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甲戌公牍钞存-清·王元稚
甲戌公牍钞存目录:
福州将军兼署闽浙总督文煜、福建巡抚王凯泰奏
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禀
署凤山县李煐禀
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禀
江苏同知陈福勋赴驻沪日本领事处探听禀复江南海关道沈秉成
台湾道禀总督、将军
厦门德记洋行电报
日本国中将照会闽浙总督(二月二十七日)
闽浙总督李鹤年奏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道禀总督、将军
台湾道札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
台湾税务司爱接厦门税务司休照会(三月初一日)
厦门税务司致赫总税司函
英国威使致总理衙门函
总署与梅正使问答节略
赫总税司面禀总署
台湾二口税务司爱照会台湾道
台湾道覆爱税司
台湾镇、道禀总督、将军、船政大臣
总署覆英国威使函
台湾道覆兴泉永定道函
凤山县李煐禀台湾道
赫总税务司面禀总署
英国梅正使面递总署节略
闽浙总督咨总署函
德国公使和立本致总署函
总署覆福州将军文煜函
福建水师提督咨南洋大臣李
总署致文将军函
厦防同知李钟霖禀台湾道
凤山县李煐禀台湾道
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禀台湾道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道札枋寮巡检、千总
枋寮巡检、千总续禀台湾道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道禀总督、将军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三月二十九日上谕
台湾道禀闽浙总督(节略)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镇、道禀总督、将军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四月十四日上谕
闽浙总督李奏
枋寮巡检、千总会禀台湾道
南路参将文咨台湾道
闽浙总督李照会日本国中将并札行台湾道
枋寮巡检禀复
凤山县禀复
枋寮文武探禀
摘抄另纸探报
枋寮文武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四月初六日上谕
枋寮文武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委员周有基探报
四月十六日上谕
通商总局司道移咨台湾道
摘抄另纸探报
摘录委员华廷锡探报
摘抄委员周有基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枋寮文武探报
委员华廷锡探报
四月二十一日上谕
日本柳原公使致潘帮办函
噶玛兰厅禀报
四月二十五日上谕
摘录枋寮文武探报
摘录另纸探报
摘录委员周有基探报
水师提督李咨台湾道
委员袁闻柝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摘抄委员周有基探报
沈、文、李三衔会奏
台湾道禀闽浙总督
台湾镇、道禀闽浙总督、将军、船政大臣
五月初一日上谕
摘录另纸探报
台湾道禀总署
台湾道禀总督
台湾镇、道禀总督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南路抚番、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五月十一日上谕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委员周有基探报
台湾镇、道禀省宪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委员周有基探报
委员郑秉机采报
枋寮巡检王懋功采报
委员周有基探报
闽浙总督李、福州将军文奏
五月二十五日上谕
五月二十七日上谕
委员周有基探报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夏禀稿节录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游击王开俊禀报
委员周有基禀报
委员郑秉机禀报
委员周有基禀报
噶玛兰厅禀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六月二十日上谕
帮办潘咨台湾道
统领淮军唐军门咨台湾道
同知傅以礼禀报
委员郑秉机探报
游击王开俊禀报
候补府赵均禀报
委员郑秉机禀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委员郑秉机禀报
营官王开俊禀报
七月初五日上谕
委员郑秉机禀报
凤山县孙继祖禀
台湾道夏禀省宪
七月十六日上谕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又奏
委员郑秉机禀报
营官王开俊禀报
委员郑秉机禀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八月初二日上谕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禀省宪
委员郑秉机探报
营务处黎移台湾道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禀省宪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禀省宪
九月十九日上谕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台湾府周懋琦开送日营问答节略
十月二十三日上谕
委员郑秉机探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十一月十三日上谕
福州将军兼署闽浙总督文煜、福建巡抚王凯泰奏
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禀
署凤山县李煐禀
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禀
江苏同知陈福勋赴驻沪日本领事处探听禀复江南海关道沈秉成
台湾道禀总督、将军
厦门德记洋行电报
日本国中将照会闽浙总督(二月二十七日)
闽浙总督李鹤年奏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道禀总督、将军
台湾道札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
台湾税务司爱接厦门税务司休照会(三月初一日)
厦门税务司致赫总税司函
英国威使致总理衙门函
总署与梅正使问答节略
赫总税司面禀总署
台湾二口税务司爱照会台湾道
台湾道覆爱税司
台湾镇、道禀总督、将军、船政大臣
总署覆英国威使函
台湾道覆兴泉永定道函
凤山县李煐禀台湾道
赫总税务司面禀总署
英国梅正使面递总署节略
闽浙总督咨总署函
德国公使和立本致总署函
总署覆福州将军文煜函
福建水师提督咨南洋大臣李
总署致文将军函
厦防同知李钟霖禀台湾道
凤山县李煐禀台湾道
枋寮巡检王懋功、千总郭占鳌禀台湾道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道札枋寮巡检、千总
枋寮巡检、千总续禀台湾道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道禀总督、将军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三月二十九日上谕
台湾道禀闽浙总督(节略)
摘抄另纸探报
台湾镇、道禀总督、将军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四月十四日上谕
闽浙总督李奏
枋寮巡检、千总会禀台湾道
南路参将文咨台湾道
闽浙总督李照会日本国中将并札行台湾道
枋寮巡检禀复
凤山县禀复
枋寮文武探禀
摘抄另纸探报
枋寮文武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四月初六日上谕
枋寮文武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委员周有基探报
四月十六日上谕
通商总局司道移咨台湾道
摘抄另纸探报
摘录委员华廷锡探报
摘抄委员周有基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枋寮文武探报
委员华廷锡探报
四月二十一日上谕
日本柳原公使致潘帮办函
噶玛兰厅禀报
四月二十五日上谕
摘录枋寮文武探报
摘录另纸探报
摘录委员周有基探报
水师提督李咨台湾道
委员袁闻柝探报
摘抄另纸探报
摘抄委员周有基探报
沈、文、李三衔会奏
台湾道禀闽浙总督
台湾镇、道禀闽浙总督、将军、船政大臣
五月初一日上谕
摘录另纸探报
台湾道禀总署
台湾道禀总督
台湾镇、道禀总督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南路抚番、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五月十一日上谕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委员周有基探报
台湾镇、道禀省宪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委员周有基探报
委员郑秉机采报
枋寮巡检王懋功采报
委员周有基探报
闽浙总督李、福州将军文奏
五月二十五日上谕
五月二十七日上谕
委员周有基探报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夏禀稿节录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游击王开俊禀报
委员周有基禀报
委员郑秉机禀报
委员周有基禀报
噶玛兰厅禀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六月二十日上谕
帮办潘咨台湾道
统领淮军唐军门咨台湾道
同知傅以礼禀报
委员郑秉机探报
游击王开俊禀报
候补府赵均禀报
委员郑秉机禀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委员郑秉机禀报
营官王开俊禀报
七月初五日上谕
委员郑秉机禀报
凤山县孙继祖禀
台湾道夏禀省宪
七月十六日上谕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又奏
委员郑秉机禀报
营官王开俊禀报
委员郑秉机禀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八月初二日上谕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禀省宪
委员郑秉机探报
营务处黎移台湾道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禀省宪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台湾道禀省宪
九月十九日上谕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委员郑秉机探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
台湾府周懋琦开送日营问答节略
十月二十三日上谕
委员郑秉机探报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十一月十三日上谕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十二日早,复派其通事彭城中平来约,因其并无复函,告以须有函来,方能往晤。是日已刻,仍派通事持函前来,约于本日下午三点钟在龟山营盘相见。当即往晤西乡。因其通事说话不甚明白,改用笔谈。先询以柳原信内三条,即贵将奉敕限办之事,如能照办,可以商定。该中将回答:欲办三条,到此台湾生番之地,将照柳原所云施行处分。又询以柳原第一条所云捕前杀害我人民者诛之,查牡丹社虽害琉球国人,惟该处系中国所属,应由中国派兵办理,现在本帮办来议此事,先请贵中将按兵勿动。西乡答云:第一条办议,其理不能解。何则?如前日面晤,本中将到此,及将施行处分,牡丹人埋伏于菁间,擅
...更多
帮办潘、台湾道夏赴日营会晤情形节略
十三日辰刻,又往龟山营盘晤西乡。复云:昨日见教,贵国版图甚广,如湖南之猺、贵州之苗、四川云南之猓,皆与此生番相类;其性与人殊,难施政教,然不得不谓中国版图。似此生番者,现今致劳我师,贵国不得不出为办理。若猺、苗、猓之属,则我不知,如此番者,我久闻非贵国之版图,所凭甚多,不遑枚举。虽此番地以接近贵国所属地,本中将到此,以书报知闽浙总督部堂,是为敦和好也。又告以琅■〈王乔〉十八社归化为中国所管,载在台湾府志,最为可凭。贵中将谓久闻非中国版图,所凭甚多,不遑枚举,请略举一二见示。并将带去台湾府志一本,内开琅■〈王乔〉十八社系属归化生番,交其
...更多
委员周有基探报
十五、六、七等日,日人雇用牛车二、三十架,将清港口营移在龟山下并扎。又土名后湾仔,现在已拨十分之六,刻因农忙庄民收割榖子、人夫未暇之故。其余大港口、双溪口、风港等处之营如常。昨风闻有奸民与加之来社番朱遂,引诱牡丹番出降,而该番等多疑,恐未的确。
十七晚戌刻,日营通事彭城中平到卑职寓所,称述伊营都督现派员役往厦门公干,由路至旗后搭船,惟风港以上人地生疏,托为函达前途照应。
十八日下午,日营挑运布篷六顶入双溪口。
十八日,牡丹、高士佛二社番,在保力庄与日人见面。前年被杀之人,
...更多
台湾镇、道禀省宪
现据袁丞禀称:于五月十五日驰抵卑南,传集各社头人,剀切开导,宣布皇仁,共到二十五社头人五十一名,散番二、三百名,均愿剃发归诚,出具切结,以后遇有遭难船只,永远保护,不敢戕害。并带头人五名来郡。本职、职道等复加晓谕,并赏功牌、银牌、衣物,该头人等更觉鼓舞欢欣,愿听使令。
...更多
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
为理谕倭将,稍有端倪,仍遵旨加紧筹防,以消其贪鸷之心,而速我抚缓之局,恭折驰陈,仰祈圣鉴事。窃臣等于五月初七日,业将到台大略情形奏明在案。是时,各轮船先已派赴鸡笼、淡水、琅■〈王乔〉等处。十一日,济安船到,臣葆桢将前折饬令递津,讵管驾甫登岸,即风涛大作,连日雷雨,海水横飞。十六日,始得出港。续奉同治十三年四月二十二日、二十五日谕旨两道,遵即悉心筹划,勉期周妥。
臣霨于初八日偕台湾道夏献纶,带同随员张斯桂等,并邀洋将日意格、斯恭塞格乘轮船由安平冲涛出海,下午已抵琅■〈王乔〉,风涌到卷,船板不得拢岸,群跃而登。晚宿车
...更多
委员周有基探报
日营新到一人,名成富清风,又字木斋,称系日本水陆巡查官。自台北由陆至旗后,用船来■〈王乔〉,本日下午到柴城。在成明雇轿往日龟山营。有马上元与伊同行,言及北路王字头番不听通知,要进兵攻剿。又不日往山后陈安生处说话。
...更多
委员郑秉机采报
二十一日,到有新轮船一只,湾泊射寮港日兵约有二百余名,又日本妇人十余名,并载有松、桐、杉及各项草种甚多,以备栽植。二十二日,又到轮船一只,随即驶往山后,不知停泊何处。
...更多
枋寮巡检王懋功采报
二十一日,日本人又到轮船一只,船内装载铁器、农具以及杉茶树花木等件,并换兵数十名上岸,搬入后湾营中。
二十二日,将前扎猪朥束社、大港口兵丁先后撤回,称为水土不服,患病者多。
二十三、四日,见日人尽购本地五色罗布,做成土人衫裤等件,寄回彼国。
...更多
委员周有基探报
二十二日,日人现托陈和尚通知风港上各社生番。查陈和尚系风厉人,在林仔边街开顺和布店,三年前至加鹿洞和番开荒。而陈和尚刻尚未到,此言系王马秀口述。日营所扎大营口之兵,闻其水土不服,疾病者多,于二十二日起陆续搬出龟山。
二十三日,大港口之日兵已尽退扎龟山。又查陈和尚胆敢信招日兵移扎茄鹿洞。此言仍据王马秀所说。粤庄头人杨天保、杨友望、军功张占先、宋昭梅等四人,于内山各山,多藉其力;日前蒙给功牌,并加恩功给工食。
...更多
闽浙总督李、福州将军文奏
为遵旨统筹全局,谨陈近日布置海防情形,并筹拨台防饷银、军火,恭折密陈,仰祈圣鉴事。窃臣等于五月十一日,谨将募勇练兵各情,五月初七日,由臣沈葆桢主稿,粗筹台防情形,先后会同具奏在案。兹于五月十六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五月初一日上谕:该省防务,沈葆桢、文煜、李鹤年当统筹全局,妥为布置等因、钦此。臣等当即恭录咨行,钦遵在案。
查日本违约称兵之初,臣鹤年冀其尚可理谕,未敢遽议称兵。现在倭谋显露,恐非大张挞伐,不能戢其狡志,杜其贪心。惟兵衅一开,势必分扰沿海。轮舟往来倏忽,沿海处处可通。台地防务,由沈葆桢就近妥筹;内地各口
...更多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元·子成
(南朝粱)鮑堅
战国·司马穰苴
都门贪梦道人
宋·李保
张怀瓘
唐·王玄览
(明)楊英
明·徐勃
清·邹一桂
明·刘侗
梁启超
(東漢)劉珍等 吳樹平校注
明·张四维
晋·常璩
清·景方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