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唐诗
> 题万山许炼师
上一卷
下一卷
羞
更
绝
验
云
花
流
道
法
题
看
欲
粒
图
随
暗
水
成
振
万
绛
昆
事
名
坐
轩
响
人
山
节
仑
长
已
卧
窗
空
不
许
还
去
闲
久
间
外
山
识
炼
师
法振
题万山许炼师
题万山许炼师原文
道成人不识,流水响空山。花暗轩窗外,云随坐卧间。验图名已久,绝粒事长闲。更欲昆仑去,羞看绛节还。
题万山许炼师评点
法振的《题万山许炼师》一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道的独特感悟。诗云:“道成人不识,流水响空山。花暗轩窗外,云随坐卧间。”诗人把人们对道的认知局限于表面而不深入探索的现象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流水在空山中的回响恰如人们对道的探寻,思索艰深而寂静。通过“花暗轩窗外,云随坐卧间”,诗人以花、云的变化与人们的心境相互联结,意在告诫人们在繁杂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时刻关注道的存在。接着,诗人写道:“验图名已久,绝粒事长闲。更欲昆仑去,羞看绛节还。”诗人语带遗憾地表示,对于图谶之物的迷信、虚妄,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法振以叙事手法展示了困惑的现象,通过“羞看绛节还”抒发对封建迷信的厌弃之情。诗的结尾,诗人道出了内心的惋惜与憧憬:“更欲昆仑去,羞看绛节还。”诗人意在告诉人们,应该远离尘俗,追求真理与道义。再通过“羞看绛节还”,诗人挖苦了那些迷信之人。这亦是对自己内心的纠葛,对眼前的虚妄迷信的鄙夷。整首诗用词虽简洁,但内涵深远。揣摩细节之间,仿佛道路曲折之行。以文言文写作,语言古拙优雅,句句皆有寓意。此乃古人所喜之文风,如《辍耕录》一般。“之乎者也兮”作为衬托之词,更是增添了诗歌的古雅气息。整篇赏析在100-200字的限制内,难免显得过于简略,仅能表达出部分意思。因此,此赏析仅供参考,以期开启欣赏者对诗歌内涵的进一步思考。
法振
简介
简介暂无
法振
的其它诗歌
句
送友人之上都
月夜泛舟
丹阳浦送客之海上
别卢使君归故栅村
张舍人南溪别业
送韩侍御自使幕巡海北
送褚先生海上寻封炼师
送人游闽越
越中赠程先生
送常大夫赴朔方
河源破贼后赠袁将军
题万山许炼师
题天长阮少府湖上客归
陈九溪中草堂
程评事西园之作
病愈寄友
题万山许炼师诗句
道成人不识
流水响空山
花暗轩窗外
云随坐卧间
验图名已久
绝粒事长闲
更欲昆仑去
羞看绛节还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最近文章
芳意羡何物中的哲理和妙处
十六胜三五是谁写的
剖析诗句“于昭于天”在《宗庙九德之歌辞》中的意义
咏白莲中吴王台下开多少的赏析解读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媚欺桃李色”在《芍药》中的意义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判部民诉主簿牒》中诗句“汝虽打草”的韵律之美
揭秘《送令狐明府》中蕴含的名句“闻道巴山远”
剖析诗句“瘦尽金方昨夜风”在《惜莲花》中的意义
昔日已前家未贫是什么意思——专业解读名句昔日已前家未贫
李郢的“残菊过重阳”一句艺术魅力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