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唐诗
> 酬郑侍御秋夜见寄
上一卷
下一卷
尺
袁
寒
高
知
未
河
摇
皇
酬
素
公
泉
柳
结
辞
阳
落
甫
郑
及
方
月
风
远
公
兴
空
曾
侍
柴
卧
助
难
山
府
已
林
御
荆
雪
明
定
情
步
生
夜
秋
夜
见
寄
皇甫曾
酬郑侍御秋夜见寄
酬郑侍御秋夜见寄原文
摇落空林夜,河阳兴已生。未辞公府步,知结远山情。高柳风难定,寒泉月助明。袁公方卧雪,尺素及柴荆。
酬郑侍御秋夜见寄评点
摇落空林夜,乃见皇甫曾所作《酬郑侍御秋夜见寄》也。诗中旨意虽不宏大,然丹青之笔却显得古拙优雅。始一句曰:“摇落空林夜”,字字皆有声,草木凋零之境一览眼前,凄凉之情溢于文字之间。彼时,或寂静之夜,或触动了皇甫曾的禅心。续之曰:“河阳兴已生”,乃言去处即河阳之地,寓意皇甫曾心中对乡土之热爱。于头两句,掷地有声,颇有向往乡土之情。继文曰:“未辞公府步,知结远山情”。此行诗亭亭玉立,让人不得不顿生对皇甫曾的景仰之情。不辞儿女行公职,惟为将山水融入胸怀,触动心弦。其次,诗云:“高柳风难定,寒泉月助明”。形容高柳在风中摇曳,冰凉泉水借着月光照映,更显明净。此处以景物烘托出皇甫曾内心之景,着实让人沉醉其中。再行一句:“袁公方卧雪”,温暖友情一闪而过,使诗更添几许灵动。短短七字,却蕴含深沉的情感。最后末句,终一句“尺素及柴荆”,行文淡淡而去,须臾之间,一种亲切之情油然而生。此诗言简意赅,凝于文字之间,可见皇甫曾才情高绝,倾心于字纸之上。仿佛皇甫曾手中笔墨有魔力,将风景之美凝聚于笔尖之间。之乎者也兮,读之令人痴醉,思之令人迷醒,实乃佳作之选。此诗亦有数个繁体字,如“觸”、“待”等,更添其古韵之味。想此时,万种风情词意,竟被皇甫曾一一描绘,不胜其才也。古人有云:“诗乃心境之写照”,皇甫曾之诗如此,确实出类拔萃之作。
皇甫曾
简介
简介暂无
皇甫曾
的其它诗歌
建元寺西院寄李员外纵联句
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说同作
赠老将
送裴秀才贡举
国子柳博士兼领太常博士,辄申贺赠
玉山岭上作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
送郑秀才贡举
送著公归越
送商州杜中丞赴任
遇风雨作(一作权德舆诗)
过刘员外长卿别墅(一作碧涧别业)
赠沛禅师
送徐大夫赴南海
送王相公赴幽州
送和西蕃使
奉寄中书王舍人
送汤中丞和蕃
赠鉴上人(一作赠别筌公)
张芬见访郊居作
秋夕寄怀契上人
山下泉
早朝日寄所知
路中口号
春和杜相公移入长兴宅,奉呈诸宰执
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
送人还荆州(一作李嘉祐诗)
送韦判官赴闽中
送少微上人东南游
送归中丞使新罗
秋兴
送孔征士
晚至华阴
送元侍御充使湖南
寄张仲甫
寄刘员外长卿
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
题赠吴门邕上人
乌程水楼留别
哭陆处士
寻刘处士
和谢舍人雪夜寓直
送李中丞归本道(一作送人作使归)
送普上人还阳羡(一作皇甫冉诗)
韦使君宅海榴咏
酬郑侍御秋夜见寄
酬窦拾遗秋日见呈(时此公自江阴令除谏官)
奉送杜侍御还京(一作杜中丞,一作林中丞)
奉陪韦中丞使君游鹤林寺
酬郑侍御秋夜见寄诗句
尺素及柴荆
袁公方卧雪
寒泉月助明
高柳风难定
知结远山情
未辞公府步
河阳兴已生
摇落空林夜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最近文章
张生妻在“君莫辞”中表达了什么
剖析诗句“静听秋蝉吟”在《灵响词》中的意义
朝骑鸾凤到碧落经典翻译和点评
空将荷叶盖头归出自哪里
赠酒店崔氏中武陵城里崔家酒的赏析解读
“嫦娥逐影来”到底说了什么?
卓立不求名出家是谁写的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飘风暴雨可思惟”在《梦中辞》中的意义
韩湘在“琴弹碧玉调”中表达了什么
钟离权在“别是蓬莱第一峰”中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