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唐诗
>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上一卷
下一卷
承
愿
佳
秋
龙
雁
倒
涌
郑
奉
欢
献
气
风
王
子
影
霄
愔
和
万
重
史
圣
起
乘
驻
开
九
岁
阳
官
主
藏
堂
仙
宝
月
馀
寿
书
曲
初
处
舆
塔
九
日
登
慈
恩
寺
浮
图
应
制
郑愔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原文
涌霄开宝塔,倒影驻仙舆。雁子乘堂处,龙王起藏初。秋风圣主曲,佳气史官书。愿献重阳寿,承欢万岁馀。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评点
洪武中兴,国泰民安。郑愔登上慈恩寺浮图,宏伟壮丽之景令人叹为观止。抬头望去,那座高塔如云涌霄起舞,宝物争相闪耀着光彩;仰视下方,倒影映照的车马和行人仿佛定格在仙境之中。雁子儿正好停歇在堂上,仿佛等待着佳客的到来;而龙王也从藏身之所缓缓出来,意味着慈恩寺的时光即将开启。在这个九月的日子里,秋风萧瑟的旋律成为了圣主们的歌曲,历史的戏剧也在佳气中回荡。此时此刻,我愿献上重阳之寿,承载着无尽的欢愉与喜悦。今生欢聚,延续万世的岁月。之乎者也兮。这首《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一改郑愔的一贯文风,借用了史官的笔触来描绘慈恩寺的壮丽景观。整首诗表达了对洪武中兴的喜悦,展示了国泰民安的盛景。运用了双关的手法,既描绘了浮图的辉煌景象,又借用了龙王和雁子的形象来象征人们喜庆的心情。秋风曲圣,佳气史官,更是在将皇帝与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后,以重阳之寿的美好祝愿,传达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此诗字里行间,交织了自然景观、历史氛围和愿景美好的情感,文笔纵然古拙,却无一不彰显出郑愔的才情之妙。之乎者也兮。
郑愔
简介
简介暂无
郑愔
的其它诗歌
咏黄莺儿
哭郎著作
百舌
春怨
贬降至汝州广城驿
奉和幸大荐福寺(寺即中宗旧宅)
同韦舍人早朝
塞外三首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大总管张仁亶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铜雀妓
胡笳曲
折杨柳
秋闺
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献诗四首
中宗降诞日长宁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少年行
采莲曲
夜游曲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诗句
承欢万岁馀
愿献重阳寿
佳气史官书
秋风圣主曲
龙王起藏初
雁子乘堂处
倒影驻仙舆
涌霄开宝塔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最近文章
芳意羡何物中的哲理和妙处
十六胜三五是谁写的
剖析诗句“于昭于天”在《宗庙九德之歌辞》中的意义
咏白莲中吴王台下开多少的赏析解读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媚欺桃李色”在《芍药》中的意义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判部民诉主簿牒》中诗句“汝虽打草”的韵律之美
揭秘《送令狐明府》中蕴含的名句“闻道巴山远”
剖析诗句“瘦尽金方昨夜风”在《惜莲花》中的意义
昔日已前家未贫是什么意思——专业解读名句昔日已前家未贫
李郢的“残菊过重阳”一句艺术魅力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