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峦

琴评点


《琴》一诗,隐峦笔下之杰作也。言七条丝上寄深意,确为琴音引人入胜之处。寂寞幽幽之音,如古涧之流水,如松风之轻拂,皆隐太古之韵味。十指弹琴,不仅展露音律之妙,更昭示知音难寻。作者深知音犹稀之尚,有意求教于他人耳。欲教更入何人之耳,可见其壮志难休。《琴》乃一曲幽婉之音,德高望重之士皆能与之共鸣。吾思之,此曲宜入古琴之系谱,沉静之声不怡然于山林之谣曲。夫人之乐,莫贵于性情之调和。然则《琴》之诗,与古琴之音颇为合拍,可谓天造之佳配。读之,脑海立刻显现一派山水之间,青山绿水,闲适恬敏之景。闻之,如细雨轻拂,心神为之一悦。可谓有音乐之灵,有诗意之境。言音乐而论,之乎者也兮?以其与《琴》诗相得益彰,可谓音乐之养生也。音乐乃人类文明之瑰宝,足使人感叹其神奇。音之美,不在于炫技,不在于华丽,而在于能否触动人心灵之琴弦,使思想之乐章韵动。隐峦之《琴》,不惑于俗艳,不妄于声音之华美,而顾盼音乐之核心,令人产生亲切之感。其音如涧水之流潋滟,如松风之呼啸飘摇,旋律优雅古拙,使人如痴似醉,弥漫着一种古老而真挚的情感。至于诗中之乎者也兮,则非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特色之一。此乃待字而用之。有别于俗套繁文,翌乎是文言文之特色,通过其加入,更使整篇文章悠然生古拙之感。此乃古风之外衣,以显示文章之深旨。故,隐峦之《琴》,乃古人愧不敢听之作也。盖其音韵之美妙,当以诗人为楷模,以其感人之音引人入胜。夫非士以刀笔为武器,予只悦《琴》音之妙。若能懂之者,更当亲自体验之,方知内乎之乐也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