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法言義疏-(西漢)楊雄 汪榮寶 注疏
法言義疏目录:
法言義疏一
法言義疏二
法言義疏三
法言義疏四
法言義疏五
法言義疏六
法言義疏七
法言義疏八
法言義疏九
法言義疏十
法言義疏十一
法言義疏十二
法言義疏十三
法言義疏十四
法言義疏十五
法言義疏十六
法言義疏十七
法言義疏十八
法言義疏十九
法言義疏二十
法言義疏附錄一 楊子法言校補
法言義疏附錄二 法言補釋
法言義疏十一
五百卷第八
〔注〕夫言者,所以通理也。五百歲一聖,非經通之言,故辨其惑罔之迷也。
或問:「五百歲而聖人出,有諸?」
〔注〕孟軻、史遷皆有此言。
曰:「堯、舜、禹,君臣也而並;文、武、周公,父子也而處。湯、孔子數百歲而生。因往以推來,雖千一不可知也。」
〔注〕千歲一人,一歲千人,不可知也。〔疏〕「五百歲而聖人出」者,孟子云:「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又云:「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若禹、皋陶則見而知之,若湯則聞而知之。由湯至於文王五百有餘歲,若伊尹、萊朱則見
...更多
法言義疏十二
先知卷第九
〔注〕圖難於其易,求大於其細,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亂,如斯而已矣。〔疏〕注「圖難」至「已矣」。按:老子云:「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先知其幾於神乎!
〔注〕幾,近也。神以知來,探未兆也。逆識先知,近於神也。
敢問先知。」曰:「不知。
〔注〕答以不知者,神悟則先知,非問之所及也。
知其道者其如視,
〔注〕舉目便見。
...更多
法言義疏十三
重黎卷第十
〔注〕真偽美惡,成敗存亡,人君之所以御乎其下,人臣之所以事乎其上,不可以不察也。明此以南面,堯之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為臣也。〔疏〕注「明此以南面」至「臣也」。按:莊子天道文。
或問:「南正重司天,北正黎司地,今何僚也?」
〔注〕司,主也;僚,官也。少皞氏衰,九黎亂德,帝顓頊命重、黎主天地也。
曰:「近羲,近和。」
〔注〕堯有羲、和之官,王莽時亦復立焉。聖王之立重、黎、羲、和,考其所以重、黎、羲、和耳,非莽所立也。
「孰重?孰黎?」曰:「羲近重,和
...更多
法言義疏十四
或問:「秦伯列為侯衛,
〔注〕在外候望,羅衛天子。
卒吞天下,而赧曾無以制乎?」曰:「天子制公、侯、伯、子、男也,庸節。
〔注〕庸,用也;節,節度也。
節莫差於僭,僭莫重於祭,祭莫重於地,地莫重於天,
〔注〕既盜土地,又盜祭天。
則襄、文、宣、靈其兆也。
〔注〕始於四公以來者,言周之衰非一朝一夕矣。
昔者襄公始僭,西畤以祭白帝;文、宣、靈宗,興鄜、密、上、下,用事四帝,而天王不匡,反致文、武胙。
〔注〕宗,尊也。文公起鄜畤,宣公起密畤,靈公起上、下畤。
是以四疆
...更多
法言義疏十五
或問:「李斯盡忠,胡亥極刑,忠乎?」曰:「斯以留客
〔注〕秦嘗欲逐諸侯之客,斯上書以為不可,秦聽之。是一事,忠也。
至作相,用狂人之言,從浮大海,立趙高之邪說,廢沙丘之正,阿意督責,焉用忠?」
〔注〕始皇信妖言,東浮滄海,斯為宰相,不能諫止而從行。及始皇崩於沙丘,斯納趙高之計,矯廢扶蘇,而立胡亥。胡亥既立,縱暴。斯諫之而見怒,恐誅,作督責之書,以阿二世之意。此諸事,皆非忠直也。」
「霍?」
〔注〕漢大將軍霍光。
曰:「始元之初,擁少帝之微,摧燕、上官之鋒,處廢興之分,堂堂乎忠,難矣哉!至顯
...更多
法言義疏十六
淵騫卷第十一
〔疏〕吳曹侍讀元忠云:「漢書藝文志:『揚雄所序三十八篇。』本注云:『法言十三。』此十三篇,即本傳之十三卷。文選班孟堅答賓戲注引作『十二卷』者,宋祁校本云:『李軌注法言本,淵騫與重黎共序。』知軌據漢世傳本,重黎、淵騫并為一篇,故合法言序為十三篇,可由祁校語得之。」榮按:李本自學行卷第一,至孝至卷第十三,每卷標題下皆有注語,惟淵騫卷第十一下無文,蓋重黎、淵騫本為一篇,多論春秋以後國君、將相、卿士、名臣之事,以其文獨繁,倍於他篇,故自篇中「或問淵、騫之徒惡乎在」以下,析為卷第十一。雖自為一篇,然實即重黎之下半,既非別
...更多
法言義疏十七
美行,園公、綺里季、夏黃公、角里先生。
〔注〕避秦之亂,隱居商山,不朝高祖,而從太子,帝客禮之。
言辭,婁敬、陸賈。
〔注〕婁敬說高祖都關中;陸賈說尉佗為漢臣,又作新語,高祖善之。
執正,王陵、申屠嘉。
〔注〕呂后欲王諸呂,陵執意不從,免陵,乃得封。文帝愛幸鄧通,至使慢禮,嘉收通;晁錯犯憲,嘉奏誅錯。
折節,周昌、汲黯。
〔注〕折節謂直諫。高祖欲易太子,周昌面爭,以為不可。武帝時,公孫弘為丞相,汲黯面折弘於上前,以為弘諛不忠。
守儒,轅固、申公。
〔注〕轅固守正,以得罪
...更多
法言義疏十八
君子卷第十二
〔注〕夫君子之所以為美,布護蔓延,在乎眾篇,豈惟於此?而表其篇目者,絕筆在乎孝至,無以加之而已。〔疏〕注「夫君」至「而已」。按:法言篇目,皆摘篇首語二字為之。此以君子命篇,不必別有意義也。布護、蔓延並疊韻連語,分散周匝之謂。
或問:「君子言則成文,動則成德,何以也?」曰:「以其弸中而彪外也。
〔注〕弸,滿也;彪,文也。積行內滿,文辭外發。
般之揮斤,羿之激矢,君子不言,言必有中也;不行,行必有稱也。」
〔疏〕「以其弸中而彪外也」者,音義:「弸中,蒲萌切,又
...更多
法言義疏十九
孝至卷第十三
〔注〕始於學行,而終於孝至,始終之義,人倫之事,畢矣。〔疏〕困學紀聞云:「論語終於堯曰篇,孟子終於堯、舜、湯、文、孔子,而荀子亦終堯問,其意一也。」翁氏元圻注云:「揚子法言終以孝至篇,亦及堯、舜、夏、殷、周、孔子。其以孝至名篇,蓋以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孔子曰:『吾志(按:當作「行」。)在孝經。』自謂得與於斯道之傳,與荀子一也。然則何解於語焉不精,擇焉不詳哉?」(按:「語」、「擇」字互誤。)按:法言象論語,故始學行而終孝至,朱氏一新謂子雲以是寓依歸聖人之意,是也。道者,天下之公器,人人得而有之。古代學者樸謹,
...更多
法言義疏二十
漢德其可謂允懷矣。
〔注〕允,信;懷,至。
黃支之南,大夏之西,東鞮、北女,來貢其珍。漢德其可謂允懷矣,世鮮焉。
〔注〕明此奕世之所致,而莽一旦行詐以取之。〔疏〕「黃支之南」者,漢書平帝紀:「元始二年春,黃支國獻犀牛。」應劭云:「黃支在日南之南,去京師三萬里。」地理志:「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又船行可二十餘日,有諶離國。步行可十餘日,有夫甘都盧國。自夫甘都盧國船行可二月餘,有黃支國,民俗略與珠厓相類。其州廣大,戶口多(一),多異物,自武帝以來皆獻見。平帝元始中,王莽
...更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張廷玉 等
元·刘郁
晋·陆机
(唐)羅隠
(明)陆容撰
陈守真
云江女史
明·项笃寿
清·谢泰阶
清·郑文焯
清·叶天士
清·余怀
(清)周凱
唐·慧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