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汩】词。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文选·木华<海赋>》:“崩云屑雨,浤浤汩汩。”李善注:“浤浤汩汩,波浪之声也。”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那老儿拿起瓢来,揭开蒲墩,舀一瓢冷酒来,汩汩的嚥了。”《老残游记》第三回:“池中流水,汩汩有声。”丁玲《阿毛姑娘》:“柔嫩的声音,夹在鸟语中,夹在溪山的汩汩中,响彻了这山坳。”2.盛貌。唐寒山《诗》之八八:“不肯信受寒山语,转转倍加业汩汩。直待斩首作两段,方知自身奴贱物。”唐元结《咸池》诗:“至德汩汩兮,顺之以先。”《新唐书·刘子玄吴兢等传赞》:“故圣主贤臣,叛人
【走】1. 行:~路。~步。 2. 往来:~亲戚。 3. 移动:~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钟表不~了。 4. 往来运送:~信。~私。 5. 离去:~开。刚~。出~。 6. 经过:~账。~内线。~后门。 7.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气(漏气)。 8. 失去原样:~形。~样。 9. 古代指奔跑:~马。不胫而~。 10. 仆人,“我”的谦辞:牛马~(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
【俗】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尚。风~。习~。约定~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名。~语。~曲。雅~共赏。 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气。~物。鄙~。粗~。庸~。 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人。世~。僧~。凡夫~子。
【状】1. 形容,样子:~貌。奇形怪~。 2. 情况,情形:~况。病~。现~。 3. 叙述,描写:~语。~其事。写情~物。 4. 旧时叙述事件的文辞:行~。诉~。供~。 5. 特种格式的凭证:奖~。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