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唐诗
> 辽西作(一作关西行)
上一卷
下一卷
为
寄
春
寒
沙
露
汉
胡
辽
四
残
燕
崔
辽
传
语
服
衣
虚
重
将
人
阳
月
雪
郊
颢
西
边
洛
与
著
金
宝
日
正
春
青
冻
芳
作
塞
阳
谁
已
鼓
刀
征
牧
水
草
边
岁
(
情
使
成
尽
鸣
湿
兵
马
生
合
城
晚
一
作
关
西
行
)
崔颢
辽西作(一作关西行)
辽西作(一作关西行)原文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辽西作(一作关西行)评点
崔颢的《辽西作(一作关西行)》描绘了北国寒凉的景色以及战乱频仍的边塞氛围,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诗首“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以“燕郊”指代辽西边塞地区,表达了四月后仍有残雪的严寒,深刻揭示了这片土地的荒凉和艰难。继而“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暗示了大地回暖,春草绿长,辽阳之地的泉水渐生,展现了春意盎然的喜悦。接下来,诗人以“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来展现边塞的动荡和军事氛围。胡人与汉人的对立象征了战乱的悲剧,使得这片土地悲凉的气息更加浓烈。“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这句则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残酷,使人感受到生死与刀兵的紧密相连。而继“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句中,则表达了诗人对身世困顿的无奈之情,反映了生活在边塞时的艰难。寄情洛阳的寄语,揭示了诗人的渴望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以古拙的文风流传于世。诗人通过对北国边塞的描摹,使读者充分感受到了北方战乱频仍的景象和人们生活的艰辛。他以古拙优雅的笔调,以纯净的文字在荒凉的北疆传递出了一种深情厚意和对理想人生的追求。(文言文部分)燕郊之芳岁既晚,残雪冻边城之地。四月之时,青草齐披,辽阳之春水涌现。胡人正在牧马,汉将日夜出征兵。露重之下,宝刀被湿,沙上此起金鼓长鸣。寒衣已穿尽,春衣款待何人?寄言于洛阳……之乎者也兮,崔颢之《辽西作(一作关西行)》之诗,斯为描写北地寒凉景色与边塞战争频仍之氛围,盖以显诗人对现实之难堪与人生之思索者也。诗之开端,谓若“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适以“燕郊”指北疆边塞之一方,示土地之凄凉艰难;继以“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映现春日回暖,青草扶翠,辽阳之泉水渐生,成一幅幅生气盎然之景致。继而,胡人与汉将齐至,胡人与汉人之对立象征战乱之惨剧,使此土地之悲凉意愈浓郁。“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以突显战火之残酷,俾人深闻死生与刀兵之紧密相连。继次“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语句,则抒发了诗人对身世困顿之无奈之情,触动了极地生存之艰辛。寄言洛阳之句末,则显现了诗人对境遇之向往。整篇诗文行文简洁,意境绵远,以古雅之文风流传百世。崔颢以对北方边塞之描绘,使受者得極其直观地体验北部战乱之情景与人们之艰难生存。措辞古雅之风,纯净之文字于荒凉之地广为传颂,彰显出崔颢情感深厚之欲望,对理想人生之追求志各斯时焉。
崔颢
简介
简介暂无
崔颢
的其它诗歌
行经华阴
长干曲四首 其一、其二
黄鹤楼
长干行二首之二
长干行二首之一
江畔老人愁
发锦沙村
辽西作(一作关西行)
七夕
长门怨
王家少妇(一作古意)
岐王席观妓(一作卢女曲)
上巳
赠梁州张都督
赠卢八象
题潼关楼
题沈隐侯八咏楼
晚入汴水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相逢行
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
舟行入剡
澄水如鉴
长干曲四首(一作江南曲)
维扬送友还苏州
长安道(一作霍将军)
行路难
孟门行
渭城少年行
卢姬篇
邯郸宫人怨
川上女
雁门胡人歌
代闺人答轻薄少年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一作游侠篇)
赠轻车
赠王威古
赠怀一上人
游天竺寺
入若耶溪
杂诗
辽西作(一作关西行)诗句
燕郊芳岁晚
残雪冻边城
四月青草合
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
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
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
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阳使
为传边塞情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最近文章
剖析诗句“从头便是断肠声”在《听歌六绝句。何满子》中的意义
《游丰乐招提佛光三寺》中蕴含的名句“林野为家云是身”
白居易的“幽芳静绿绝纤埃”一句艺术魅力在哪里?
十五年来看几回出自哪里
世间何事不悠悠是谁写的
《戒药》中蕴含的名句“爱恋无终已”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听歌六绝句。离别难》中诗句“绿杨陌上送行人”的韵律之美
能逐东风作雨无中的哲理和妙处
自从九月持斋戒中的心境和寓意
兽中刀枪多怒吼是什么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