)
东入于汾。
文水出文谷,东迳大陵县
(县详《汾水注》。)
故城西,
(朱无出文谷东四字,全、赵、戴同。赵云:善长不纪文水之所出,而云迳大陵县故城西,盖率笔也。守敬按:此是传钞脱出文谷东四字耳,今补正。《寰宇记》,出交城县西南文谷。大陵故城在文水县北十三里。董佑诚曰,《地形志》:太原郡受阳有大陵城、文谷水。是魏移受阳至汾西而省大陵也。)
而南流,有泌水注之。
(守敬按:《隋志》,文水县有泌水。《方舆纪要》,在文水县北八里。《寰宇记》谓之神福泉。)
县西南山下,
(赵县上增水出二字。守敬按:《寰宇记》引此作泌水出大陵县西南山下,乃钞变《注》文,赵据增水出字,非也。)
武氏穿井给养,井至幽深,後一朝,水溢平地,
(朱地讹作流,赵据《名胜志》改。全、戴改同。)
东南注文水。
又南,迳平陶县之故城东,
(守敬按:两汉、魏、晋、後魏并属太原。後魏陶改遥。《太原府志》,在文水县西南二十五里,今在平陶东。)
西迳其城内,南流出郭。
(董佑诚曰:平陶以下,《经》、《注》不合。详《原公水》下。)
王莽更曰多穰也。
文水又南,迳县,
(董佑诚曰:此後魏平遥县也。《元和志》,後魏改平遥县。後西胡内侵,迁居京陵塞 勃氏时尚未徙治京陵,故县在汾水之西,汉平陶城之南也。《注》不言迳县之东西,今无考。会贞按:上已言迳城内南流出郭,则此南迳物是迳县境,不得复言迳东西也。)
右会隐泉口,水出谒泉山之上顶。
(朱脱出字。《笺》曰:谢光申云,出谒泉山之顶上。赵增出字,云:上顶字不误。全、戴增同。守敬按:《御览》六十四引此有出字。《隋志》,隰城县有隐泉山。《括地志》,谒泉山一名隐泉山,在隰城县北四十里。《一统志》,山在汾阳县北,文水县西南。)
俗云:?雨愆时,是谒是祷。
(守敬按:《御览》六十四引同,而《御览》四十五引作谒祷是应。)
故山得其名,非所详也。其山石崖绝险,
(朱作石岸地险,《笺》曰:《御览》引此作石崖绝险。全改,赵、戴改。)
壁立天固,
(守敬按:固字误。《史记·仲尼弟子传·正义》、《御览》六十四引此文,见其不可通,遂删天固二字。窃谓固为表之讹,下云,崖半石室,去地五十馀丈,则此崖高百馀丈矣。)
崖半有一石室,
(朱半讹作平,《笺》曰:常作半。戴、赵改。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作半,《史记·正义》、《御览》引并同。)
去地可五十馀丈。爰有层松饰岩,列柏绮望。惟西侧一处,得历级升陟,顶上平地一十许顷。
(守敬按:《元和志》作千顷,误。《史记·正义》引同此。)
沙门释僧光
(守敬按:《高僧传》、《续高僧传》并不载释僧光其人,惟《高僧传》有帛僧光,终於剡之石城山,不闻有住谒泉山之事。)
表建二刹。泉发于两寺之间,东流沥石,沿注山下,又东,
(朱《笺》曰:又一作入。守敬按:《御览》引此作又。津渠隐没而不恒流,故有隐泉之名矣。两泽丰澍,则通入文水。
又南,迳兹氏县故城东,(县详《原公水》篇。)
为文湖,东西一十五里,南北三十里,世谓之西河泊,
(朱脱泊字。全、赵以《寰宇记》校增泊字。戴改河作湖。会贞按:《元和志》,文湖,一名西河泊,多蒲鱼之利。《寰宇记》同。《方舆纪要》,文水至汾州府东十五里,谓之西河伯。俱当有泊字之确证,而戴改河作湖,特因下文屡见湖字,故改河为湖,然不考《元和志》、《寰宇记》,是为疏矣。)
在县直东一十里,
(守敬按:《元和志》,在西河县东。)
湖之西侧临湖,又有一城,谓之猪城。
(《朱笺》曰:潴当作潴。赵云:按《尚书·禹贡》,大野既猪,又被孟猪之猪,俱不加水。《汉志》、《释文》并同。守敬按:《一统志》,在汾阳县东。)
水泽所聚,谓之都,亦曰猪,盖即水以名城也。
文湖水
(朱无水字,全、赵、戴同。守敬按:《通鉴》周赧王三十年,《注》引此湖下有水字,今增。)
又东,
(董佑诚曰:东下当脱南字。)
迳中阳县故城东。
(董佑诚曰:此魏、晋中阳县也。二《汉志》,中阳属西河郡。《元和志》,孝义本汉兹氏县地,曹魏移西河郡中阳县于今理。永嘉後省入隰城。後魏又分隰城,于灵石县东三十里置永安县。故郦氏谓之故城。又引《地道记》、《太康地记》,西河有中阳城也。《孝义县志》,以县西二十五里故城,当魏中阳城。以此《注》推之,当在县北。)
按:《晋书地道记》、《太康地记》,西河有中阳城
(朱城讹作县,今从赵、戴改。)
旧县也。
文水又东南流,与胜水合。水出西狐岐之山,
(戴改出西作西出。会贞按:不必改,说见《浊漳水》篇。《山海经》,狐岐之山,胜水出焉。《一统志》,山在孝义县西八十里。胜水,一名孝水。水自山东至县西,南北二川合流。董佑诚谓南川即胜水,北川即阳泉水也。)
东迳六壁城南,
(会贞按:《地形志》,显州治六壁城。《寰宇记》,六壁府在孝义县西八里,俗以城有六面,因以为名。董佑诚曰,今为孝义县西六壁村。)
魏朝旧置六壁于其下,防离石诸胡,因为大镇。
(守敬按:《御览》一百九十三引《郡国志》,後魏太平真君五年,讨胡于六壁。《魏书·高宗纪》亦云,和平元年,卫将军乐安王良督东雍、吐京,六壁诸军讨河西叛胡。又《唐志》汾州有六壁府,为府兵所居,则唐仍以六壁为重镇。)
太和中,罢镇,仍置西河郡焉。
(守敬按:《地形志》,西河郡,汉武帝置,晋乱,罢。太和八年复,治兹氏城。)
胜水又东,合阳泉水。水出西山阳溪,
(朱不叠水字,全、赵同,戴增。守敬按:《方舆纪要》,土京水出孝义县西南十五里土京谷,一名西阳水,即《水经注》之阳泉水也。)
东迳六壁城北,又东南流,注于胜水。胜水又东,迳中阳县故城南,
(朱无县字,全、戴同,赵增。)
又东合文水,文水又东南,入于汾水也,
(董佑诚曰:今文水在文水县东入汾,与《注》所称异,详《原公水》下。)
○原公水
原公水出兹氏县西羊头山。
(会贞按:《一统志》,原公水,一名壶溪水,又名马跑泉。源出白彪山麓,山在汾阳西二十五里。又云,羊头山在汾阳县西北十五里。是白彪、羊头,当连麓而异名。)
东过其县北。
县故秦置也。
(守敬按:各地志皆不言兹氏秦置,春秋、战国亦无兹氏地名。惟《魏策》有兹公原。《注》云,未详 勃氏言秦置,必有所本,而今不可考矣。两汉属太原郡,魏为西河郡治,晋、後魏曰隰城,仍为郡治,今汾阳县治。)
汉高帝更封沂阳侯婴为侯国,
(全云:沂阳是夏侯婴初封,而食邑兹氏,非封国也。更封是汝阴。会贞按:《史记·夏侯婴传》作祈阳,《集解》引徐广曰,祈一作沂。《汉书》作沂。赐食祈阳,益食兹氏,。全说稍未合。)
王莽之兹同也,魏黄初二年,分太原,复置西河郡,
(守敬按:前汉西河郡治平定,後汉移治离石,後废。《元和志》黄初二年,于汉兹氏县,复置西河郡。)
晋徙封陈王斌于西河,
(守敬按:《晋书》,斌附任城《王陵传》。)
故县有西河恭王司马子盛庙。
(朱无分太原至故县有二十字,全、赵同,戴增。戴依《晋书》斌本传,改恭作缪,改盛作政,详见後。)
碑文云:西河旧处山林,
(守敬按:《後汉书·顺帝纪》永和五年,羌寇为害,徙郡治离石。《注》云,西河本治平定。)
汉末扰攘,百姓失所。
(守敬按:《元和志》,汉末大乱,匈奴侵边,郡遂荒废。)
魏兴,更开疆宇,分割太原四县,以为邦邑。
(全云:西河本汉郡,建安之乱,空荒其土。黄初复立,而割太原之地以隶之。考《晋志》,太原郡统县十三,皆汉之旧,所少者界休、兹氏、虑?三县。碑云,分割四邑,盖破三为四也。《晋志》,西河郡统县四,离石、隰城、中阳、介休,其三县又皆是汉西河郡故县名,盖以此三县之名加之兹氏,虑?之地耳。守敬按:全氏谓碑盖破三为四,亦意度之辞。魏之西河郡,当有兹氏、界休、虑?,馀一县无考。晋之西河属县,未必与魏悉同,果尔则只当云割太原之兹氏,何云四邑耶?)
其郡带山侧塞矣。王以咸宁四年
(戴依《晋书》斌本传改四作三,见後。)
改命爵士,其年
(戴依斌本传,改其作明,见後。)
十二月丧。国臣太农阎崇,离石令宗郡等二百三十四人,刊石立碑,以述勋德,碑北庙基尚存也。
(赵云:按此碑文,多与史异。《晋·宗室传》无司马子盛其人者。《晋书》云,西河缪王斌,字子政,魏中郎。武帝受禅,封陈王,三年改封西河。咸宁四年薨。其薨年与碑同,而改封之岁,碑在四年,《传》在三年。《传》云字子政,碑云子盛。《传》云谥缪,碑云谥恭。善长亲见其碑,当是史误。守敬按:《一统志》,司马斌墓在汾阳县西七里许,一名陈王墓。
又东入于汾。(赵云:按原公水即《洞涡水》篇《注》之原过水。《魏书·地形志》所谓出原过祠下者也。善长盖失於分疏,误。董佑诚曰:今原公水分?溉田,下流入汾。赵氏谓原公水即原过水,善长失于分疏。误。)
水注文湖,不至汾也。
(董佑诚曰:按《文水》、《原公水注》,与《经》异。以今水道证之,则又与《经》合,而与《注》异。《经》言文水止于平陶,原公水迳入于汾。《注》言文水至兹氏县东为文湖,东南注于汾水。原公水注文湖,不至汾。今文水至文水县之东入汾,不入古兹氏境,而汾阳亦无复有文湖。原公水、胜水皆迳入汾,并与《经》合。推校其故,由汾水有迁徙,故诸水皆有变更。《元和志》文水县下云,城甚宽,大约三十里。汾水经县东十五里。文水,自交城县界流入,经县西,又南入隰城县界。西河县下云:隰城县,上元元年改为西河县。文湖在县东十里,多蒲鱼之利。是唐时文水与郦《注》正同也。《一统志》,文水故城在今县东十里。宋元符间,因水患徙。此宋时汾水西徙之证。《太原府志》,汾水旧西南流入汾阳县界。明代东徙,南流入平遥县界,是明以前汾水益西,今乃稍东也。汾水既西,文水下流皆为所夺,故迳自文水县东入汾,不复南注,文湖既湮,而原公水、胜水亦独流注汾。《经》所言者,汉、魏之文水,《注》所言者,後魏至宋初之文水,而宋以来之文水,又近於《经》而异於《注》也。又按《元和志》言,文水城中种水田。《新唐志》,文水有栅城渠、甘泉渠、荡沙渠、灵长渠、长亩渠,俱引文谷水,溉田既多,则水皆入田,故道之湮,或由此欤?)
○洞涡水
洞过水出沾县
(县详《清漳水注》)
北山。
(朱过作涡,赵同,戴改,下同。守敬按:残宋本《经》、《注》并作过,《大典》本,黄本过、涡错出,吴本尽改涡而朱沿之。盖本作过,传钞或变为涡也。观《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注》,引此作过,唐光化二年又作过可证。《地形志》,同过水出木瓜岭,一出沾岭,一出大廉山,一出原过祠下,五水合道,故曰同过。准以地望,惟沾岭在沾县北,木瓜、大廉,并在沾县西。原过祠尤远,在西北榆次县境,皆与沾县北山不合。且出木瓜、大廉、原过祠之水,郦氏各标其名,以为入洞涡,则魏收曲为解说,非此水之本义也。《一统志》,陟泉山在乐平县西四十里,洞涡水出其西。)
洞过水出乐平县西北。
(朱无此九字,赵、戴同。守敬按:突言其水西流,不叙水源,郦氏无此例。守敬按:《初学记》八引《水经注》有此句,今补。乐平县详《清漳水》篇。《元和志》,此水出沾县北山,沾即今乐平县也。水经县西南二十五里,入汾水。)
其水西流,与南溪水合。水出南山,
(守敬按:水当在今寿阳县南。)
西北流注洞过水。又西北,黑水西出山,
(全、赵作出西山。)
三源合舍,
(朱讹作三合源舍。《笺》曰:谢云,宋本作合三源,无舍字。戴改三源合舍。赵据《名胜志》引此改同,而以《笺》说为非。守敬按:明抄本作三原合舍。)
同归一川。
(董佑诚曰:黑水出今寿阳县西北七十里西山。又有龙门河,在寿阳县西北三十里。寿水在寿阳县南二里,俱入黑水。盖龙门河为西源,寿水为东源也。会贞按:《方舆纪要》,黑水源出寿阳县西四十里黑水屯阝之西山。三源合流,则不以寿水充数。)
东流南屈,迳受阳县故城东。
(朱脱迳字。赵据孙潜校增,全、戴增同。董佑诚曰:《地形志》,太原郡受阳有大陵城,中都有寿阳城,是魏移晋受阳于大陵,又移中都于榆次,以受阳入之也。《元和志》言,隋于受阳故城别置受阳县,即今县也。方志皆以今寿阳城即唐城,然《注》言黑水迳其东,今乃迳其西,或唐以後更徙治欤?)
按《晋太康地记》,乐平郡有受阳县。
(守敬按:《晋志》作寿阳。《地形志》,中都有寿阳城,亦指晋县城言,寿、受通。)
卢谌
(字子谅,《晋书》附《卢钦传》。)
《征艰赋》所谓历受阳而总辔者也。
(《征艰赋》今不传。)
其水西南入洞过水。
(戴西上增又字。)
又西,蒲水南出蒲谷,
(董佑诚曰:《一统志》,涂水在榆次县南,有二。一曰大涂水,出和顺县八缚岭,西北流至县东南十五里,入洞涡水。一曰小涂水,源出鹰山,西流入大涂水。按《水经注》,涂水入洞涡,在原过水之下,今此水反在原过水上,盖《水经注》所谓涂水,即今金水河,而此实蒲水也。按,涂、蒲音近,此俗传之误。)
北流注于洞过水。
(朱注下有之字,涡下无水字。全、赵同。戴删于字,增水字,以注之断句,而以洞涡水三字下属。会贞按:皆非也。朱盖讹水为之,而错入注字下也。今订。)
又西与原过水合,近北,便水源也。
(朱讹作迳北便水流也,《笺》曰:迳,旧本作近。孙潜曰:流疑当作源。戴改近,改源,赵同。会贞按:黄本作近,《大典》本、明抄本作原。水当在今榆次县东。)
水西阜上有原过祠,
(朱《笺》曰:《史记》,赵襄子南并智氏,北有代,遂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霍泰山祠祀。《括地志》云,三神祠今名原过祠,在霍山侧。守敬按:此祠专祀原过,而《括地志》之原过祠,则本三神祠,且在霍山侧,非《注》所指之地。朱率意引之,失考。《地形志》,中都县有原过祠。《元和志》,在榆次县东九里,俗名原公祠。)
盖怀道协灵,受书天使,
(详《汾水注》。)
忧结宿情,传芳後日,栋宇虽沦,攒木犹茂,故水取名焉。
(朱故下衍层毖二字,全、赵同,戴删。)
其水南流,注于洞过水也。
西过榆次县南,又西到晋阳县
(县详《汾水注》)
南。
(守敬按:变过作到,恐仍当作过。)
榆次县,
(守敬按:两汉、魏、晋、後魏并属太原。今榆次县治。)
故涂水乡,晋大夫智徐吾之邑也。
(赵据《汉志》改涂作涂,下涂阳同。全、戴依改。守敬按:此《汉志》榆次下文,作涂。《左传·昭二十八年》,智徐吾为涂水大夫,则作涂,此《注》不误。《一统志》,涂水城,在今榆次县西南二十里。)
《春秋·昭公八年》,晋侯筑?祁之宫,
(?祁宫详《浍水》篇。)
有石言晋之魏榆。
(守敬按:《左传》文。)
服虔曰:魏,晋邑。榆,州里名也。
(朱邑作也,《笺》云:宋本作邑。全、赵、戴改。守敬按:明抄本作邑。《释文》引服云,魏,邑也。榆,州里名。孔《疏》引同。杜《注》则云,魏榆,晋地。)
《汉书》曰榆次,
(守敬按:此指《地理志》榆次县。)
《十三州志》以为涂阳县矣,
(守敬按:张澍辑《十三州志》,失采此条。涂阳县无考,当是东汉安、顺以後,旋置旋废者。)
王莽之太原亭也。
(守敬按:二句先後当倒转,词意方顺。《注》中往往有此,後不复出。)
县南侧水有凿台,
(守敬按:《续汉志》,榆次县有凿台。《元和志》,在县南四里,今台为洞过水所侵,无复遗迹。)
韩、魏杀智伯瑶于其下,刳腹绝肠,折颈摺颐处也
(朱颈讹作头,摺讹作揩。赵据《寰宇记》引改。全、戴改同。《卮林》曰:《史襄子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乃知漆头之谑,实报灌首之辱。诸家解同虎子,已属?言。而《水经注》曰,韩、魏杀智伯,刳腹绝肠,折颈摺颐,盖所未闻。寻《史记》及《新序》,载黄歇上秦王书曰,智氏信韩、魏,从而伐赵,韩、魏叛之,杀智伯瑶于凿台之下。又曰,韩、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秦者十世,社稷坏,宗庙隳,刳腹绝肠,折颈摺颐,身首分离,暴骨于草泽。此春申极言韩、魏之怨秦,而郦氏误以为智伯见屠之酷,可谓疏卤矣。守敬按:《史记·春申君传》,昔智伯见伐赵之利,而不知榆次之祸。又曰,韩魏杀智伯瑶于凿台之下。故马彪谓榆次有凿台,郦氏亦沿其说,但此别一台,非凿以灌晋阳者。考《国策》高《注》云,凿台,晋阳下台名。凿地作渠以灌晋阳城,因聚土为台,而止其上,故曰凿台。既言晋阳下台,又言凿池灌晋阳,则台与晋阳近,若台在榆次,去晋阳颇远。且古言以汾水灌晋阳,未有言以洞涡水灌晋阳者。况洞涡水入汾在晋阳南二十馀里,又与晋阳中隔汾水,其不能凿以灌晋阳明甚。则高氏所称,与当日情事尤合。古书参错,郦氏置高说不论,亦失于审慎。别详《晋水》篇。)
其水又西南流,迳武观城西北。
(戴观作灌。守敬按:戴本《晋书·载记》。《太原府志》,武观城在今榆次县西南二十里,陈侃村,一名武馆城。)
卢谌《征艰赋》曰:迳武馆之故郛,问厥涂之远近。
(朱涂讹作堕,全、赵、戴改。守敬按:此又以观作馆,古通。)
洞过水又西南为淳湖,谓之洞过泽,
(朱泽讹作津,赵并讹涡为湖,戴改,全改同。董佑诚曰:今分渠日多,不复成泽。)
而涂水注之。
(戴改而作泽南二字,全改同。)
水出阳邑县东北大?兼山涂谷。
(朱无县字。全、赵、戴同。会贞按:准以通例,邑下当有县字,盖浅人不知阳邑为县名,疑既称邑,复称县,为复而删之,今增。两汉、魏、晋、後魏县并属太原,在今太谷县东。董佑诚曰:《一统志》,金水河即涂水。出今太谷县东北大塔山。则大塔山即大?兼山,魏收所谓大廉山。《地形志》又称阳邑有徐水,即涂水之误。)
西南迳萝蘑亭南,
(朱蘑作磬,《笺》曰:谢云,一本作萝蘑亭。赵改云:《寰宇记》,萝蘑亭,俗名落漠城,蘑字是也。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作蘑。《元和志》,萝蘑亭在太谷县西北十九里。摩与蘑音同。《太原府志》,在太谷县西北十九里,秦王剪伐赵所筑,今名登丰村。)
与蒋谷水合。水出县东南蒋溪。
(守敬按:《魏书·灵徵志》,正光三年,并州静林寺僧,在阳邑城西橡谷掘药。又《地形志》,沾有豫水,出得车岭,西北入汾。豫为橡之讹。合观二书,是魏蒋谷水又有橡谷水之称矣。《元和志》,蒋谷水,今名象谷水,源出太谷县东南象谷。《一统志》,橡谷水,源出榆社县恤张岭。)
《魏土地记》曰:晋阳城东南一百一十里,至山,有蒋谷大道,度轩车岭,通于武乡。
(会贞按:《地形志》沾县下作得车岭,得为轩之误。《新唐志》武乡县北有昂车关,昂又轩之异文。武乡县详《浊漳水注》。)
水自蒋溪西北流,西迳箕城北。
(守敬按:《太原府志》,城在今太谷县东三十五里。)
《春秋·僖公三十三年》晋人败狄于箕。
(守敬按:此《经》文晋人上,当有《经书》二字。)
杜预《释地》曰:城在阳邑南。
(守敬按:《释例》,晋地内,太原阳邑县南,有箕城,此钞变其辞。)
水北即阳邑县故城也。
(董佑诚曰:《元和志》,太谷县,本汉阳邑,今县东故城是也。後魏景明复置阳邑县,即今县也。是後魏徙治之证。守敬按:以箕城证之,县故城当在今太谷县东北三十馀里。)
《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九年,
(守敬按:今本《竹书》周显王七年。)
与邯郸榆次、阳邑者也。王莽之繁穰矣。蒋溪又西合涂水,乱流西北,入洞过泽也。
(董佑诚曰:今象谷水西北流至徐沟县界,入洞涡水。)
西入于汾,出晋水下口者也。
(全、赵此七字改《注》。董佑诚曰,非也。今洞涡水俗名小河,自乐平县西,迳寿阳,榆次,至徐沟县西北入汾。)
刘琨之为并州也,刘曜引兵邀击之。
(朱曜作渊,全、戴改曜。)
合战于洞涡,即是水也。
(赵云:按《晋书》,刘曜攻晋阳,刘琨使张乔拒之,战于武灌,乔败死。晋阳太守高乔等皆降。琨屯榆次,与左右数十骑,携妻子奔赵郡,遂如常山 勃以为琨与刘渊战,误。)
○晋水
晋水出晋阳县西悬瓮山。
(朱悬作县,瓮作壅,《笺》曰:孙云,壅,《山海经》作雍,注音瓮。赵改瓮云:县,古悬字 舱当作瓮。《方舆纪要》,悬瓮山腹,有巨石如瓮,亦曰汲瓮山。盖起象斯形,壅是壅塞之义,为误无疑。戴改悬瓮。)
县,
(守敬按:两汉、魏、晋、後魏县并属太原,即今太原县治。)
故唐国也。
(会贞按:《汉志》,晋阳故《诗》唐国。《括地志》,故唐城,在晋阳县北二里。《城记》云,尧筑也。)
《春秋左传》称,唐叔未生,其母邑姜梦帝谓己曰:余名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之参。及生,名之曰虞。
(会贞按:昭元年文。)
《吕氏春秋》
(《重言》)
曰:叔虞与成王居,王援桐叶为?,以授之,曰:吾以此封汝。虞以告周公。周公请曰:天子封虞乎?王曰:余戏耳。公曰:天子无戏言。时唐灭,乃封之于唐。
(守敬按:《史记·晋世家》,以周公为史佚。)
县有晋水,後改名为晋。
(孙氏按:《毛诗谱》,叔虞子燮父,以尧虚南有晋水,改曰晋侯。)
故子夏叙《诗》称此晋也,而谓之唐,俭而用礼,有尧之遗风也。
(守敬按:《唐风·蟋蟀》篇叙文。)
《晋书地道记》及《十三州志》并言,晋水出龙山,
(会贞按:二书本《淮南》,见下。)
一名结绌山,
(朱名讹作水。赵改。《笺》曰:宋本一下有云字,一云出结绌山。全改同。戴又改。会贞按:《淮南·?形训》,晋出龙山,结给合出封羊。《高注》,结给合,一名也。是以结给合三字相连为水名。证以本书下云,泥涂渊出??山,似是。然证以上文凉出茅卢、石梁,茅卢、石梁皆山名,则以结给二字为山名,上属亦是。故《晋书地道记》、《十三州志》并以结绌为龙山之异名 勃氏从之。惟给、绌错出,《御览》四十五引《郡国志》、《寰宇记》、《明一统志》、《方舆纪要》俱作绌,则绌字是。又疑此句是後人所加,与《江水》篇亦曰县?县同。)
在县西北,非也。
(守敬按:在县西北之说,见《汉志》,《淮南》高《注》同,是《地道记》、《十三州志》所本。)
《山海经》曰:县瓮之山,晋水出焉。今在县之西南。
(董佑诚曰:《地形志》,晋阳有悬瓮山,一名龙山。《元和志》因之,是又合龙山、悬瓮为一。又云,《汉志》,晋阳,龙山在西北,有盐官,晋水所出,东入汾。盖别志龙山所在,非蒙下晋水也。《续志》以下因之而误,故郦氏辨之。守敬按:董氏盖误会郦意,分龙山县瓮为二,谓晋水出县瓮,不出龙山也。不知《淮南》已言晋出龙山,即《汉志》所本。《汉志》,有盐官三字,当在东入汾下,今本错入晋水上耳。《汉志》凡书有盐官、有铁官皆在句末,可证。且《地形志》明云悬瓮山一名龙山,是魏收知为一山,安得谓郦氏分为二?郦氏因《经》以悬瓮标名,特举《山海经》之县瓮以释之。其立言之意,则专驳在县西北之说,故确指在其在西南。又按:《山海经》郭《注》作县西,《後齐书·杨?传》及《括地志》同,与《经》合。而《地形志》则云西南,与《注》合,郦氏当以实验得之,故不曲附《经》文也。《一统志》,山在太原县西南十里,晋水所出,源出滴沥泉。)
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
(朱水以讹作以水。戴乙,赵同,并删之字。会贞按:残宋本、《大典》本作水以。《後汉书·安帝纪》注、《寰宇记》、《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注》,引此,并作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史记志疑》曰,《国语》但云,襄子走晋阳,围而灌之,不云引何水。韦《注》依《赵世家》以为汾水,《魏世家》依《国策》以为晋水。《尚书古文疏证》曰,李宏宪疑莫能定,不知二水皆是也。盖智伯决晋水以灌城,至今犹名智伯渠,然亦岂有舍近而且大之汾水不引以并注者乎?卢文?召曰:晋水注於汾水,汾水之所经广矣,此云汾水,虽不可谓误,而晋水尤与晋阳为切近。)
其川上A16,後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
(守敬按:《地形志》,晋阳有晋王祠。《一统志》,在太原县西南十里,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赵云:《方舆纪要》云,《水经注》,晋祠南有难老、善利二泉,大旱不涸,隆冬不冻,溉田百馀顷。又有泉出祠下,曰滴沥泉,其泉导流为晋水,潴为晋泽。今本无之。)
水侧有凉堂。
(朱《笺》曰:《御览》作凉台。守敬按:宋本《御览》四十五引亦作凉堂,与朱不应。《元和志》、《寰宇记》引并同。考《国策》高《注》云,凿台,晋阳下台名,凿地作渠,以灌晋阳城,因聚土为台而止其上,故曰凿台。是凿台当在晋水上源,与此《注》所指之地合,而凿台又有凉台之称,此《注》原书必是凉台,传写者讹台为堂,而《御览》及《元和志》、《寰宇记》遂据改之。朱氏所说,想当然耳。)
结飞梁於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至有淫朋密友,羁游宦子,莫不寻梁契集,用相娱慰,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
东过其县南,
(朱东上有又字,戴、赵同。守敬按:不当有又字,今删。)
又东入于汾水。
沼水分为二派,
(朱作汾水分为二流,《笺》曰:旧本作湖水。赵据《後汉书·安帝纪》注及《寰宇记》引此改作沼水,作二派。戴同。)
北渎,即智氏故渠也。昔在战国,襄子保晋阳,智氏防山以水之,城不没者三版,与韩魏望叹於此,故智氏用亡。
(守敬按:见《史记·赵、魏世家》。)
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以周园溉。
(戴以园为讹,改作灌。会贞按:《寰宇记》引此作灌,盖戴所本。然《寰宇记》乃臆改,不足为据。考《漯水注》用周园溉同,又《沁水注》以周城溉,《沁水注》四周城溉,《沔水注》以周田溉,与此亦例,戴不察耳。)
汉末,赤眉之难,太原郡掾刘茂,负太守孙福,匿于城门西下空穴中。其夜奔盂,即是处也。
(守敬按:事详《後汉书·独行·刘茂传》,文小异此,盖参以他家《後汉书》。盂县见《汾水注》。)
东南出城流,注于汾水也。其南渎,于石塘之下伏流,迳旧溪东南出,迳晋阳城南。城在晋水之阳,故曰晋阳矣。
(朱无故字,赵同,全、戴增。)
《经》书: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
(会贞按:事在《春秋·昭元年》,《经》上当有《春秋》二字。)
杜预曰:大卤,晋阳县也。
(会贞按:杜《注》止此句。)
为晋之书都。《春秋·定公十三年》,赵鞅以晋阳叛,
(会贞按:此《经》文,赵鞅上当有《经》书二字。)
後乃为赵矣。
(守敬按:详《史记·赵世家》。)
其水又东南流,入于汾。
(董佑诚曰:《元和志》,晋水初泉出处,砌石为塘,自塘东分为三派。其北一派,名智伯渠,东北流入州城中,出城入汾水。其次派东流迳晋泽南,又东流入汾水。此二派即郦道元所言分为二派者。其南派,隋开皇四年开,东南流入汾水。《唐书·地理志》,贞观中,引晋水入城,谓之晋渠。《太原县志》,晋渠,俗谓之北派,馀复分二派。中派曰中河,又分流为陆堡河。南派曰南河,会流曰清水河。今入城之流已涸,馀引为渠以溉田。)
○湛水
湛水出河内轵县
(县详《济水注》。)
西北山。
湛水出轵县南原湛溪,
(朱轵讹作枳,原讹作源,戴、赵改。守敬按:《金志》,河阳县有湛水,水当在今济源县西南,已湮。)
俗谓之椹水也。
(朱椹讹作湛。全云:先司空校本作须水,旁注云,须读作颁。《通鉴》,隋汉王谅屯河阳与史祥战于须水,是也。赵改须。戴改椹。守敬按:须水别无所见,考《隋志》,济源县有淇水,即《河水注》之氵綦水,须、淇形近。《通鉴》,须水当淇水之误,然别是一水,与湛水相近耳,不得以之释湛水。残宋本、《大典》本作椹,戴改是也。因以湛水为椹水,故以湛城为堪城。)
是盖声形尽邻,
(朱无形字,赵同,改尽,故字读俱变作画,戴增形字。)
同于三豕之误耳。
(会贞按:见《家语》、《吕氏春秋》。)
其水自溪出,南流。
(朱出作之,赵改又,戴改出。)
东过其县北,又东过波县之北。
(朱波讹作皮:赵改云:《汉志》河内郡有波县。戴同。守敬按:县详《济水》篇。)
湛水南迳向城
(城详《济水》篇。)
东,而南注。
又东过毋辟邑
(邑详《济水注》。)
南。
原《经》所注,
(朱原讹作源,戴、赵改。)
斯乃氵?川之所由,
(朱氵?作汨,《笺》曰:旧本作泪。戴改氵?,云:氵?水见卷七《水》内。赵改同,云:氵?误而为泪,又缺笔作汨。)
非湛水之闲关也,是《经》之误证耳。
(戴是下增乃字。)
湛水自向城东南,迳湛城东,
(会贞按:《一统志》:城在今济源县南。)
时人谓之椹城,
(朱椹作湛,赵同,戴改。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作椹。)
亦或谓之隰城矣。溪曰隰涧,隰城在东,
(会贞按:隰城详《沁水》篇。)
言此非矣。
(赵此改北,会贞按:北字无著,赵改误甚 勃氏已明言时人称隰城之非,乃高士奇又引此《注》,以证《春秋》之隰城,疏矣。)
《後汉·郡国志》曰:河阳县
(会贞按:县详《河水》篇。)
有湛城,是也。
又东南当平县之东北,
(朱讹作平阴县,赵同。戴删阴字,云:考《河水注》,河水又东迳平县故城北,又东,氵?水入焉。此《注》云,原《经》所注,斯乃氵?川之所由,不得为平阴明矣。会贞按:《河水经》:又东过平县北,湛水从北来注之。以《经》证《经》,尤为作平之确证。)
南入於河。
(《鲒?亭集·柬东潜水经湛水篇帖子》曰:《水经》第六卷,自汾水以至晋水,皆异源而同入于汾,以达河者也。顾独强附湛水于其末,其为错简无疑矣。乃即本篇中,道元亦深疑之,勉为疏释,而後悟曰,原《经》所注,斯乃汨川之所由,非湛水之闲关也,是《经》之误证耳。自是以後,虽善读《水经》如国初胡、黄、顾、阎诸老,至是篇,亦复未有折衷。但所谓汨川者,道元既实有所指矣,而求之是书,汨川安在?即旁考经传,皆无是川,则道元果安所指与?予反覆思之汨川者,氵?川也。氵?讹而为泪,泪又省而为汨,而声又近,是则道元所谓字读俱变者也。何以知其为氵?川也?道元于《济水》篇中及氵?矣。曰,氵?水出原城西北原山,又东南,{汲土}沟水注之,水出轵县西南山下,北流,东转入轵县故城中,又屈而北流出轵郭,又东北流注于氵?。是即此《经》所云湛水出河内轵县西北山者也。盖必湛水所出之处,原与氵?水相近,故混也。《济水》篇曰,氵?水又东迳波县故城北,是即此《经》所云,湛水又东过波县之北者也。又曰,氵?水东南迳安国城东,又南迳毋辟邑西,是即此《经》所云,又东过毋辟邑南者也。道元故从而正之曰,斯乃氵?川之所由,非湛水之闲关也。又曰,氵?水又南注于河,是即此《经》所云,又东南当平阴县之东北,南入于河者也。岂意递误递变,遂成汨字,而莫有悟而正之者乎?然则何以强附之汾水之末也?曰《氵?水》一篇,作《经》者盖以类次之济水之後,在第九卷清水之前。夫《清水卷》中,皆河内之水,则氵?水亦其气类也。而传写者忽移之济水之前,遂厕於第六卷晋水之後,而不知其踪迹具在《济水注》中。不然,道元明言其为汨川所由,而读尽《水经》四十卷,杳然无所谓汨川者,亦可怪矣。道元能指其误,而不知後之人之更误也。得余言,应见赏于千古耳。守敬按:此全氏所特见,而赵氏依改,以赵曾见全氏校本也。若戴氏未见全、赵本,亦见及此,必有详说。观戴氏于邓津下,历数《经》文地望不合,而於《注》氵?川之所由,非湛水之闲关二句,终未证明,不如全说之了然。惟此经朱本作平阴,戴删阴字,是也。全犹沿朱本平阴之误,则戴为不徒矣。)
湛水又东南迳邓,
(邓详《河水注》。)
南流注于河,故河济有邓津之名矣。(戴云:按邓津在孟津西,河水自西而东,先得清水,次教水,次畛水,次庸庸之水,乃至平阴,又得氵綦水,次至邓,得湛水,次至平县,得氵?水。撰《水经》者,叙清水于平阴下,叙湛水于平县下,皆於地望不协,故道元辨其非。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公安袁中道小修
(元)范德机撰
宋·刘希岳
战国·申不害
清·薛雪
清·吴师青
明·杨慎
刘宋·昙摩蜜多
唐·李亢
(宋)龚明之
(清)顾炎武
清·沈起凤
南朝梁·丘明
(南宋)孟珙
唐·李义府
韩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