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唐诗
> 送元秀才入道
上一卷
下一卷
一
空
便
只
欲
明
愿
不
刘
送
千
有
与
携
尘
月
逐
教
威
元
年
缄
时
仙
飘
满
鸾
荣
秀
后
题
流
籍
处
时
皇
乐
才
始
报
隔
还
脱
开
次
损
入
西
亲
翠
金
儒
道
第
天
道
归
爱
微
洞
衣
帔
飞
机
刘威
送元秀才入道
送元秀才入道原文
不教荣乐损天机,愿逐鸾皇次第飞。明月满时开道帔,欲尘飘处脱儒衣,只携仙籍还金洞,便与时流隔翠微。空有缄题报亲爱,一千年后始西归。
送元秀才入道评点
刘威《送元秀才入道》赏析刘威《送元秀才入道》乃为送别学子元秀才入道修行的一首诗。其诗意深远,言辞古拙优雅,体现了古人对修行之道的推崇和对世俗荣耀的超脱。诗中,刘威借用了天机之言,以表达对世俗荣乐的不屑。他提到,“不教荣乐损天机”,意即不要让纷繁世俗的荣耀阻碍我们把握天命之机。这种对超越个人欲望的理解,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高尚情怀。随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追随“鸾皇”,奔向更高境界的愿望。“愿逐鸾皇次第飞”,真实地体现了受益于道教思想影响的文人士子追求清修生活的愿景。在诗的后半部分,刘威以写实手法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境界的变化。他描述“明月满时开道帔”,意味着修行者在得道成仙后,能够开启遮盖身心的凡世束缚。接着他又写道“欲尘飘处脱儒衣”,以神秘的意象,表达了修行者对尘世束缚的彻底放下。而后,诗人提到修行者将“携仙籍还金洞”,与时俗之流隔离。“便与时流隔翠微”,道出了修行者与日俗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这样的境界也正是中国古代文人理想中追求的,受到了许多士人的追捧。最后,刘威寄语给与元秀才的信函,承认并表示“空有缄题报亲爱,一千年后始西归”,将遥远未来的回归之日与元秀才的修行联系起来。这种唯美的表达方式,既赋予了元秀才仙风道骨的形象,也折射出刘威的豪情壮志。整首《送元秀才入道》文风古拙、幽静,以文言文的句式为基础。通过繁体字的运用,更加符合古代文人的书写规范和传统美感之所在。刘威以典雅的言辞和推理述说,旨在表达对修行道路的向往,并凭借诗意传递自身的情愫。
刘威
简介
简介暂无
刘威
的其它诗歌
伤曾秀才马
送元秀才入道
三闾大夫
遣怀寄欧阳秀才
赠道者
赠道者
赠欧阳秀才
尉迟将军
欧阳示新诗因贻四韵
早秋归
旅怀
题许子正处士新池
游东湖黄处士园林
晚春陪王员外东塘游宴
七夕
感寓
冬日送友人西归
秋日寄陈景孚秀才
塞上作
冬夜旅怀
早秋西归有怀
旅中早秋
宿渔家
早秋游湖上亭
闰三月
伤春感怀
早春
送元秀才入道诗句
不教荣乐损天机
愿逐鸾皇次第飞
明月满时开道帔
欲尘飘处脱儒衣
只携仙籍还金洞
便与时流隔翠微
空有缄题报亲爱
一千年后始西归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最近文章
揭秘《赠刘方处士》中蕴含的名句“流光迅速如飞过”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花与人还事一般”在《题广陵妓屏二首》中的意义
兔毛瓯浅香云白中的哲理和妙处
五湖四海任遨游——吕岩
专家评点“神钦鬼伏”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空向人间历万春”在《得火龙真人剑法》中的意义
郑遨《伤农》中的名句赏析
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中岘山一夜玉龙寒的赏析解读
揭秘《五言》中蕴含的名句“天魂生白虎”
读书台中风扫晴岚画障开的赏析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