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唐诗
> 登鹳雀楼
上一卷
下一卷
河
天
高
迥
畅
登
流
势
出
临
当
鹳
入
围
世
飞
雀
断
平
尘
鸟
楼
山
野
间
上
畅当
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原文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登鹳雀楼赏析
鹳雀楼早已不存,故址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西)西面,黄河中的一个小岛上,高三层,前瞻中条山,下瞰黄河水,为唐代登览胜地。许多诗人都曾登临赋诗。畅当这首诗在宋代曾获很高 ,与王之涣同题名作并举。 前二句写楼高以寄胸怀。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望远空飞鸟仿佛低在楼下,觉得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人世尘俗。从艺术表现看,这里把视觉反差运用到景物描写中,以远处物体似低小的感觉来反衬近处物体的高大,饶有意趣。从思想境界看,则诗人自有一种清高、俊逸的情怀,志气凌云,而飘飘欲仙,大有出世之想。第二句一作“高谢世人间”,则高蹈的情怀更明确。 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中条山脉西接华山。从鹳雀楼四望,天然形势似乎本来要以连绵山峦围住平原田野,但奔腾咆哮的黄河却使山脉中开,流入断山,浩荡奔去。这概括的描写,勾勒出山河的形势和气势,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目光远大,志向无羁。这二句与前二句一气相贯,既以显出楼高望远,更以见出诗人志高气逸的情怀。 宋人沈括称赞这诗和王之涣诗都“能状其景”(《梦溪笔谈》)。但景以情见,物由志显,能状壮阔山河,正因诗人胸怀高尚。这诗和王诗都是这样的情景交融的好诗。由于时代、遭遇、处境的不同,因而两诗的意境不同。王之涣是盛 人,而畅当则是经历战乱的中 人。他在唐代宗大历七年(772)进士擢第后,仕途淹滞,有志不骋,也曾隐游,“拙昧难容世,贫闲别有情”(《天柱隐所重答韦江州》)。他自视清高,志不苟俗,又不甘困顿,有一股冲决樊篱的激情。因而登临赋诗,抒怀励志,瞩目高远,激情迸发。从当时 条件看,应当说,这诗的思想内容是进步的。而这种励进的精神,在今天也是可取的。 (倪其心)
畅当
简介
简介暂无
畅当
的其它诗歌
登鹳雀楼
题沈八斋
别卢纶
宿潭上二首
偶宴西蜀摩诃池
奉送杜中丞赴洪州
九日陪皇甫使君泛江宴赤岸亭
蒲中道中二首
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一作杜甫诗)
春日过奉诚园(一作曲江,一作玉林园)
山居酬韦苏州见寄
自平阳馆赴郡
天柱隐所重答江州应物
南充谢郡客游澧州留赠宇文中丞
宿报恩寺精舍
登鹳雀楼诗句
高出世尘间
河流入断山
天势围平野
迥临飞鸟上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最近文章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中诗句“柿红蒲萄紫”的韵律之美
时间的流转:诗句“人皆期七十”在《哭杨兵部凝陆歙州参》中对岁月的诉说
“笔力可独扛”到底说了什么?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谁谓故人知我意”在《郑群赠簟》中的意义
剖析诗句“吾系星与辰”在《孟东野失子》中的意义
春风卷地起是什么意思——专业解读名句春风卷地起
东野不回头是什么意思——专业解读名句东野不回头
且可勤买抛青春——韩愈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题楚昭王庙》中诗句“丘坟满目衣冠尽”的韵律之美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闻梨花发赠刘师命》中诗句“桃溪惆怅不能过”的韵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