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1.文章与德行。《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篤於文行。”明刘基《深居精舍记》:“上人名允若,字季衡,以文行闻於时贤。”清刘大櫆《郑氏节母传》:“督学使者及郡守多重其文行。”2.谓仅有虚文下达。《宋书·武帝纪下》:“杖罚虽有旧科……若皆有其实,则体所不堪,文行而已,又非设罚之意。”
【众】1. 许多:与“寡”相对:~人。~多。~矢之的。芸芸~生。 2. 许多人:大~。群~。民~。~口铄金。~目睽睽。~叛亲离。~擎易举。
【所】1. 处,地方:住~。哨~。场~。处~。 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派出~。 3. 量词,指房屋:一~四合院。 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部(所率领的部队)。~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有。各尽~能。~向无敌。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敬。 6. 姓。
【谅】1. 宽恕:~解(jiě)。~察。体~。见~。原~。 2. 信实:~直(诚信正直)。 3. 推想:~必。~已上车。 4. 固执,坚持成见。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