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1.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血。~字。 2. 真诚,忠诚:~诚(极其真诚)。~忱。~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胆忠心。 3. 空无所有:~手空拳。~地千里。 4. 裸露:~脚(光脚)。
【旃】1. 古代一种赤色曲柄的旗。 2. 同“毡”。 3. 文言助词,相当于“之”或“之焉”:“天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
【檀】1. 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 2. 浅绛色:~口(形容红艳的嘴唇)。 3. 〔~香〕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药。 4. 〔紫~〕常绿乔木,木材坚硬,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 5. 姓。
【塔】1. 佛教特有的高耸的建筑物,尖顶,多层,常有七级、九级、十三级等,形状有圆形的、多角形的,一般用以藏舍利、经卷等:宝~。佛~。 2. 像塔形的建筑物或器物:水~。灯~。纪念~。金字~。~楼。 3. 姓。 网
【六】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a.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b.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
【七】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级】1. 层次:石~。拾~而上。 2. 等次:~别。~差(chā)。 3. 学校里学生所在学年的分段:年~。~任。 4. 古代指战时或用刑斩下的人头:首~。 5. 量词,用于台阶、楼梯:从一楼到三楼有四十多~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