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唐诗
> 长门怨 其一
上一卷
下一卷
拭
泪
愁
雨
刘
长
却
痕
心
滴
皂
门
千
不
和
长
怨
行
学
雨
门
更
君
到
秋
万
恩
昭
夜
其
行
断
阳
长
一
刘皂
长门怨 其一
长门怨 其一原文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长门怨 其一赏析
长门,汉宫名。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后居于此。相传司马相如曾为陈皇后作了一篇《长门赋》,凄婉动人。实际上,《长门赋》是后人假托司马相如之名而作的。自汉以来古典 中,常以“长门怨”为题发抒失宠宫妃的哀怨之情。 刘皂《长门怨》组诗共三首,此乃其一。诗借长门宫里失宠妃嫔的口吻来写,全篇不着一“怨”字,但句句在写怨,情景交融,用字精工,将抽象的感情写得十分具体、形象,不失为宫怨诗中的佳篇。 首句“雨滴长门秋夜长”,通过写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内心 。诗人着意选择了一个秋雨之夜。夜幕沉沉,重门紧闭,雨声淅沥,寒气袭人,这是多么寂寞凄清的难眠之夜啊!长门宫里的好,天天度日如年,夜夜难以成眠,更哪堪这秋风秋雨之夜!“滴”字用得好,既状秋雨连绵之形,又绘秋雨淅沥之声,绘形绘声,渲染了凄凉的气氛;内心本就愁苦的妃嫔,耳听滴滴嗒嗒的雨水声,不由得产生一种“秋夜长”的感觉。这里,由景而生情,情和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了。 “愁心和雨到昭阳”。昭阳,殿名,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所住的地方,后世泛指得宠宫妃所居之处,与冷宫长门形成对照。长门宫里的妃嫔辗转反侧,思绪纷繁,很自然地想起昭阳殿里的种种情景来。她们想了些什么,诗人没有点破,但联系“愁心”二字看,最基本的还是怨恨。昭阳殿如今依旧金碧辉煌,皇帝仍然在那里寻欢作乐,所不同的是昭阳殿的主人已经更换,皇帝又有了新欢,过去得宠的人们被搁置一边,她们被损害的心只有伴着秋雨才能飞到昭阳,这是何等可悲的命运啊!着一“和”字,蕴含丰富,有秋雨引发愁思,愁思伴随秋雨之意,愁心和秋雨完全揉合在一起了。 三、四两句是全诗感情的凝聚点。诗中女子由往日的欢娱想到今日的凄凉,再由今日的凄凉想到今后悲惨的结局,抚今追昔,由彼及此,不禁哀伤已极,泪如雨下。“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后一句当然是夸张,但这是紧承前一句来的,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幽禁深宫、怨愁满怀、终日以泪洗面的失宠妃嫔的形象。“不学”二字,将失宠宫妃之泪痕不断与君恩已断联系起来,对比鲜明,感情强烈,把皇帝的寡恩无情给揭露出来了,熔议论、抒情于一炉,直率而又委婉。这一笔不仅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而且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性,不仅写出了怨,而且也写出了怒。白居易的《后宫词》有云:“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正面抉示主题,宣泄人物感情,写得很直率。刘皂的“泪痕不学君恩断”,其直率有如白诗,其余味却胜于白诗。 (刘永年)
刘皂
简介
简介暂无
刘皂
的其它诗歌
长门怨 其一
旅次朔方
边城柳
长门怨三首
长门怨 其一诗句
愁心和雨到昭阳
雨滴长门秋夜长
泪痕不学君恩断
拭却千行更万行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最近文章
蛮歌豆蔻北人愁是谁写的
揭秘《道州北池放鹅》中蕴含的名句“我非好鹅癖”
灞上轻薄行中长安无缓步的赏析解读
凤辇寻春半醉回是什么意思——专业解读名句凤辇寻春半醉回
专家评点“碧水何逶迤”
“我愿分众泉”到底说了什么?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不惜十指弦”在《古薄命妾》中的意义
杨柳枝词二首中春入行宫映翠微的赏析解读
剖析诗句“南浦桃花亚水红”在《南浦篇》中的意义
宁知仲冬时是什么意思——专业解读名句宁知仲冬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