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不下带编-(清)金埴
不下带编目录:
點校說明
不下帶編卷一
不下帶編卷二
不下帶編卷三
不下帶編卷四
不下帶編卷五
不下帶編卷六
不下帶編卷七
點校說明
不下帶編七卷、巾箱說一卷,清金埴撰。金埴字苑孫、小郯,號鰥鰥子、聳翁、淺人、壑門,浙江山陰(今紹興縣)人。生于康熙二年(公元一六六三),卒于乾隆五年(公元一七四0)。有關作者的生平事跡,我們只能從這兩種筆記中,得到一點零星材料,目前尚未見到其它記載。金埴的家庭,是明代的官僚大族。父親金煜,順治十年進士,授職山東郯縣知縣。康熙九年(公元一六七0)罷官。金埴隨父在山東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所以這兩種筆記記載山東的人和事較多。金埴自己是一個屢售不第的秀才,以教館當幕僚為生,到晚年,連館地也謀不到,生活每況愈下。
...更多
不下帶編卷一
雜綴兼詩話
山陰壑門 金埴 小郯原字苑蓀 鰥鰥子述次
長安衢道,紫陌雲停,丹樓霞起。凡還 仝旋。 朝述職,奉使 去 榮趨,百官散從 去 羽儀,以逮腰纏輦負,列肆鋪場,無弗燦若畫圖,望成機錦,分明一條輭繡天街,長慶太平之有象。有繪為輭繡天街圖者,應 平 居燕京十景圖之首,垂億萬年,以崇大清萬國之仰瞻。
古人讀書,以識字分句讀 音豆 為第一義。按唐人資暇錄云:「學識何如觀點書。」點書之難,不惟句度、 音豆,與讀音義同。 義理,兼在知字
...更多
不下帶編卷二
雜綴兼詩話
越上壑門 金埴 苑蓀一字小郯 鰥鰥子述
太宗伯肇余杜公臻予告歸,埴修謁於繡水里第,飲憩采山亭。亭乃曹侍郎溶所遺,王公覺斯鐸為秋岳先生題額也。埴疑之,請於公曰:「此亭何尚懸故牓耶?」公曰:「侍郎,吾里賢達。宅為吾有,安忍盡更 平 ?聊存此榜以志弗忘故主耳。然乏題柱,他手咸非吾意,子試為之。」埴擬一聯以呈公,曰:「勝地適當投老至,采山聊為故人存。」大愜公意。適顧太史書宣圖河至,公即命書鋟版懸之。公有道敦古,多此類也。
宗伯之欲為聯於
...更多
不下帶編卷三
雜綴兼詩話
越上聳翁 金埴 小郯原字苑蓀 淺人述
卞侍郎令之永譽第進士,博學嗜古,有書畫考行世。其教家伶也,亦請名士正字,院本悉從正音。埴昔遊長安,曾預其宴。伶人有裝為禰衡者,以禰作平聲音祧,座客驚訝。公曰:「此出禮文王世子,其在軍則守於公禰,注:音祧。又,姓也,讀米、讀你者乖。」凡此類甚夥,至今南北勾欄尚有傳其音者。噫!世之學士文人反有輕說文之學而口多訛音者,得無見哂於優曹耶?!
明劉洗 先,上聲。 馬定之與兵侍王偉遇於朝,王戲劉曰:「吾
...更多
不下帶編卷四
雜綴兼詩話
越上淺人 金埴 小郯原字苑蓀 鰥鰥子述
蕭山毛太史奇齡西河詩話一則云:「予郡金某 先君子諱火傍,上字日,下立字。 字子藏,為太平卿楚畹公孫。目有重 平 瞳子。其母弟馬君玉超挾嶺表一扶乩客來,見某驚曰:『此南唐李後主後身也。』初不信,既而閱陸游南唐書,則後主亦名某,亦目有重瞳子。太常笑曰:『焉見此客不維讀南唐書耶!』後子藏年十九中順治戊戌進士,授山東郯城縣知縣。康熙庚戌罷官,甲戌死。考後主于南唐建隆三年壬戌即位,至開寶七年甲戌而國亡身殞。史所稱宋師下 去
...更多
不下帶編卷五
雜綴兼詩話
越上聳翁 金埴 苑蓀一字小郯 鰥鰥子述
埴曾王父太常府君, 諱艸下門字,門內柬字,號楚畹,中天啟乙丑進士,歷官太常寺少卿。 崇禎間官應天督學御史,聞命焚香,告天矢志,立誓不抑單寒,不通請謁,不徇故舊。題一聯,盟于試卷之尾云:「竊國名器,以媚私交,大干國憲;違天休命,而淹寒士,必有天殃。」至今江南北傳流有「金宗師不賣銀秀才;富知縣 令姓富 。專剝窮百姓」之謠,蓋實錄也。
貴池吴文烈 鄉人私諡。 應箕,字次尾,為復社君子之冠
...更多
不下帶編卷六
雜綴兼詩話
越上壑門 金埴 小郯原字苑蓀 鰥鰥子述
先大父贈公文學仲星府君 諱木傍幾字。 雁行三人,承曾大父太常府君文德,並極隆禮。師席所延,必品學優卓之彥,少三、五年,多至九年、十年,罕一、二年更 平 替者。迨後辭去時,凡為 去 師供設幃枕衾衣,及文翫硯爐等物,悉令隨師搬送。先大父曉諸父及先君子曰:「此物乃師多年服用休憩摩挱,豈可復留於家,亦敬師之一節,汝輩須知之。」至節歲,等儀之外別有饋於師,閫遣媼絡繹弗絕,則大母馬太君意也。以故館師曠館之日絕罕。而寒門前後所
...更多
不下帶編卷七
雜綴兼詩話
山陰聳翁 金埴 苑蓀一字小郯 述
諺以人之作 佐 事玩忽不經意,謂之「撇在腦後」者,語本於宋時伶倫之口。楊存中在建康軍,以美玉琢成雙勝帽環進高廟,為尚御裹,謂之「二勝環」 一作鐶。 取兩宮北還之兆。偶一伶在御旁,高宗指環示之:「此楊太進來,名二勝環。」伶接奏云:「可惜二勝環,且掉在腦後!」至今傳其語。
朱太史竹垞彜尊與彭侍郎羡門孫遹,並精說文之學。二公一日偶坐,論晰數字,義無遺蘊。彭詢朱云:「君平生識此等字幾所於胸中?」答言:
...更多
1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洪氏
明·周履靖
(明)苏祐
(宋)洪皓
袁郊
清·孙枟
(唐)張鷟
(明)陆粲
明·宋濂等
宋·陈善
刘宋西域三藏法师礓良耶舍译
宋·白玉蟾
明·黄佐
唐·李华
明·高濓
清·冯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