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巢

送僧归富春

送僧归富春

送僧归富春评点


郑巢的《送僧归富春》一诗,古拙优雅,字里行间透露出深入寂静之境的意境。诗中描绘了郑巢追忆曾经与僧人共度的禅修时光的情景。忆过僧禅处,遥山抱竹门。诗首两句,以“忆”字开篇,意味着诗人们回忆过去的时光。僧禅处,是指那些禅修的场所,此情此景让人如临其境。遥山抱竹门,形容那座禅修处的周围群山环绕,仿佛在拥抱着禅修场所一般。郑巢借以此景,表达对禅修时光的怀念之情。古房关藓色,秋径扫潮痕。诗中的“古房”、“藓色”、“秋径”等词句,以及“扫潮痕”一句,通过对禅修场所的形象描绘,更显眼出岁月的沧桑。房屋古旧,墙壁上长满了苔藓,这是岁月的痕迹。秋径扫潮痕,道路上留下了潮湿的印记,象征着诗人曾经的来往脚步。这些描述给人一种深入寂静之境的感受,引起人们对时光的思索。石净闻泉落,沙寒见鹤翻。此两句,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进一步加强了诗中的禅修氛围。石净闻泉落,诗人踏石径行走,能清晰地听到泉水的淙淙声。沙寒见鹤翻,瞥见了寒冷的沙地上,起伏飞起的鹤鸟。这样的描绘,使人感受到自然与禅修的紧密联系。终当从此望,更与道人言。以此两句结尾,突出了诗人对禅修的态度。终当从此望,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心向禅修的决心。更与道人言,意味着深入探讨、交流禅修之道。通过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之情。郑巢的《送僧归富春》诗,以古拙优雅的文风,以及富含文化意涵的字词,展示了禅修生活的美妙之处。通过对禅修场所、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表达对禅修的思索和向往,诗人将读者带入了深入寂静之境的禅修体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