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知】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照。 3. 学识,学问:~识,求~。无~。 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音。~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 ◎ 古同“智”,智慧。
【携将】扶持;携带。《后汉书·邓训传》:“黎阳故人,多携将老幼,乐随训徙边。”《三国志·魏志·曹休传》:“休年十餘岁,丧父,独与一客担丧假葬,携将老母,渡江至吴。”清顾炎武《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村酒与山蔬,一一自携将。”鲁迅《坟·摩罗诗力说》:“特十餘年来,介绍无已,而究其所携将来归者,乃又捨治饼饵守囹圄之术而外,无他有也。”
【六】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a.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b.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
【尺帛】帛,言其少。《战国策·赵策三》:“公子魏牟过赵,赵王迎之,顾反至坐,前有尺帛,且令工以为冠。”《新唐书·孝友传·刘君良》:“﹝刘君良﹞四世同居,族兄弟犹同产也,门内斗粟尺帛无所私。”清黄宗羲《黄季真墓志铭》:“七十将至,裹此尺帛。”2.指书信。明何景明《塘上行》:“安得云中雁,尺帛寄离愁?”清遯庐《童子军·报捷》:“雁云高,问汉家尺帛,几时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