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饿



卢仝

扬州送伯龄过江

扬州送伯龄过江

扬州送伯龄过江评点


卢仝《扬州送伯龄过江》一诗,显露出其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他对社会劣迹斑斑的深切忧虑。诗中伯龄不愿留在山上,却被山无意滋养,松树颠坠,石头上不生禾,无法忍受这六尺躯体之苦,便踏上东南行的旅途。在旅途中,诸侯享用美味的肉食,壮气吞吐,而伯龄却一无所得,他的才华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他的名字被遗忘,无法通行于世间。“之乎者也兮”,这是表达作者感慨的感叹词,它加强了整个诗歌的抒情色彩,使读者更能够感知作者内心激荡的情感。通过这首诗,卢仝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民生困境的关切和对社会黑暗现象的痛心。此诗的文风古拙优雅,仿照《抱朴子》的风格进行写作。从意象的运用上来看,卢仝选取了显象物——松树和石头,以衬托出伯龄东南行的困境。而“诸侯尽食肉”以及“壮气吞八纮”之类的描述,则暗示出社会上的不公和不义。这些意象的使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深切思考,以及对传统礼义道德的检视。至于文言文写作中的繁体字,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以增添诗歌的古韵。比如在描述松树颠坠的部分,可以使用“撏”字来形容树叶被摇落的景象;在描绘石上不生禾的部分,可以使用“禾”字的繁体“禾”字等。总之,卢仝的《扬州送伯龄过江》诗,以古拙优雅的文风和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了他对社会黑暗现象的忧虑。通过对伯龄东南行的描绘,呈现了一个残酷的社会现实,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反思。此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深入品味。

卢仝的其它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