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唐诗
> 折杨枝
上一卷
下一卷
流
年
花
叶
应
武
风
官
刘
折
恨
年
繁
映
为
昌
来
渡
方
杨
入
攀
白
黄
最
行
亦
初
平
枝
纤
折
雪
鹂
长
路
动
杨
腰
意
朝
夕
条
好
摇
柳
刘方平
折杨枝
折杨枝原文
官渡初杨柳,风来亦动摇。武昌行路好,应为最长条。叶映黄鹂夕,花繁白雪朝。年年攀折意,流恨入纤腰。
折杨枝评点
刘方平的《折杨枝》一诗,妙在以简洁质朴的笔触,抒发了世间无常的哲理,表达了人生离别之情。诗云:“官渡初杨柳,风来亦动摇。武昌行路好,应为最长条。”以官渡初春杨柳为景,才刚展开枝叶,微风吹拂即为摇曳,这折射出人世间变幻无常的真理,令人深思。以武昌行路美景来比喻杨枝之长,意在强调杨枝之绵长,亦暗喻人生旅途的漫长。诗云:“叶映黄鹂夕,花繁白雪朝。”运用映射手法,描绘了杨枝繁华时的瞬间美景。黄鹂鸣叫,叶子倒影其间,映照出暮色中的杨枝景色,花朵绽放如雪,形成了美丽的对比。以此讴歌了杨枝繁荣时的美丽景象,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诗云:“年年攀折意,流恨入纤腰。”诗人借杨枝折弯的意象,表达了人们对离别之情的思念和痛苦。杨枝每年都需要人们的攀折剪修,而这种动作成了心意流露之处。杨枝柔软的曲线像是一丝伤感与辛酸的流露,也暗藏着诗人对离别之情的苦恼之意。刘方平的《折杨枝》深深打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对杨枝的描绘,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离别之感。繁体字之用,更显示出古拙优雅的文风,情迷于其之间。其中繁体字添增了一抹古意,使诗意更添韵味。之乎者也兮,刘方平以《折杨枝》之诗,给予我们启示,世事无常,离别无奈,生命如杨枝,枝繁叶茂,恰似人们纠结的情感。在岁月更迭中,我们应当保持豁达的从容与淡泊,于离别之际,折杨枝之落寞与悲伤,更需珍惜当下,热爱生命中的每一缕温暖与美好。
刘方平
简介
简介暂无
刘方平
的其它诗歌
春怨
月夜
采莲曲
春雪
代春怨
送别
望夫石
京兆眉
拟娼楼节怨
寄陇右严判官
秋夜寄皇甫冉郑丰
寄严八判官
新春
折杨枝
班婕妤(一作婕妤怨)
秋夜泛舟
秋夜思(一作淮上秋夜)
铜雀妓
梅花落
巫山神女
巫山高
乌栖曲二首
代宛转歌二首
折杨枝诗句
流恨入纤腰
年年攀折意
花繁白雪朝
叶映黄鹂夕
应为最长条
武昌行路好
风来亦动摇
官渡初杨柳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最近文章
时间的流转:诗句“贪心既缘”在《啄木》中对岁月的诉说
僧外闲吟乐最清是谁写的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还人卷》中诗句“日斗鲛人织秋浦”的韵律之美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青山与白云”在《赠南岳玄泰布衲》中的意义
处默《山中作》中的名句赏析
齐己《赠持《法华经》僧》中的名句赏析
人生在世何容易是谁写的
专家评点“蒙雪知何日”
尚颜的“诸机忘尽未忘诗”一句艺术魅力在哪里?
剖析诗句“一雨吹销万里尘”在《片云》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