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

和平叔道傍竹

和平叔道傍竹

和平叔道傍竹评点


梅尧臣的《和平叔道傍竹》此诗,颂扬了竹子清雅高洁的品性,同时抒发了作者对于世间浮华尘俗的厌倦之情。以文言文撰写,以古拙优雅的文风为主,兼具唐杂诗的特色,揭示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赞美与追求。此诗以“野田有修竹,丛疏饱於霜”开篇,清晰地勾勒出一片翠竹掩映的野田景象。修长翠绿的竹子在霜雪的映照下显得愈加茂密,向人展现出一幅山野宜人的画卷。而后四句“下上乏佳禽,左右杂枯桑”,则形容了这个竹林中禽鸟稀少,周围充斥着一些萧条的枯桑树,正因为这样的景观,使得行路人们对于竹子不以为然。紧接着,“岂无行路子,行路厌榛荒”,强调了行路人对于荒凉的山野之路的厌倦之情。行人们流连忘返于竹林之中时,意外地发现了这样一片崇雅的翠色。这时,他们顿生舒心之感,徘徊于竹林之中不愿离去。最后两句“车马去何疾,回顾隔山冈”,则展现了行人们面对世事繁忙的催促下,不舍离开竹林的情感。车马匆匆而去,望着隔山而去的背影,引发读者对于岁月的感慨和深思。整篇诗以浅显的语言,刻画出了竹林的清幽和令人陶醉的氛围。透过竹子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于清雅和宁静生活的追求,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俗的境界。同时,借用了唐杂诗的特色,文风雅致宛转,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隐退之志一一表达出来。总之,梅尧臣的《和平叔道傍竹》以古拙的文风和优雅的笔触,表达了对于竹子清雅高洁的景仰,诗中所描绘的竹林情景引人入胜,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世俗繁华的烦恼之情。全篇交融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兼具了古人的胸怀和情感。读此诗,不禁使人陶然沉醉,对大自然和纯净生活产生了更多的思索之乎者也兮。

梅尧臣的其它诗歌

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