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唐诗
> 野寺寓居即事二首
上一卷
下一卷
飞
沙
离
暝
对
伴
当
古
连
何
庭
窗
僧
鹤
初
南
姚
野
鹭
洲
魂
色
雨
僧
庭
寺
溪
处
晓
明
来
去
日
山
鹄
寺
白
半
隔
生
白
青
唯
更
密
题
树
云
嫌
卧
半
色
寓
双
藜
远
前
云
藓
折
何
叶
新
阴
影
起
看
檐
当
居
双
草
江
岭
窗
榻
幢
有
垂
句
移
断
迟
远
时
户
即
事
二
首
姚鹄
野寺寓居即事二首
野寺寓居即事二首原文
南山色当户,初日半檐时。鹤去卧看远,僧来嫌起迟。窗明云影断,庭晓树阴移。何处题新句,连溪密叶垂。古寺更何有,当庭唯折幢。伴僧青藓榻,对雨白云窗。暝色生前岭,离魂隔远江。沙洲半藜草,飞鹭白双双。
野寺寓居即事二首评点
姚鹄的《野寺寓居即事二首》以古拙优雅的文风,描绘了一个寺庙旁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宗教的思考和感悟。南山巍峨,正对着寺庙的大门。初日初升,阳光恰好洒在寺庙半掩的屋檐下。鹤飞离了,它凭卧于地上,远远地眺望。可僧人却来了,他指责作者起得太晚。眺望窗外,云影交错,一闪一闪,隐隐约约。庭院被晨光渲染,树上的影子随着时间而移动。作者心生疑问,他思考何处才可题写新的句子,突然眼前出现了连绵不断的小溪,密密的树叶垂低而下。这样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幽静宁谧的画卷。古老的寺庙又有何不同?在寺庙的庭院之中,唯独一面折起的幡,沐浴在阳光下格外显眼。作者与僧人相互陪伴,坐在青藓上,时而谈心,时而静默。野寺寓居,即是一种寄托,以无人问津的寺庙寓居为生活处景,表明了作者追求宁静自在的心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佛教元素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尘世间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境界的倾慕之情。这首诗使用古拙的文风,常用的排比和夸张手法,让诗篇更加生动有力。整首诗从北山的景色、初日的光照以及庭院的静谧,再到小溪和折幡的描绘,交织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引发人们对真善美的思考,使人感到它们的同一性。之乎者已矣。
姚鹄
简介
简介暂无
姚鹄
的其它诗歌
和工部杨尚书重送绝句
送僧归新罗
奉和秘监从翁夏日陕州河亭晚望
风不鸣条
书情献知己
送贺知章入道
送友人出塞
及第后上主司王起
玉真观寻赵尊师不遇
和陕州参军李通微首夏书怀呈同寮张裳段群二先辈
送黄颇归袁
和徐先辈秋日游泾州南亭呈三二同年
送费炼师供奉赴上都
赠边将
虢州献杨抑卿二首
随州献李侍御二首
将归蜀留献恩地仆射二首
襄州献卢尚书
野寺寓居即事二首
感怀陈情
送程秀才下第归蜀
旱鱼词上苗相公
寄友人
寄雍陶先辈
送刘耕归舒州
寄赠许璋少府
送石贯归湖州
送人归吴
嘉川驿楼晚望
题终南山隐者居
晓发(一作赵嘏诗)
送李潜归绵州觐省
塞外寄张侍御
野寺寓居即事二首诗句
南山色当户
初日半檐时
鹤去卧看远
僧来嫌起迟
窗明云影断
庭晓树阴移
何处题新句
连溪密叶垂
古寺更何有
当庭唯折幢
伴僧青藓榻
对雨白云窗
暝色生前岭
离魂隔远江
沙洲半藜草
飞鹭白双双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最近文章
张生妻在“君莫辞”中表达了什么
剖析诗句“静听秋蝉吟”在《灵响词》中的意义
朝骑鸾凤到碧落经典翻译和点评
空将荷叶盖头归出自哪里
赠酒店崔氏中武陵城里崔家酒的赏析解读
“嫦娥逐影来”到底说了什么?
卓立不求名出家是谁写的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飘风暴雨可思惟”在《梦中辞》中的意义
韩湘在“琴弹碧玉调”中表达了什么
钟离权在“别是蓬莱第一峰”中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