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象文思泽释义


【舞象】1.学象舞。象舞,武舞。古代成童所学。《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郑玄注:“先学勺,后学象,文武之次也。成童,十五以上。”孔颖达疏:“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后以指成童之年。唐邢璹《<周易略例>序》:“臣舞象之年,鼓篋鱣序,渔猎坟典,徧习《周易》,研穷耽玩,无舍寸阴。”明张煌言《<奇零草>序》:“余自舞象,輒好为诗歌。”清钱谦益《泽州王氏节孝阡表》:“府君父殁时,纔舞象耳。”2.会舞蹈的象。《旧唐书·德宗纪上》:“丁亥,詔文单国所献舞象三十二

【文】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2. 刺画花纹:~身。  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  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  9. 温和:~火。~静。~雅。

【思】1. 想,考虑,动脑筋:~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忖。~索。~维。沉~。寻~。见异~迁。  2. 想念,挂念:~念。~恋。相~。  3. 想法:~绪。~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  4. 姓。 | ◎ 〔于~〕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者如故矣”。

【泽】1. 水积聚的地方:大~。湖~。润~(潮湿)。沼~。  2. 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光~。色~。  3. 恩惠:恩~。~及枯骨(施惠于死人)。  4. 洗濯。  5. 汗衣,内衣。 | ◎ 古同“释”,解散。 典

舞象文思泽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