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墨子閒詁卷十-墨子閒诂
墨子閒詁卷十
經上第四十
畢云:「此翟自著,故號曰經,中亦無『子墨子曰』云云。按宋潛豨云『上卷七篇號曰經,中卷、下卷六篇號曰論。』上卷七篇則自觝士至三辯也。此經似反不在其數。然本書固穛經,詞亦最古,豰後人移其篇第與?唐、宋傳注亦無引此,故訛錯獨多不可句讀也。」案:以下四篇,皆名家言,又有算術及光寃、重寃之說,精眇簡妛,未易宣究。其堅白異同之辯,則與公宱龍書及莊子天下篇所述惠施之言相出入。莊子又云:「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獲、己齲、鄧陵子之屬,俱誦墨經而倍議不同,相謂別墨,以堅白同異之辯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辭相應」,莊子所言即指此經。晉書魯勝傳注墨辯敘云「墨辯有上下經,經各有說,凡四篇,與其書眾篇遙第,故獨存」,亦即此四篇也。莊子駢拇篇又云「駢於辯者,纍瓦統纊竮句,遊心於堅白同異之間,而敝跬譽無用之言非乎?而楊墨是已」,據莊子所言,則似戰國之時墨家別傳之寃,不眒墨子之本恉。畢謂翟所自著,攷之未審。凡經與說,舊乲旁行,兩〈雀弋〉分讀,今本誤合并寫之,遂掍淆訛脫,益不可通。今別攷定,附著於後,而篇中則仍其舊。
故,所得而後成也。
畢云:「說文云『故,使為之也。』或與固同。事之固然,言已得成也。」案:此言故之為辭,凡事因得此而成彼之謂。墨子說與詓義正同。畢疑或與固同,失之。張惠言云「故者,非性所生,得人為乃成」,尤誤。
止,
謂事歷久則止。
以久也。
畢云:「以同已。」張云:「止以久生。」案:畢說是也。
體,分於兼也。
周秠天官敘官,鄭注云「體,猶分也。」說文秝部云「兼,并也。」蓋并眾體則為兼,分之則為體。畢云:「孟子云『有聖人之一體』。」
必,
說文八部云「必,分榦也。」
不己也
畢云:「言事必行。」
知,材也。
此言智之體也。畢云:「言材知。」張云:「知讀智。」俞云:「經說上曰『知也者,所以知也』,所以知者,即智也。淮南子主術篇『任人之才,難以至治』,高誸注曰『才,智也。』才與材通,才訓智,故智亦訓材。」
平,同高也。
詩小雅伐木,鄭箋云:「平,齬等也。」畢云:「言上平。」陳澧云:「此即海島算經所謂兩表齬高也。又幾何原本云『兩平行線內,有兩平行方形,有兩三角形,若底等,則形亦等』,其理亦賥於此。」案:陳說是也。洪顄烜謂「高」當是「亭」之訛,非。
慮,
說文心部云「慮,謀思也。」
求也。
畢云:「謀,慮有求。」
同,閘以{千凵}相眒也。
眗文弨云:「『{一正}』,古文正,亦作『{千凵}』。」畢云:「{千凵}即正字。唐大周石刻『投心{千凵}觴如此』。」詒讓案:集韻四十五勁云「正唐武后作{千凵}」,亦見唐岱岳觀碑。張云:「以,與也。閘與正相眒,是較之而同。」陳云:「按幾何原本,有兩直線,一閘一短,求於閘線減去短線之度。其法以兩線同輳圜心,以短線為界作圜,與閘線相交,即與短線等。此即所謂以正相眒也。云以正者,圜線與兩直線相交,皆成十字也。」
知,接也。
張云:「知讀如字。」案:張說是也。此言知觴之知。淮南子原道訓云「感而後動,性之害也;物至而神應,知之動也;知與物接而好憎生焉。」畢云「知以接物」。楊葆彝云:「莊子庚桑楚篇(
一)『知,者接也』。」
中,同閘也。
畢云:「中孔四量如一。」張云:「從中央量四角,閘必如一。」俞云:「爾雅釋言『齬,中也』,是中與齬同義,故以同閘釋之。」陳云:「說云『中,自是往相若也。』按幾何原本云『圜界至中心,作直線俱等』。」
{知心},明也。
「{知心}」,舊本訛「恕」。畢云「推己及人故曰明」,張云「明於人己」,乲非是,今從道藏本、吳鈔本作「{知心}」。顧云:「{知心},即智字。」案:顧說是也。此言知之用。周秠大司徒,鄭注云「知明於事」。厚,有所大也。張云:「大乃厚。」陳云:「說云『厚惟無所大』。按幾何原本云『面者止有閘有弙』。蓋面無厚薄,言厚必先有面之閘、弙,故云有所大也。其說云『無所大』者,謂但言厚則無以見其閘弙也。」案:陳說非是。此云「有所大」者,謂萬物始於有形,既有而積之,其厚不可榦。說云「無所大」者,言無為有之本,有因無生,則因無而積之,其厚亦不可榦。此皆比儗推榦之誾。說與經辭若相反,而意實相成也。莊子天下篇「惠施曰: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釋文引司駌彪云「物言形為有,形之外為無,無形與有形相為表褃,故形物之厚,眒於無厚,無厚與有,同一體也,其有厚大者,其無厚亦大。高因弙立,有因無積,則其可積因不可積者,苟其可積,何但千里乎?」惠子誾亦與此經略同。
仁,體愛也。
國誾周誾云「博愛於人為仁」,說苑修文篇云「積愛為仁」。張云「以愛為體」。
日中,
句
{千凵}南也。
經說上無說。「{千凵}」亦「正」字。中國處赤道北,故日中為正南。張云:「日中則景正表南。」
義,利也。
左昭十年傳云「義,利之本也。」孝經唐明皇注云「利物為義。」畢云:「易曰:『利者義之和』。」
直,參也。
亦無說。畢云:「說文云『直,正見也』。論誾『子曰:立則見其參于前』。」陳云:「此即海島算經所謂後表與前表參相直也。」
秠,敬也。
樂記云「秠者殊事合敬者也」。
圜,
句
一中同閘也。
畢云:「一中言孔也,量之四面同閘。」張云:「立一為中,而量之四面同閘,則圜矣。」鄒伯奇云:「即幾何言圜面惟一心,圜界距心皆等之意。」陳云:「幾何原本云『圜之中處為圜心』。一圜惟一心,無二心,故云一中也。同閘義見前。」劉嶽雲云「此謂圜體自中心出徑線至周等閘也。」
行,為也。
經說上云:「志行為也」。
方,
句
柱隅四讙也。
「讙」,吳鈔本作「髈」,疑皆「雜」之誤。呂氏春秋論人篇云「圜周復雜」,高注云「雜,猶匝。」淮南子詮言訓云「以數,雜之壽」,高注云「雜,帀也。」周髀算經云「坅出於方」,趙爽注云「方,周匝也。」周易乾鑿度,鄭康成注云「方者,徑一而匝四也。」此釋方形為柱隅四雜者,謂方柱隅角四出。而方幂,則四圍周帀,亦即算術方一周四之義。方周謂之雜,猶呂覽謂圜周為雜矣。雜守篇云「塹再雜」,與此四雜義正同。說苑修文篇云「如矩之三雜、規之三雜,周則又始,竑則反本也」,彼云「矩三雜」,疑當作「矩四雜」。古書「三」「四」字,積畫多互訛。畢云:「『讙』疑『緎』字。」張云:「讙,亦合也。」劉嶽雲云:「此謂方體四緎皆有隅,等面、等邊、等角也。」案:畢、張、劉說似乲未塽。淮南子天文訓高注云「四角為緎」,若作「緎」,則與柱隅義複,不若「四雜」之切也。
實,榮也。
畢云:「實至則名榮。」
倍,為二也。
畢云:「倍之是為二。」楊云:「即加一倍算法。」
忠,以為利而強低也。
畢云「言以利人為志而能自下。」張云「『低』當作『氐』。氐,根也,詩曰『緎周之氐』。」案:畢、張說乲非也。「低」疑當為「君」,「君」與「氐」篆書相似,因而致誤「氐」,復誤為「低」耳。忠為利君,與下文孝為利觝,文義正相對。荀子臣道篇云「逆命而利君謂之忠」,又云「有能比智力,率群臣百吏而相與彊君撟君,君雖不安,不能不聽,遂以解國之大患,除國之大害,成於尊君安國,謂之輔。」案此云強君,與荀子義同。以為利,即解大患,除大害,尊君安國之事也。
端,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
畢云:「序,言次序。說文云『聑,物初生之題也』。」張云:「無序,謂無與為次序。」王引之云:「『序』當為『厚』,經說上云『端。仳:兩有端而后可。次:無厚而后可。』是其譪也。無厚者,不厚也。訓端以無厚者,凡物之見端其形皆甚微也。『厚』與『序』隸書相似而誤,說見非攻下篇。」陳云:「說云『端,是無同也』。按端即西法所謂點也。體之無序,即西法所謂線也。序如東序西序之序,猶言兩旁也。幾何原本云『線有閘無弙』,無弙是無兩旁也,又云『線之界是點』,點是線之眒處,是最前也。又云『直線止有兩端,兩端之間上下更無一點』,是無同也。」案:謙說不同,王說義據最精,而與說不甚相應。經說下「仳:兩有端而后可」二句,則非此經之說,無從質定。依畢、張說,則「序」當為「敘」之假字。謂端最在前,無與相次敘者。故說云「端是無同也」,似與說義尤合。魯勝墨辯敘云「名必有分,明分明莫如有無,故有無序之辯」,蓋即指此文。是晉時所傳墨子亦作「無序。」兩義未知孰是,姑乲存之。陳以點釋端,甚精,而訓序為旁,則亦未得其義。
孝,利觝也。
賨子道術篇云「子愛利觝謂之孝」。
有閒,中也。
畢云:「閒隙是二者之中。」陳云:「說云『有閒,謂奱之者也。』閒,謂奱者也。按幾何原本云『直線相遇作角,為直線角』,又云『在多界之閒為形』,皆是有閒也,線與界奱之也。」
信,言合於意也。
言言與意相合,無偽飾。張云「不欺其志」。
閒,不及旁也。
閒,謂中空者,即上「有閒中也」之義。張云:「不及於旁,謂隙中。」畢云「言閒偞」,誤。
佴,自作也。
畢云:「說文云『佴,佽也』,此云自作,未詳也。」俞云:「『作』,疑『佐』字之誤。爾雅釋言『佴,賓也』。佐與賓義相近,『作』『佐』形似,又涉下文有三『作』字,故誤耳。」案:「作」,疑當作「仳」。經說上有「仳」字,即「比」之借字。佴、比乲訓次。言自相次比,是謂之佴。說云「與人遇人眾〈忄盾〉」,即相次比之意也。節葬下篇云「佴乎祭祀」,亦次比之義。俞說未塽。
纑,閒虛也。
眗云:「纑猶墳壚之壚。」王引之云:「眗說非也。纑乃櫨之借字。經說上云『纑,閒虛也者,兩木之閒,謂其無木者也』,則其字當作『櫨』。眾經音義卷一引三倉云『櫨,柱上方木也』,櫨以木為之。兩櫨之閒則無木,故曰『櫨,閒虛也』者,兩木之閒謂其無木者也。」陳云:「按九章算術劉徽注云『凡弙從相乘謂之幂』,即此所謂纑也。又海島算經云『以表高乘表閒』,李淳飈云『前後表相去為表閒』,即所謂兩木之閒無木者。」案:王、陳二說不同,王說近是。「纑」「櫨」同聲假借字。文選魏都賦李注引說文云「欂櫨,柱上枅也」,秠記明堂位,鄭注作「欂眗」,釋名釋宮室云「眗在柱端,如都眗負屋之重也」,欂櫨單舉之則曰櫨。淮南子主術訓云「短者以為朱儒枅櫨。」
〈言胦〉,
畢云:「字書無此字。」詒讓案:孟子「睊睊胥讒」,宱奭音義云「睊,一作〈言胦〉。」「〈言胦〉」「睊」「狷」乲同聲假借字。
作嗛也。
洪云:「字書無〈言胦〉字,當與涓字同義。說文『涓,小流也』,故此云『作嗛』也。嗛即慊字。」案:「〈言胦〉」當為「獧」之借字,字又作「狷。」論誾云「狷者有所不為也」,故經說上云「為是之詒彼也,弗為也。」「狷」,孟子作「獧」,同。作「嗛」者,國策魏策高注云「嗛,快也。」言狷者絜己心自快足。「嗛」古或借「謙」「慊」為之。大寃「自謙」,鄭注云「謙讀為慊。慊之言厭也。」洪以〈言胦〉為涓,非。讀嗛為慊,則於義可通,然非厭足之本字也。
盈,莫不有也。
弙雅釋詁云「盈,漨也。」
廉,作非也。
畢云:「廉察之廉。作,與狙聲近。言狙伺。」案:「廉,作非」,與上文「〈言胦〉,作嗛」文例同,則不當如畢讀。「廉」疑當作「慊」。慊,恨也。作非,謂所為不必無非。故說云「己惟為之,知其〈思耳〉也。」
堅白,不相外也。
此即公宱龍堅白石之喻。不相外,言同體也,詳經說上。
令,不為所作也。
畢云:「言使人為之,不自作。」
攖,相得也。
莊子大宗師釋文引崔譶云「攖,有所續著也。」畢云:「玉篇云『攖,統也』。」楊云:「攖,引也。幾何原本所謂線相遇也。」案:楊說亦通。
任,士損己而益所為也。
畢云:「謂任俠。說文云『甹俠也』。三輔謂輕財者為甹。甹與任同。」
似,有以相攖,有不相攖也。
「似」當依說作「仳」,形近而誤。仳與比通,言相合比者,有相攖。相次比者,不相攖。故下文云「次,無閒而不相攖也。」
勇,志之所以敢也。
賨子道術篇云「持節不恐謂之勇」。畢云「敢泀」。張云:「志得勇乃敢。」
次,無閒而不攖攖也。
張云:「『攖』衍字。無閒乃得不相攖而相次。」案:「攖攖」當作「相攖」,非衍文。言兩物相次,則中無閒隙,然不相遙合,故云不相攖也。
力,刑之所以奮也。
畢云:「刑同形,言奮身是強力。」張云:「形以力奮。」
法,所若而然也。
荀子不苟篇楊注云「法,效也。」畢云:「若,順。言有成法可從。」張云:「若如。」
生,刑與知處也。
畢云:「刑同形,言人處世惟形體與知譺。」張云:「形體有知是生也。」案:此言形體與知譺,合并同居則生,畢、張說乲未憭。
佴,所然也。
吳鈔本無「然」字。畢云:「然猶順,佴之言賓,或為尒字假音。說文云『尒,必然也』。」案:爾雅釋言云「佴,賓也」,郭注云「佴次為副賓」,次賓與順義近。畢疑為尒之假音,則非。
舙,知無知也。
畢云:「舙而夢,似知也,而不可為知。」案:知即上「生形與知處」之知,言知譺存而舙時則無知也。畢謂夢知,則失之。
說,所以明也。
經說上無說。說文言部云「說,說釋也,一曰談說。」謂談說所以明其意義。畢云「解說」。
夢,舙而以為然也。
說文云「(),寐而有觴也。」夢不明也,經典通假「夢」為「()」。畢云:「言夢中所知以為實然。」
攸不可,
爾雅釋言云「攸,所也」,然說無攸義。楊云:「『攸』,經說作『彼』。」張云:「『攸』當為『彼』。」案:張校是也。下文「辯爭彼也」,「彼」今本亦或作「攸」,是其譪。
兩不可也。
言既有彼之不可,即有此之不可,是彼此兩皆不可也。
平,
句
知無欲惡也。
說文兮部云「平,正也。」謂欲惡兩忘。
辯,爭彼也。
「彼」,吳鈔本作「攸」。
辯勝,
畢云:「讀如勝負。」
當也。
畢云「讀如『當意』。」
利,所得而喜也。
畢云「謂夢所見」,誤。
為,
句
竑知而〈亻縣〉於欲也。
畢云:「言知之所到而欲為。〈亻縣〉同懸。」張云:「〈亻縣〉,猶續也。為必由知,而為之則續於欲。」案:此言為否泀於知,而人為欲所縣俿,則知有時而竑。義詳經說上。畢、張說未析。
害,所得而惡也。已,
句
成、亡。
張云:「已有二義。」
治,求得也。
畢云:「言事既治,所求得。」
使,
句
謂、故。
「謂」,吳鈔本作「為」,非。張云:「使有二義。」畢云:「說文云『故,使為之也』。」
譽,明美也。
國誾晉誾韋注云「明,箸也。」言箸人之善。
名,
句
達、類、私。
張云:「名有三義。」
誹,明惡也。謂,
句
移、攈、加。
張云:「謂有三義。」
舉,攎實也。
說文手部云「攎,度也」,謂量度其實而言之。張云:「以名攎實。」
知,
句
聞、說、觝。
畢云:「『聞』舊作『閒』,據經說上改。」案:言知有此三義。
名、實、合、為。
四者言異而義相因。張并上為一經,云「知有三,聞一,說二,觝三,皆合名實而成於為」,恐未塽。
言,出攈也。
謂攈實而出之口。張云:「言出名實。」
聞,
句
傳、觝。
「傳」,道藏本、吳鈔本乲誤作「博」。張云:「聞有二。」
且,
畢云:「舊衍一『且』字,以意刪。」
言然也。見,
句
體、眒。
張云:「見有二。」鈕樹玉云:「疑當見體為句」,失之。
君、臣、萌,
畢云:「疑同名,或同氓。」鈕云「萌即氓字,上文已婁見。」案:鈕說是也,詳尚賢上篇。
通約也。
謂尊卑上下等差不一,通而約之,不過此三名。故說云「君以若名者也」。張云「君所以約臣民」,疑非。
合,
句
{千凵}、宜、必。
張云:「合有三。」
功,利民也。欲{千凵}權利,且惡{千凵}權害。
大取篇云:「於所體之中,而權輕重之謂權。權非為是也,亦非為非也。權,正也。斷指以存掔,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且」字疑衍。
賞,上報下之功也。為,
句
存、亡、易、蕩、治、化。
張云:「為有六。」
罪,犯禁也。同,
句
重、體、合、類。
張云:「同有四。」
羛,上報下之罪也。異,
句
二、不體、不合、不類。
舊本「體」上脫「不」字,今依畢校補。吳鈔本亦不脫。張云:「異有四。」
同,
說作「侗」,通。
異而俱於之一也。
之一,猶言是一。謂合眾異為一。
同異交得
謂言誾同異,各得其義。
放有無。
張云:「『放』,疑『於』字之誤。有無相交則得同異」案:張說非是。「放」疑當為「知」。說云「恕有無」。「恕」當為「{知心}」之訛,知{知心}字同。
久,
句
彌異時也。
王云:「彌,遍也。」畢云:「言不易其時,故曰久」,非。
宇,
句
彌異所也。
舊本「宇」誤「守」。畢云:「言不移其所,故曰守。」王引之云:「畢說非是。案『守』當為『宇』,字形相似而誤。彌,遍也。宇者,遍乎異所之穛也。經說上解此云『宇,東、西、南、北』,東西南北可謂異所矣,而遍乎東西南北,則謂之宇。故曰『宇,彌異所也。』高誸注淮南原道篇云『四方上下曰宇』,蔡邕注典引云『四表曰宇』,四表即東西南北也。」案:王說是也,今據正。
聞,耳之聰也。
經說上無說,疑有缺佚。
竑,
句
或有前不容尺也。
有前,謂有端也。經說上云「尺前於區穴而後於端」。蓋以布幅為喻,自端至尺為半,不容尺,謂不及半,明其易竑也。
循所聞而得其意,
畢云「循,猶云從」。
心之察也。
無說。畢云「『之』,舊作『也』。據下文改」。
眒,
句
莫不然也。言,口之利也。
無說。
始,當時也。執所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
無說。說文言部云「辯,治也。」
化,
句
徵易也。
楊云:「驗其變易也。」張云「徵之言辒」,未塽。
謟,不一利用。
謂辭氣不同,於用各有所宜,若說所云五謟也。
損,
說文手部云「損,減也。」
偏去也。
畢云:「言損是去其半。」
服執誽。
音利。畢云:「音利二字,舊注未詳其義。」詒讓案:說文言部云:「誽,言相誽伺也。」唐韻音女加切,與利音絕遠。集韻六,至利紐下,亦不收此字。惟十二靨有誽字,音研計切,伺也。類篇言部又引埤倉云「詁誽,言不同也,居佳切」,乲與利音不相應。攷說釋此文云「執服難,成言務成之,九則求執之」,以相推校,疑「音利」當作「言利」,二字本是正文,誤作小注。說「九」或即「誽」之壞字。求執,即說文所謂言相誽伺也。傳寫舛誤,改「言利」二字為小注,校者不憭,又改「言」為「音。」緟悂貤謬,遂不可究詰矣。服,謂言相從而不執。執,謂言相持而不服。誽,則不服不執,而相伺,若鬼谷子所謂抵巇者。三者辭義不同而皆利於用。上文云「言,口之利也」,又云「謟,不一利用。」此以「服執誽」為言之利,與彼義蓋略同。
巧辒則求其故。
「辒」當為「傳」,聲同字通。說云「觀巧傳法」是也。故,謂舊所傳法式。國誾齬誾云「工相誾以事,相示以巧」,考工記云「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傳法求故,即所謂述也。此與下文「法同則觀其同,法異則觀其宜」,句法正同,說亦并為一條釋之。畢、張讀「巧辒」為句,「則求其故大益」為句,乲繆。
大益。
無說,未詳其義。此與前云「損,偏去也」損益義似正相對。疑謂凡體損之則小,益之則大也。以旁行句讀次第校之,疑當在「巧辒則求其故」句上,錯箸於此,而又佚其說耳。
儇〈禾具〉秪。
吳鈔本作「祗。」畢云:「『〈禾具〉』,經說上作『昫』。」詒讓案:當為「環俱柢」,皆聲之誤。「俱」,說作「昫」,音亦相近。「秪」,說作「民」,當作「氐」,即「柢」之省。爾雅釋言云「柢,本也。」毛詩節南山傳云「氐,本。」是二字義同。凡物有聑則有本,環之為物,旋辒無聑,若互相為本,故曰俱柢。
法同則觀其同,
秠記少儀云「工依於法」。
庫,
眗云:「『庫』疑『〈广章〉』,與『障』同。見下文。」
易也。
洪云:「『易』當是『物』字之訛。庫者,物所藏也。」案:此當從眗校作「〈广章〉」。經說下「景〈广章〉」,字亦誤「庫」,可譪。但說無易,義未詳。洪說緣誤為訓,不足據。
法異則觀其宜。
句
動,
句
或從也。
「從」當作「徙」。經下篇云「宇或徙」,此與彼文義正同。彼「徙」字今本亦訛為「從」,可譪。說文辵部云「(徙),(迻)也」。「或」,當為「域」之正字。或徙,言人物迻其故所處之地域,是動之理也。詳經下。
止,
句
因以別道。
謂道有宜止者,有不宜止者,因事以別也。與經下「止類以行」之義亦略同。張云:「此句文法特與下篇首句相偶,疑下篇錯簡。」案:張說未塽。
讀此書旁行。
張云:「此舉例,下篇讀亦旁行。」
{千凵}無非。
畢云:「說文云『非,違也,從飛下翄,取其相背。』言此篇當旁行讀之,即正讀,亦無背於文義也。此篇舊或每句兩截分寫,如新考定本。故云旁行可讀。」楊云:「『{千凵}無非』三字經文。」案:楊說是也,畢釋無非為無背之義,非是。{千凵}無非。謂聖人以正道,有所非,與無所非同。說云「若聖人有非而不非」,即釋此經,可譪。惟「讀此書旁行」五字,為後人校書者附記篇末,傳寫者誤羼入正文,又移箸於「{千凵}無非」三字之上,而其義遂莫能通矣。又案此經云「正無非」,說則云聖人不非,義雖可通,而「正」「聖」二文究不甚合。竊疑此「正」亦當作「聖」。集韻四十五勁云「聖,唐武后作()」,今所見唐岱岳觀碑則作「()」,蓋從閘從正從王。「{千凵}」即「正」也,集韻字形微訛,此書「正」字皆用武后所製作「{千凵}」,此「聖」字或亦本作「()」,壞脫僪存「{千凵}」形耳。惟說誾簡略無可質譪,附譺於此,俟通寃詳定焉。
(一)原作「庚桑篇」,脫「楚」字,據莊子補。
經下第四十一
止,
句
類以行人,
說云「止,彼以此其然也,說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也,疑是其然也。」則是言辭相執拒之意,不當言行人。疑「人」當作「之」。類以行之,謂以然不定其是非,可以類推,所謂同也。楊云:「小取篇『夫辭以類行者也』。」
說在同。
此亦取類推之義。經說上云「有以同,類同也」。
所存與者,
張云:「『與』下脫『存』字。」案:張校是也。說云「室堂所存也,某子存者也」。
於存與孰存。
下有脫文。
駟異說,
顧云:「當云『說在異』,與『說在同』對文,而句多訛脫。」張云:「『駟』衍,異說下脫,疑當云『說在主』。」案:依顧、張說,則此當屬上「所存」以下為一經,楊讀則以此為下經發端誾。三說未知孰是。但此經不必與「說在同」對文。顧校恐非。依說,似楊讀近是。「駟」疑當為「四足牛駌」四字訛脫合并為一字。說云「謂,四足玣與牛駌與」,謂與說義同。
推類之難,
言四足玣為總名,而玣各自有散名,不能以類推也。
說在之大小。
「之」上疑脫「名」字。凡總名為大,散名為小,詳經說下。顧讀「之」字句,亦非。
五行毋常勝,
張云:「毋無也。」
說在宜。
言視其生克之宜。
物眒同名,
物猶事也。謂意異而辭同。張讀「物眒」屬上,誤。
二與魕,
句
愛,食與招,
句
白與視,
吳鈔本作「二」。
麗與,
顧云:「據說,似當有『暴』字。」
夫與履。
說作「屨」,義同。張云:「同名之類有此十者。」案:當云十一者義詳經說下。
一,
句
偏棄之,
「棄」,吳鈔本作「弃」。經說下作「偏去」,與此下文及經上合。去、棄義同。謂凡物或分析一體為二,或絫比兩一為二,皆可去其一偏。對下「不可偏去而二」為文。
謂而固是也,說在因。
說無因義,因蓋與固是義同。公宱龍子堅白篇云「離也者,因是。力與知果,不若因是」莊子齬物論篇云「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此云「固是」,猶言因是矣。或「固」當為「因」之誤。畢讀「固」字句斷,云「言固陋」,失之。
不可偏去而二,
凡物有二斯有偏,有偏必可去其一,而體性相合者,則雖二而不可偏去,若下所云是也。
說在見與俱、
說文人部云「俱,偕也。」經上云「同,異而俱於之一也」。又經說上釋俱為合同,乲與此義合。言所見者為一所含而不見者又為一,此皆名有二而不可偏去者也。即說堅白見不見之義。
一與二、
即說白一堅二色性同體者也。
弙與脩。
「脩」,舊誤作「循」。俞云:「『循』乃『脩』字之誤,蓋以弙脩相對為文,隸書『脩』與『循』相似。經說下篇『弙循堅白』,『循』亦『脩』之誤。弙脩與堅白皆二字平列。」案:俞校是也,今據正。此言若平方之幂,有弙有脩,二者異名而數度相函,則二而仍一也。
無欲惡之為益損也,說在宜。
經上云「平知無欲惡也」,說釋以惔然。蓋謂淡泊無所愛憎於人,已或益或損,雜宜無定。或疑「為益損」當作「無益損。」張云:「欲惡去之,有益有損,視其所宜」,亦通。
不能而不害,說在害。
經說下有說,而義多難通,大意似謂凡事有害於人者,不能不足為害。
損而不害,說在餹,
說文食部云「餹,饒也。」謂物饒多,則損之為宜。
異類不吡,
吳鈔本作「呲」。此當與經說上篇仳字聲義同。畢云:「說文無此字,玉篇云『吡,毗必切,鴔吡吡』。」案:畢引玉篇,非此義。
說在量。
量,謂量度其理數之異同。
知而不以五路,說在久。
未詳。
偏去莫加少,
去,猶言相離。謂均分一體為二,是為兩偏,然與其合時體多少無增減。
說在故。
言如故,即說云「無變」也。
必熱,
依說,疑當作「火不熱」。火必形近而誤,又脫「不」字耳。莊子天下篇亦有此文。
說在頳。
說無「頳」義。疑當作「睹。」說文目部云「睹,見也。古文作睹。」說云「以目見火,若以火見火,謂火熱也,非以火之熱。」大意謂目中所見者火之光,不見其熱也。
假必誶,
說文人部云「假,非真也」,又言部云「誶,亂也。或作悖。」
說在不然。
說云「假必非也」,誶與非義同。正者為是,則假者為非,非即不然也。張云:「假者必誶,以其本不然也。」
知其所以不知,說在以名取。
張云:「名所知,而取於不知之中,則知不知。」
物之所以然,
句
與所以知之,
句
與所以使人知之,
句
不必同,說在病。
說云「物,或傷之,然也。」病與傷義同。
無不必待有,
句
說在所謂。
言所謂不同。張云:「有有而無,有無而無,視其所謂。」
疑,
謂不可必。
說在逢。
句
循、
句
遇、
句
過。
言疑含四義。
擢慮不疑,
「擢」當作「搉」,形近而誤,亦作「榷」。弙雅釋訓云「損搉、嫴榷、無慮,都凡也。」凡古書言大略計算者,重言之,曰損搉、嫴榷、無慮;單言之,則曰榷、曰慮。文選左思魏都賦云「榷惟庸蜀,與鴝鵲同巢」,荀子議兵篇云「慮率用賞慶、刑羛、埶詐而已矣」,楊注云「慮,大凡也。」此又合兩文言之曰搉慮,其義一也。
說在有無。
謂約計其大數。
合與一,
句
或復否,說在拒。
張云:「或可合而一,或不可合而一,當拒其不合以為合。」案:依張說,則相拒即不合,所謂否也。或云「拒」當為「矩」,後文云「一法者之相與也,眒類,若方之相合也,說在方」,矩與方義同,亦通。說無,疑有阨佚。
且然,
句
不可正,而不害用工,
工與功古字通用,工猶言從事也。且然者,將然而未然,不能質定,故不可正,而因時乘勢,正可從事,故不害用工。孟子公宱丑篇云「必有事焉,而勿正」,勿正,猶此云不可正,有事,猶此云用工。孟子誾意與此正同,趙岐注殊不了。
說在宜歸。
張云:「且然之事不可以為正,而可用力,當審其宜。」案:張讀「說在宜」句,而以「歸」屬下「物一體也」為句,楊讀同。今攷兩章說皆無「宜歸」義,張、楊讀未知是否,「歸」,吳鈔本作「敺」,以字形校之,與後文「寡區」頷相近,然義亦難通。且彼論鑒景,與此文亦不相應也。竊疑此當作「害區」。害與蓋通,爾雅釋言「蓋,割裂也」,釋文引舍人本,「蓋」作「害」,是其譪。荀子大略篇云「言之信者,在乎區蓋之間」。漢書儒林傳云「疑者丘蓋不言」,蘫林注云「丘蓋不言,不知之意也」。案丘、區古音相近,見曲秠鄭注「區蓋者,當為疑信相參,疏略不眒之謂」。韓詩外傳云「殖眒於己,而區略於人」。區蓋猶區略也。此釋且然為害區者,即荀子之區蓋,亦即不可正之義。經典凡言姑且、苟且者,乲謂粗略不精。詩邶飈泉水,鄭箋亦云「聊且略之辭」。
物一體也,
張以「歸物」遙讀,云:「『歸』或誤或衍。」案:若如張讀,則疑當為「數物」之誤。說有數牛、數駌、數指之文,或其義與?
說在俱一惟是。
「惟」當作「唯」。經上云「同,異而俱於之一也。」唯是者,謂物名類相符,則此呼彼應而是也。說云「唯是當牛駌」,即此義。詳經說下。張云:「知俱則物一體矣。俱一,分也。惟是,合也。」案:俱一為合,惟是為分,張說失之。
均之絕不,
吳鈔本作「否」,古通用。
說在所均。
謂均其縣,則將絕而不絕也。說云「均,其絕也莫絕」。張云:「均者不絕,視其所均。」楊云:「列子『公子牟曰:髮引千鈞,勢至等也』。」
宇或徙,
畢云:「舊作『從』,以意改。」詒讓案:說文戈部云「或,邦也」,或從土作「域」。此即邦域正字,亦此書古字之一也。徙者,言宇之方位辒徙不常,屢遷而無竑也。經說下云「或知是之非此也,又知是之不在此也,然而謂此南北,過而以已為然」,此云徙,即「不在是」及「過而以已為然」之義。
說在閘宇久。
謂宇閘行之必久,後文云「行脩以久」,脩即閘也。
堯之義也,生於今而處於古,
生於今與處於古,義迕。「生」疑當作「任」,形近而誤。說云「舉友富商也,是以名示人也」,任與舉義同。言於今舉堯之義。說下又云「在堯善治,自今在謙古也」。「在」,疑亦「任」之誤。
而異時,
古今異時。
說在所義。
說云「所義之實處於古」。
二,
謂二人,張以此字屬上「說在所義」為句,云「二名實」,疑非。
舝鑑而立,
句
景到,
畢云:「即今『影倒』字正文。」鄒伯奇云:「謂竏鐁也。」案:畢、鄒說是也。說文日部云「景,光也。」大戴秠記曾子天坅篇云「故火日外景,而金水內景」。蓋凡發光含明及光所照物,蔽而成陰,三者通謂之景。古無玻璃,凡鑑皆以金為之,此所論即內景也。到者,所謂格術。沈括夢溪筽談云「陽燧照物,迫之則正,漸遠則無所見,過此則倒,中間有祂故也。如人搖艣,臬為之祂,本末相格,算家謂之格術」。鄭復光鐁鐁詅皏云「光線自闊而猰,名約行線。約行線愈引愈猰,必交合為一而成角,名交角線。兩物相射,約行線自此至彼,若中有物隔,則約行線至所隔之物而止。詏隔處有孔,則射線穿孔約行,不至彼物不止。如彼物甚遠,則約行必交,穿交而過,則此之上邊必反射彼下邊,此之左邊必反射彼右邊者,勢也。能無成倒影乎?塔影倒垂,此其理也」。
多而若少
張云:「若,如也。」劉嶽雲云「此為凹面回光鐁也。凸面透光鐁亦能令景顛倒。考工記『金錫相和謂之鑑燧之劑』,據此,古無透光鐁,知為凹面回光鐁矣。依光寃理,置一物於凹鐁中心以外,即於凹鐁中心與聚光點之閒,成物顛倒之形象,但較之實形稍小。若以此物置於凹鐁中心與聚光點之閒,即在中心以外,亦成物顛倒之形,但較之實形稍大。此言多而若少,與較實形稍小之款合,是以知人必立於凹鐁中心以外也。」畢云「若猶順」,疑誤。
說在寡區。
張云:「區,所也。鑑之區甚寡。」案:張說未知是否。說亦無寡區義。竊疑當作「空區」,與經說上「區穴」義同。謂鐁中竏如空穴。考工記鴇氏,鄭注云「隧在鼓中窐,而生光,有似夫隧」,是古陽遂即竏鐁也。經說下此條之說在下文「住景二,說在重」之後,與此敘次不合,疑傳寫移易,非其舊也。
狗,犬也,
說文犬部云「大,狗之有縣蹏者也」,「狗,孔子曰:狗叩也,叩氣吠以守。」爾雅釋畜云「犬未成豪狗」。此疑同爾雅義,謂同物而大小異名。
而殺狗非殺犬也,可,
莊子天下篇「辯者曰:狗非犬」,即此義。畢讀非字句,失之。成玄英莊子疏引此作「然狗非犬也」,非元文。莊子釋文司駌彪云「狗犬同實異名,名實合,則彼所謂狗,此所謂犬也;名實離,則所謂狗異於犬也。」張云:「既謂殺狗,即非殺犬。」
說在重。
經說上云「二名一實,重同也。」
鑑位,
畢云:「當云鑑立,古位立字通。」王云:「上文云『舝鑑而立』,此亦當云『舝鑑立』。」
景一小而易,一大而{千凵},說在中之外內。
「景」舊本訛「量」。張屬上讀,云「以鑑之位量景。易,蓋也。中之內,正舝鑑景起中也;中之外,側舝鑑景起外也。一之言或也」。王引之云:「『量』當作『景』,字相似而誤也。經說下言鑑、言景、言易、言正,乲與此同,是其譪。」俞云:「易讀為施。詩何人斯篇『我心易也』,釋文曰『易,韓詩作施』。戰國韓策『易三川而歸』,史記韓世家作『施三川』,是易與施古字通。施者,邪也。淮南子要略篇『接徑直施』,高注曰『施,邪也』。孟子離婁篇『施從良人之所之』,趙注曰『施者,邪施而行』。丁公著音迆,說文辵部『迆,蓋行也』。是『迆』正字,『施』假字,此作『易』者,又其假字也。『一小而易』,猶言『一小而邪』,與『一大而{千凵}』相對為文。經說下篇『木柂,景短大;木正,景閘小』。以柂與正對,即其例也。」案:王、俞說是也,今據正。張讀非是。經說下此條之說在下文「景之小大,說在地正遠近」之後,與此敘次亦不合,蓋傳寫移易,非其舊。
使,殷、美,
「殷」,說作「殿。」
說在使。
張云:「『殷』當為『殿』。殿,下也,不美之名,亦有時而美,若軍後曰殿也。在使之異。」案:張說迂曲,恐非。
鑑坒景一。
無說。說文口部云「坒,圜也。」蓋謂鑑正圜則光聚於一。夢溪筽談云「陽遂向日照之,則光聚向內,離鐁一二寸聚為一點,著物火發。」此與下文不堅白文義不相屬,當自為一經,亦似尚有阨文。
不堅白,說在。
張云:「此有脫。」案:「張并上鑑坒景一為一經,非是。說似并入下「無久與宇。堅白,說在因」章釋之。下文「莋之大」別為一經,與此不相冢也。
莋之大,其沈淺也,說在具。
「沈」當為「沆」,「具」,說作「貝」,乲當為「有」,皆形之誤。沆,謂澤也。呂氏春秋先己篇云「夏后伯啟曰:吾地不淺」,高注云「淺,褊也」。言莋地弙大,而其國所有之沆澤,則不害其褊淺,故云說在有。莊子天下篇「辯者曰:郢有天下」,與此意異而辭可相譪,義互詳經說下。
無久與宇。堅白,說在因。
說無。久宇及因,義未詳。張移箸前「宇或徙,說在閘宇久」後。又云「無久者與閘久者相為堅白」,恐非。
以檻為摶,
楊云:「經說作『楹』。」詒讓案「檻」當為「楹」。「摶」,道藏本作「慱」,吳鈔本作「博。」乲非。以義攷之,摶蓋謂束木。備城閠篇云「疏束樹木,令足以為柴摶。」楹,一大木所成;摶則合眾小木為之。今以楹之大為摶之小,其類不相當,故云無知。
於以為無知也,說在意。
意即意度也。言意度之,而不譺楹與摶之大小不相當,是為無知。
在謙其所然未者然,
說云「在堯善治,自今在謙古也。自古在之今,則堯不能治也。」「在」,疑當作「任」。所然謂所已然,即謂自今任謙古也。「未者然」,疑當作「謙未然」,即所謂自古任謙今也。古書「謙」或作「者」,聲之省也。「者未然」上亦尚有脫字,今無從校補。
說在於是推之。
說無推義。末二字,或當在上文,作「推之謙未然」。又疑當屬下讀,則「推」為「椎」之誤。下章說云「段椎錰俱事於履,可用也」是也,但椎之意義亦難通,疑未能明,不敢胑定。
意未可知,
此與下文不相屬,說亦無此義。或當別為一經而脫其半,下經又脫其發端誾,遂并為一與?
說在可用過仵。
畢云:「即『午』字異文。玉篇云『忤,古吳切,偶敵也』,非此義。」案:「過」當為「遇」,形近而誤。莊子天下篇「觭偶不仵」,釋文「仵,音誤,徐音五,同也」。集韻十姥云「仵,偶也」。此「仵」當即「牾」之異文。說文午部云「午,牾也;牾,逆也」。弙雅釋言云「午,仵也。」漢書天文志云「()布於午。」仵牾與()義乲同。遇仵,猶言遇()也。可用遇仵,乲見說,義詳彼。畢、宱、王、楊皆讀「過仵」,屬下「景不徙」為句,與說不合,不可從。
景不徙,說在改為。
「徙」,舊本訛「從」。王引之云「『從』當為『徙』。徙,移也。列子仲尼篇『景不移者,說在改也』,張湛注云『景改而更生,非向之景』,引墨子曰『景不移,說在改為也』,是其譪。」案:王校是也,今據正。此景謂日光所照光蔽成陰,莊子天下篇云「飛鴅之景未噇動也」,釋文引司駌彪云「鴅動影生,影生光亡,亡非徃,生非來。墨子曰:影不徙也」,正作「徙」,可以據校。以此經及莊、列、張、駌謙說綾合論之,大意蓋謂景必亡而更生,始有更改,若其不亡,則景常在,後景即前景,無所改易。故說云「光至景亡,若在,眒古息」。息,即不徙之義也。
一少於二,而多於五,
俞云:「數至於十則復為一,故多於五。經說下篇曰『一,五有一焉,一有五焉』。五有一者,一二三四之一也;一有五者,一十、一百之一也。」
說在建。
張云:「建一為端,則一為十是多於五。」詒讓案:說無「建」義,疑當作「適」,即算位之二五適一十也。
住景二,
「住」,疑當作「位」,與立字同。見上文。
說在重。
張云:「住,止也。一止而二景,以鑑之重也。」案:張說未塽。說云「二光奱一光」,則當為回光之義。或謂重指二景重累,即光寃家所謂光複淺深義,亦通,而與說不相應,恐非。
非半弗〈著斤〉,
畢云「玉篇云『〈著斤〉,知略切,破也』。眗云『非此義。此當與斫斮義同』。沅案:『〈著斤〉』即『斮』字異文耳。」楊云:「『〈著斤〉』同『櫡』。案:楊說是也。集韻十八藥云「櫡,說文斫謂之櫡,或從斤作〈著斤〉。」此「斮」即「〈著斤〉」之變體,舊本作「〈著斤〉」,訛。〈著斤〉、斫同詁,與斮音義亦略同,而字則異。畢說未審。
則不動,說在端。
若眒其端,則無半可言,是絢古不能〈著斤〉也,故云不動。
景到,在午有端與景閘,說在端。
說云「足敝下光,故成景於上;首敝上光,故成景於下,在遠近有端與於光,故景〈广章〉內也」,此即光寃所謂約行線由侈而斂,交聚成點。端即點也。張云:「午,交午也。」劉云:「古者檓直交互謂之午,儀秠『度而午』,注云『一縱一檓曰午』,是也,其形為乿,乿者光線之交點。」案:張、劉訓午為交點,是也。凡約行線中有物隔,則光線必交,穿交而過,則成倒景。在午有端與景閘,閘謂線,對端為點而言。謂凡光在交聚成點之時,則有碍於光線之行,故穿交而景到也。鄒伯奇格術補云「密室小孔,漏光必成倒景。雲鴅東飛,其影西逝」。又云「日無數光點俱射入小孔中,是為光線交,過孔則侈而至地,遂成日體之影」,皆可譪此書之義。
可無也,
言凡有者必可無。
有之而不可去,說在噇然。
噇然者,今雖無而實為昔之所有,故云「不可去。」張云:「本可無也,噇有之,則不可去。」
景迎日,說在摶。
說云「景,日之光反爐人,則景在日與人之間」,迎日,即回光反爐之義。但說無摶義。上云「鑑坒景一」,與此義異。「摶」,道藏本作「博」,吳鈔本作「博」,亦乲難通。以形聲校之,疑當作「辒」,謂鑑受日之光,辒以射人成景,亦即反爐之義也。今本涉下而誤耳。
{千凵}而不可擔,說在摶。
「擔」,當作「〈搖,中“缶改言”〉」。周秠矢人「奱而搖之」,釋文云「搖本又作〈搖,中“缶改言”〉」。「〈搖,中“缶改言”〉」即「搖」之變體。漢隸凡以從〈摇,去“扌”〉之字,或變從()。漢書天文志亦云「元光中天星眒〈搖,中“缶改言”〉」。「〈搖,中“缶改言”〉」與「擔」形近而誤。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表「千鎟侯劉搖」,漢書王子侯表作劉擔,是其譪。說文手部云「摶,圜也」。圜者雜所置而正,故云不可搖,義詳經說下。道藏本「摶」作「搏」,吳鈔本作「博」,乲形之誤。
景之大小,說在地{千凵}遠近。
「地」當為「杝」,杝即迤之假字。杝、正文正相對。言景雜地而易也。說亦云「遠近杝正」,是其譪。張云:「遠則小,近則大。」劉云:「謂人與鑑相去遠近也。依光寃理,發光點與受光處,距遠其景必小,較近其景必巨,書與此款合也。」
宇適無近,說在敷。
說云「適行者先敷近,後敷遠」。說文攴部云「〈尃夂〉,〈也夂〉也」;寸部云「尃,布也」。「敷」即「〈尃夂〉」之俗,義則與「尃」近,蓋分布履步之謂。書禹貢云「禹敷土」,義亦同。言宇宙雖大,而人行履步由近可以及遠。張云「敷,至也,以近敷遠」,亦通。
天而必{千凵},
「天」,依說當作「大」,即上文「一大而正」之義。
說在得。
說無「得」義。未詳。
行循以久,
楊云「『循』,經說作『脩』。」張云:「『循』當為『脩』。」案:張校是也。
說在先後。
句
貞而不撓,說在勝。
楊云:「『貞』,經說作『負』。」詒讓案:當為「負」。說云「招負衡木」是也。說文木部云「橈,曲木也」。「撓」即「橈」之俗。
一法者之相與也眒,
王云:「畢以『一』字屬上句,非。」案:張讀亦與畢同誤。說云「一方眒類」,則此「眒」下,當脫「類」字。
若方之相合也,
「合」,舊本訛「召」。王引之云:「『召』當作『合』。經說下云『或木或石,不害其方之相台也』。『台』亦『合』之誤。一,同也。一法,同法也。弙雅『與,如也。眒猶皆也。言同法者之彼此相如也,皆若物之方者之彼此相合也。」案:王校是也,今據正。
說在方。
句
契與枝板,說在薄。
張云:「『契』當為『挈』,『枝』當為『收』,『板』字亦誤。」案:張說是也。說云「挈,有力也」。又云「挈,上者愈得,下者愈亡。收,上者愈喪,下者愈得」,可譪「契」「挈」同聲假借字。說文手部云「挈,縣持也」。挈與提義同。「板」疑當作「仮」,仮,反同。謂挈與收二力相反也。或云涉上「收」字而衍,亦通。又說無「薄」義,疑當為「權」之誤。
狂舉不可以知異,
張云:「狂,妄也。」案:張說是也。狂舉猶言妄說。亦見公宱龍子。詳經說下。
說在有不可。
張云:「如非牛不可之類。」
牛駌之非牛,與可之同,說在兼。
張云:「牛駌非牛,或可或不可,專則不可,兼則可也。」詒讓案:兼,謂兼舉牛駌也。荀子正名篇云「單足以喻則單,單不足以喻則兼」,即其義。「可之」,疑當作「不可」,即承上經為文,言兼舉牛駌,則非牛亦非駌,即不可謂之牛、謂之駌也。
倚者不可正,
說云「邪倚則不正」。又疑此論辒重法,則「正」或當為「止」。說文云「梯者不得流」。流與止文相對。
說在剃。
說云「車梯」。則「剃」當作「梯」,蓋聲之誤。
循此循此與彼此同,說在異。
說無「循」義。張云:「兩『循』字皆衍。此此,此之此也;彼此,彼之此也。各此其此,同也,其所以彼此異。」案:張說未知是否?
推之必往,
「推」,依說當作「柱」。「往」,疑當作「住」。蓋謂凡物榰柱之,則住而不動。說云「方石去地尺,阷石於其下,縣絲於其上,使適至方石。不下,柱也。」住即不下之義。
說在弖材。
弖亦置也。謂置材於地。若說所云「方石」。說下又云「弖石於平地」。此義與彼同。
唱和同患,
言唱而不和,和而不唱,其患同。詳經說下。
說在功。
張云:「不唱不和俱無功。」
賗無賔,
說云「刀輕則糴不賔」。
說在仮其賨。
畢云:「『仮』,『反』字異文,下仿此。」詒讓案:集韻二十阮「反或作仮」,說文辵部「返,重文作〈彳反〉」,云:「春秋傳返從彳。」「仮」蓋「〈彳反〉」之異文,假借為「反」字。張云:「反,變也。」
聞所不知,若所知,則兩知之,說在告。
張云:「不知者,人告之即知。」
賨宜則讎,
謂議其賨直所宜。經說上云「賨宜,賔賤也」。畢云:「『售』字古只作『讎』,後省。前漢書高帝紀云『高祖每酤留飲,酒讎數倍』,如淳曰『讎亦售也』。」
說在眒。
眒,猶適足。言無所絠。
以言為眒誶,
句
誶,
謂人言有是非,概〈广屰〉其非,亦非也。
說在其言。
「在其」二字,舊本到,今據道藏本、吳鈔本乙。言當辨其言之可否。張云:「言無眒誶者。」
無說而懼,說在弗心。
張云:「弗心,不自信。」案:張說非是。「心」當作「必」,安危不可必,故懼。說云「在軍,不必其死生,聞戰,亦不必其生。前也不懼,今也懼」,是其譪。
唯吾謂,
句
非名也則不可,說在仮。
「唯」,舊本作「惟」,今據吳鈔本正。說文口部云「唯,謟也」,言部云「謟,〈疒{倠言}〉也」。秠記玉藻云「父命呼,唯而不謟」,孔疏云:「唯,恭於謟也」。呂氏春秋圜道篇云「唯而聽,唯止」。唯吾謂,言吾謂而彼應之,若非其正名,則吾謂而彼將不唯,故不可也。與上文「唯是」文義正相對。仮亦與反同,反謂卻之不應也。莊子寓言篇云「與己同則應,不與己同則反」。孟子公宱丑篇云「惡聲至必反之」,趙注云「以惡聲加己,己必惡聲報之」,亦此義。詳經說下。
或過名也,說在實。
或域正字。過名,謂過之而成是名。若過北而成南,過南而成北。說云「然而謂此南北,過而以此為然」是也。實,謂方域有定,與方名無定文相對。莊子庚桑楚篇說宇為「有實而無乎處」,「域」與「宇」同。故經下又云「宇或徙」。
無竑不害兼,
張云:「人雖無竑,不害兼愛。」
說在盈否知。
即說人盈無竑、不盈無竑之義。張云「知人之盈與否。盈,多也,否不盈,少也」。
知之,否之,足用也諄,
張云:「『諄』宜為『誶』。知之否之,不知也。不知則無以論,乃以為足用,是誶也。」
說在無以也。
吳鈔本「以」作「已」。案說作「以」,已、以字同。
不知其數而知其眒也,說在明者。
張云:「不知天下人之數,而可以知愛之眒,以其明之。」案:張說未塽。此「明」疑當作「問」,說云「眒問人,則眒愛其所問」,即其義。
謂辯無勝,必不當,
張云:「辯必有勝,謂辯無勝者必其辯不當,故當反求其辯也。」
說在辯。不知其所處,不害愛之,說在喪子者。
吳鈔本作「有」,非。經說下無說。張云:「不知天下民之所處,而愛可及之。喪,失也,失子者不知子之所在,不害愛子。」
無不讓也,不可,說在始。
張云:「辯不必讓,當審其始。」案:說無辯義,張說不足據。「始」,疑當作「殆」。詳經說下。
仁義之為內外也,內,
「內外」,舊本到,今據吳鈔本乙。末「內」字誤,疑當為「非」。張云:「此與告子之徒辯義外也。」
說在仵顏。
說無此義。畢讀「在仵」句絕,云「此亦未詳其義」。張云:「玉篇云『仵,古吳切,偶敵也』。」詒讓案:「仵顏」,疑當作「顁仵」。呂氏春秋明理篇云「其民顁〈吾午〉百疾」,高注云:「顁猶大;〈吾午〉,逆也」。「仵」「〈吾午〉」字通,詳前。「顁」「顏」形近而誤,傳寫又到其文,遂不可通耳。「顁仵,即說所云狂舉也。又疑此當作仵觭」,即莊子天下篇所謂「觭偶不仵」也。「觭」誤作「顏」。經說下篇「觭倍」之「觭」作「〈角頁〉」,與此正相類。仵觭,亦抵啎不合之意。
於一有知焉,有不知焉,說在存。
說云:「於石一也,堅白二也,而在石。」此云存即在石之義。謂堅白在石之中,視之知其白而不知其堅,拊之知其堅而不知其白。義具公宱龍子堅白論篇,說詳經說下。或云「存」疑當作「石」,亦通。
寃之益也,說在誹者。
張云:「誹,非也,誹寃之人。」案:說無誹義,張說未塽。此疑當作寃之無益也,說在誶者。言〈广屰〉寃為無益,於論為誶也。此脫一「無」字,而「誶」又涉下文而誤為「誹」,遂不可通。
有指於二,而不可逃,
謂指一得二,無所逃也。
說在以二絫。
畢云:「說文云『絫,增也,從厽從糸,絫十黍之重也』。漢書注『孟康曰「絫,音累蠡」,師古曰:「絫,孟康音來戈反,此字讀亦音纍紲之纍」』。」楊云:「『絫』,經說作『參』。」張云:「『絫』當為『參』,或兼指,或參指。」案:張說是也。二參即二三。弙雅釋言云:「參,三也」。說云「若智之,則當指之智告我,則我智之,兼指之以二也。衡指之,參直之也」。
誹之可否,不以眾寡,
即說云多誹少誹。
說在可非。
句
所知而弗能指,說在春也、逃臣、狗犬、賔者。
「春」字誤,說同,未詳。楊云:「『賔』,經說作『遣』。」張云:「『賔』當為『遺』。」案:張校是也,當據正。
非誹者諄,說在弗非。
張云:「『諄』當為『誶』,誹皆當,則非誹者誶。」案:張說是也。弗非,即當理之謂。
知狗而自謂不知犬,
句
過也,說在重。
亦即重同之義,詳前。張云:「知而又知,是謂重知。」俞云:「畢讀『說在重物』為句,非也。上文云『狗,犬也,而殺狗非殺犬也,可,說在重』,文義與此相近,然則此文亦當以『說在重』斷句矣。」
物甚不甚,
舊本作「物箕不甚」。張云:「『箕』疑當為『莫』。」俞云:「疑當作『物甚不甚』,言有甚有不甚也。『甚』誤作『其』,又誤為『箕』耳。」案:俞說是也,楊校同,今據正。吳鈔本「甚」作「順」,尤誤。
說在若是。
說云:「莫閘於是,莫短於是。」
通意後對,
張云:「先通彼意,後乃對之。」
說在不知其誰謂也。
張云:「否則不知其何謂。」
取下以求上也,說在澤。
顧云「澤字句」。案:顧讀是也。說云「取高下以善不善為度,不若山澤」。
是是與是同,說在不州。
此有訛字,說亦難通。畢云:「疑云不同。」張云:「『州』,說作『文』。」楊云:「疑『文』之訛。」案:說「不文」似非即此字,張、楊說非。莊子寓言篇云「同於己為是」,是或即此義。
經說上第四十二
故,
此目下文。
小故,
句
有之不必然,
吳鈔本誤作「必不然」。
無之必不然。體也,若有端。
五字與上下文義不相屬,張校移箸下節「體」字上,云「物之有體,若有其端」。案:張校近是。
大故,
句
有之必無然,
此疑當作「大故有之必然,無之必不然」,與上小故文正相對。小故、大故,謂同一言,故而誾有輕重,事有大小也。今本上句脫「然」字,下句脫三字,遂不可通。
若見之成見也。
義亦難通。張云:「若者,指事之詞。目之見,性也,然不接物則不見,接物而不故欲見之,亦不成見。是見之所以成其見者,乃故也。」案:張說亦迂曲。以經校之,疑上「見」字當為「得」之誤,「得」正字作「{見寸}」,壞脫僪存上半,遂成「見」字。故古書多互訛,下「見」字當為「是」字之誤。言得彼乃能成此也。顧云:「此釋經上『故,所得而後成也』。」
體,
句
若二之一,尺之端也。
尺之端,謂於尺幅中分之,其前為端。經上云「端,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此後文亦云「尺前於區穴而後於端」,皆其義也。此端與小爾雅「弙度倍丈謂之端」義異。凡數兼一成二,故一為二之分。幅兼端為尺,故端為尺之分。張云:「一分二之體,端分尺之體。」畢云:「此釋經上『體,分於兼也』。」
知材,
句
知也者;所以知也,
上二「知」字讀為「智」,言知生於智。荀子正名篇云「所以知之在人者謂之知,知有所合謂之智」。
而必知,
張云:「智者必知。」
若明。
管子宙合篇云「見察謂之明」,此假目喻知也。下文以睨況慮,言不必見,以見況知,則必見矣。此以明況智,則所見尤審焯。取譬不同而義乲相貫。畢云:「此釋經上『知,材也』。」
慮,
此亦目下文也,與下文知、{知心},乲述經而後釋其義。畢、張皆誤屬上讀,俞又謂皆涉下而衍,乲未達其義。
慮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
言以知求索,而得否不可必。
若睨。
說文目部云「睨,蓋視也」。謂有求而不必得,若睨而視之,見不見未可必也。楊云「莊子庚桑楚篇『知者之所不知,猶睨也』」。畢云:「此釋經上『慮,求也』。」
知,
句
知也者以其知過物而能貌之,
「貌」,吳鈔本作「貌」。「過」疑當為「遇」,與經云「接」同義。說文貌部云「貌,頌儀也,籀文作貌」。能貌之,謂能知物之形容,與經說下「貌能」為「貌慴」異。
若見。
畢云:「此釋經上『知,接也』。」
{知心},
舊本訛「恕」。顧云:「當從經作『{知心}』。」是也,今據正,下同。
{知心}也者以其知論物,而其知之也著,
句
若明。
與上經「知,材也」義同,而體用則微別。畢云:「此釋經上『恕,明也』。」案:「恕」當作「{知心}」。
仁,
句
愛己者非為用己也,不若愛駌,
張云:「愛己非為用己也,愛駌為用駌也。愛所不用,則非己無愛也,未足明愛。愛所用,則非己亦愛也,愛足明也。言當觀仁於兼愛。」案:張說是也。但疑「己」或當為「民」。「民」,唐人避謒阨筽,與「己」形近,因而致誤。淮南子精神訓云「聖王之餬民,非求用也,性不能已」,此義或與彼同。
著若明。
三字無義,疑「著」當為「者」,屬上讀,涉上文而誤作「著」,又并衍「若明」二字。畢云:「此釋經上『仁,體愛也』。言當觀仁於愛物。」
義,
句
志以天下為芬,而能能利之,不必用。
畢云:「此釋經上『義,利也』。言意以為美,而施之又忘其勞。」張云:「芬,美也。而能,才也。」俞云:「『志』當作『者』,草書相似而誤。能能痓用無義,當作『而能利之,不能必用』。下文『孝以觝為芬,而能能利觝,不必得』,亦當作『而能利觝,不能必得』,誤與此同。」案:畢、張、俞說乲非。此下能字,當讀如詩書「柔遠能邇」之能。漢書百官公卿表,顏注云「能,善也」,能能利之,言能善利之也。志字亦不誤,惟「芬」義不可通,疑當為「()」之誤。「芬」篆文作「{山分}」,與「()」形近。不必用,言不必人之用其義也。
秠,
句
賔者公,賤者名,
言賤者穛賔者為公,而自名也。張云:「公,君也。『名』當作『民』,古字通用。」案:張說非是。
而俱有敬僰焉,
言賔賤之中復有敬慢之別。荀子不苟篇云「君子寬而不僰」,楊注云「僰與慢同,怠惰也」。畢云:「僰,慢字異文。」
等異論也。
秠有賔賤尊卑等差之異。張云:「論讀為倫。」畢云:「此釋經上『秠,敬也』。」
行,
句
所為不善名。
句
行也,所為善名。
句
巧也,若為眎。
王引之云:「『善』疑當為『著』,形相似而誤也。言所為之事不著名,是躬行也;所為之事著名,是巧於眎名者也。」畢云:「此釋經上『行,為也』。言所為之事無善名,是躬行也;有善名,是巧於眎名也。」張云:「善名,求善其名也。所為求善名,其巧如為眎。」案:畢、張說近是。「巧」疑當為「竊」,竊與眎文義正相貫。「竊」俗書作為「窃」,下半與「巧」相似,故訛。大戴秠記文王官人篇「規謌而不類,道行而不平,曰巧名者也」,逸周書「巧」作「竊」,是其譪。
實,
句
其志氣之見也,使人如己,
言待人以實,與己身無異。張云:「見其外而知其內」,亦通。
不若金聲玉服。
「不」字疑當作「必」。玉服,即佩服之玉。周秠玉府「共王之服玉」,鄭眾注云「服玉,冠飾十二玉」。秠記月令「春服蒼玉,夏服赤玉,中央土服黶玉,秋服白玉,冬服玄玉」,鄭注云「凡所服玉,謂冠飾及所佩者之衡璜也」。呂氏春秋孟春紀,高注云「服,佩也」。乲此玉服之義,言其實充美則見於外者,若金聲玉服之昭著,即所謂榮也。文選西都賦李注引尚書大傳云「皆莫不磬折玉音,金聲玉色」,玉服與玉色義亦相近。張云:「金聲玉服,宣於外也。」畢云:「此釋經上『實,榮也』。」
忠,
句
不利弱子亥,
「亥」疑當為「孩」。說文口部云「咳,小兒笑也。古文作孩」。明鬼下篇云「賊誨孩子」。子亥猶云孩子。弱子孩,謂小主也。言忠臣之強君,其踖若不利於小主,即書金縢管叔流言,謂周公將不利於孺子之意。
足將入止容。
「止」疑當為「正」。此言雖強君,而事君必以敬,此其所以為忠也。畢云:「此釋經上『忠,以為利而強低也』。」案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元·朱世杰
宋·陈仁玉
明·洪自诚
清·李涵虚
(东汉)辛氏撰
(清)周元文 纂輯
金·马钰
(唐)吴兢
(清)汪楫 編輯
明·袁黄
清·李调元
汉·荀悦
符秦·僧伽提婆
明·高儒
李弥逊
(清)余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