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笔】1.谓帝王亲笔所书或所画。《北史·魏彭城王勰传》:“帝令勰为露布……及就,尤类帝文,有人见者,咸谓御笔。”明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阁臣进御笔》:“今上四年六月,江陵张公为首揆,进阁中所藏世宗御笔圣諭六十三道。”清沉初《西清笔记·纪文献》:“﹝钱文端﹞有‘鹿驯巖畔当童扶’之句,上深赏之,御笔仿梁楷泼墨仙人图以赐。”老舍《神拳》第四幕:“我多少还有几件康熙五彩的花瓶,乾隆御笔的福寿字儿,你们随便拿。”2.借指圣旨。宋叶适《故礼部尚书黄公墓志铭》:“知阁韩侂胄骤窃柄,威福浸广,意所好恶,尽以御笔行之。公具论其
【亲】1.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 2. 婚姻:~事。 3.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 4.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 5.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 6.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 7.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 |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批】1. 用手掌打:~颊(打嘴巴)。 2. 刮:~凿。 3. 口头或用文字判定是非、优劣、可否:~准。~示。~复。~语。~阅。~判。眉~(写在书页天头上的批语)。 4. 大量:~购。~销。 5. 量词,用于大宗的货物或数量众多的事物:一~货物。 6. 棉麻等未捻成线、绳时的细缕:线~儿。
【翰长】辈的敬称。唐卢肇《喜杨舍人入翰林》诗:“御笔亲批翰长衔,夜开金殿送瑶缄。”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嘉祐二年,余与端明韩子华、翰长王禹玉、侍读范景仁、龙图梅公仪同知礼部贡举。”《宋书·张洎传》:“洎博述经史,多知典故……上赐诗褒美,有‘翰长老儒臣’之句。”
【衔】1. 马嚼子。 2. 用嘴含,用嘴叼:~枚。燕子~泥。 3. 含在心里:~恨。~冤。~恤(含哀,怀着忧伤)。~戢(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4. 接受,奉:~命。 5. 指前后相接:~接。 6. 职务和级别的名号:学~。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