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抽针能绣裳释义


【十二】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贾公彦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颜师古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南朝齐王融《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典

【抽】1. 把中间的取出:把信~出。  2. 从事物中提出一部分:~签。~调(diào)。~查。~头。~薪止沸。  3. 吸:~烟。~水。~泣。~咽。  4. 概括:~象。~演。  5. 减缩:~缩。  6. 引出,长出:~青。~芽。~穗。~纱。  7. 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用鞭子~。  8. 痉挛:~搐。~风。

【针】1. 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线。  2. 细长像针的东西:时~。  3. 用针扎治病:~灸。  4. 注射用的器具和药物:~头。

【能】1. 才干,本事:~力。~耐。才~。  2. 有才干的:~人。~手。贤~。~工巧匠。~者为师。  3. 胜任,善于:~够。~柔~刚。力所~及。欲罢不~。~动。  4. 会(表示可能性):小弟弟~走路了。  5. 应该:你不~这样说他。  6. 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电~。热~。  7. 和睦:“(萧)何素不与曹参相~”。  8. 传说中的一种兽,似熊。  9. 古代称一种三足鳖。 | ◎ 古同“耐”,受得住。

【绣裳】下衣。古代官员的礼服。《诗·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黻衣绣裳。”毛传:“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谓之绣。”汉张衡《思玄赋》:“袭温恭之黻衣兮,被礼仪之绣裳。”宋毛滂《玉楼春》词之二:“红颜緑髮已官高,赤舃绣裳今仲父。”2.犹绣衣。指侍御史。唐颜真卿《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登闻黼扆,骤列绣裳。”参见“绣衣直指”。

十二抽针能绣裳的用户点评


云淡风轻

2024-07-12 06:24:49

此诗对传统文化的美好和精髓凝练到极致,代表着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个宝藏。 “十二抽针能绣裳”,展现出了古人对工匠精神的赞美。语言浅显易懂,让读者在短短的几个字中读懂了工匠精神。

安静的夜晚

2024-07-11 12:48:28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古人对工艺精神的追求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更是体现着古人的智慧和勤劳。这一思想气息渗透到了世间万物并成为了精神因素。 此句诗一方面展现出了中国传统工艺精湛的针线技艺,一方面更蕴含了对工匠精神与艺术功底的诉说。

红润粉嘟嘟

2024-07-11 11:48:01

“十二抽针能绣裳”这句诗,是一句简练而意味深远的细节描写。它通过古人技艺精湛的绣针技法,将精致细腻的绣花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体现出了古人沉淀千年的智慧和匠心。同时,诗歌所蕴含的寓意,让我们在欣赏到美妙的绣花艺术的同时,也领悟到了古人追求精益求精和精神深度的追求。 这句诗以“十二抽针”为主题,传达了浓厚的手工艺术气息。这句话通过短小精悍的用词与韵律窄窄巧妙地连接起来,展现出了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

GoldenHeart

2024-07-09 22:23:31

整句话承载了绣花工艺之精深美妙,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典范,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文化符号。传承中华骄傲民族血脉,便是为此而努力。

拾勇冠之风

2024-07-09 16:55:54

这句话中的“十二抽针”一词,寓意深远,正是在传统文化对人在追求“一点一滴实现”的传承中。作为一种文化血脉,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每一件传统手艺品中,其中深含着波澜壮阔、厚重精髓的思想。 “十二抽针能绣裳”,表现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对于优美外观所具备的丰富和厚实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