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唐诗
> 访嵩阳道士不遇
上一卷
下一卷
去
何
不
常
人
日
文
先
聂
访
问
当
随
言
间
下
焰
生
夷
嵩
仙
列
死
一
空
鹤
灭
五
中
阳
人
御
生
粒
落
过
金
岳
道
请
寇
境
药
影
时
鼎
游
士
不
遇
聂夷中
访嵩阳道士不遇
访嵩阳道士不遇原文
先生五岳游,文焰灭金鼎。日下鹤过时,人间空落影。常言一粒药,不随死生境。何当列御寇,去问仙人请。
访嵩阳道士不遇评点
《访嵩阳道士不遇》一诗,表达了诗人聂夷中对修道之人无人理会的遗憾之情。文中以五岳游的形式引出,揭示了道教壮丽的景象和尊者之修身养性的深厚文化内涵。然而,这飞扬灭金鼎的伟大举动,在日暮鹤过时,却只能留影落人间。人们不顾道家思想的价值,只追逐现实的物质享受,使得道家的影响日益凋零。作者用“不随死生境”形容修道难遇的壮志未酬,不仅有着对修道士们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对各种制约修道的世俗因素的不满,寄托了渴望古人智慧的心愿。诗中的“常言一粒药”,用以比喻修道的精神滋养,形容了修道之境无论死生、有无皆可共享,不受世俗局限,是涵养心灵的良药。而“何当列御寇”,则抒发了作者对修道者能够担任重任,伸张正义的期望。最后的“去问仙人请”,是对求教大师之心的期盼,希望能够从仙人处得到指点,以引领修道者走向更加光明的道路。整篇赏析语言古拙优雅,仿照《管子》的风格进行写作,以彰显作者对古代文化的尊崇。使用繁体字既有助于表现出时代特色,又展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之情。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更加凸显出诗中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并强调修道之人的高贵和尊贵使命。综上所述,聂夷中的《访嵩阳道士不遇》一诗,以古拙优雅的文言文,展现了诗人对修道者壮志未酬、世俗制约的遗憾之情,同时表达了对修道精神的赞美与仰慕。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诗人用繁体字增加了古朴的韵味,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积淀。之乎者也兮,此诗可谓是对古代文化的一次继承与致敬。
聂夷中
简介
简介暂无
聂夷中
的其它诗歌
伤田家
游子行
闻人说海北事有感
起夜来
古别离(一作孟郊诗)
长安道
乌夜啼
杂怨
公子家(一作长安花,一作公子行)
田家二首(后首一作李绅诗)
哭刘驾博士
送友人归江南
秋夕
题贾氏林泉
早发邺北经古城
访嵩阳道士不遇
客有追叹后时者作诗勉之
赠农(一作孟郊诗)
住京寄同志
过比干墓
短歌
公子行二首
饮酒乐
劝酒二首
古兴
燕台二首
胡无人行
空城雀(一作孟郊诗)
大垂手
行路难
杂兴
杂怨(一作孟郊诗,题云征妇怨)
访嵩阳道士不遇诗句
先生五岳游
文焰灭金鼎
日下鹤过时
人间空落影
常言一粒药
不随死生境
何当列御寇
去问仙人请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最近文章
剖析诗句“一雨吹销万里尘”在《片云》中的意义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送刘秀才归桑水宁觐》中诗句“应到高堂问安后”的韵律之美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中春感兴》中诗句“万灵何处谢无私”的韵律之美
晓窗惊觉向秋风是什么意思——专业解读名句晓窗惊觉向秋风
何处经年閟好音中的哲理和妙处
“千山冷叠湖光外”的主旨是什么?
《喜得自牧上人书》中蕴含的名句“灵一传书慰毳袍”
箭急光阴一任催经典翻译和点评
“清秋一片云”的主旨是什么?
剖析诗句“寒涧不生浮世物”在《游谷山寺》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