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唐诗
> 秋夜听捣衣
上一卷
下一卷
听
云
风
兰
响
声
裁
砧
杨
秋
此
中
帘
牖
细
微
缝
杵
凝
夜
断
望
不
唯
未
渐
寄
闻
听
人
何
碍
遮
经
湿
远
秋
捣
肠
处
凉
树
霜
露
方
夜
衣
杨凝
秋夜听捣衣
秋夜听捣衣原文
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声微渐湿露,响细未经霜。兰牖唯遮树,风帘不碍凉。云中望何处,听此断人肠。
秋夜听捣衣评点
杨凝之《秋夜听捣衣》诗云:“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声微渐湿露,响细未经霜。兰牖唯遮树,风帘不碍凉。云中望何处,听此断人肠。”此诗以夜晚之秋景为背景,婉约地描绘了其中的动人之处。诗云“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引人入胜之景象在句中揭示。此句之“砧杵”象征打磨衣裳,穿插于夜境之中,昭示了此刻的衣衫之音如同童子泣血之感。“裁缝寄远方”之寓意显然,似乎言衷于暗地之追念,令人心神不宁。“声微渐湿露,响细未经霜”。句中之“声微”“响细”,运用了声音描写之手法,传达出一种虚幻的音响感觉。“湿露”之形容写入境的封闭感,而“未经霜”揭示尚未触及冬季之境界。“微”“细”二字格调优雅,悠远之感溢于文字之上。“兰牖唯遮树,风帘不碍凉”,表明了居所的树木丛生之景。“兰牖”美化了居所的名雅,而“风帘”之飘动感寄托了深秋枯叶缓缓飘落之景,生动地描绘出凄凉之境。“云中望何处,听此断人肠”,以远眺之势构建出更深一层的空灵感。“云中”之描写增添了一种超越感,“断人肠”则象征了秋天暮逝的悲苦之景,令人翩然之情愫。此诗以简洁之语句,细腻之描绘,展示了杨凝对秋夜之景的深情追忆。意境缠绵,意境流转之间,充满了诗人的思索和惆怅。读此诗,如置身秋夜之景中,心头顿生一股苍凉和萧瑟之感。之乎者也兮!
杨凝
简介
简介暂无
杨凝
的其它诗歌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
与友人会
感怀题从舅宅
寻僧元皎因病
夜泊渭津
戏赠友人
赠同游
残花
送别
送客入蜀
送别
送客归常州
上巳
春怨
初次巴陵
唐昌观玉蕊花
别李协
春霁晚望
送客往夏州
送客往鄜州
柳絮
花枕
送客往洞庭
别友人
初渡淮北岸
咏雨
和直禁省
留别
送客东归
送客归湖南
送客归淮南
春情
秋夜听捣衣
从军行
秋夜听捣衣诗句
听此断人肠
云中望何处
风帘不碍凉
兰牖唯遮树
响细未经霜
声微渐湿露
裁缝寄远方
砧杵闻秋夜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最近文章
东西南北皆垂泪经典翻译和点评
石桥东望海连天出自哪里
三秋只见河是什么意思——专业解读名句三秋只见河
专家评点“桂子捣成尘”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遮掩春山滞上才”在《代董秀才却扇》中的意义
“怅望人间万事违”到底说了什么?
“陶侃军宜次石头”的主旨是什么?
湘波如泪色漻漻经典翻译和点评
专家评点“定是陈仓碧野鸡”
李商隐《宿晋昌亭闻惊禽》中的名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