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枌榆】。《说文·木部》:“枌,榆也。”段玉裁注:“各本少‘枌’,浅人以为复字而误删之。枌榆者,榆之一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高祖王关中,太上皇思东归,故象旧里,制兹新邑,立城邑,树枌榆,令街庭若一。”唐皇甫冉《太常魏博士远出贼庭江外相逢因叙其事》诗:“里社枌榆毁,宫城骑吏非。”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五》:“枌榆养老之珍,今荒饉始食其皮。”2.汉高祖故乡的里社名。《史记·封禅书》:“高祖初起,祷丰枌榆社。”裴駰集解引张晏曰:“社在丰东北十五里。或曰:枌榆,乡名,高祖里社也。”3.指汉高祖即位后,于秦故
【何】1. 疑问代词(a.什么,如“~人?”b.为什么,如“~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不?”“~如?”d.哪里,如“~往?”e.发表反问,如“~乐而不为?”)。 2. 副词,多么:~其壮哉! 3. 姓。 | ◎ 古同“呵”,谴责。 | ◎ 古同“荷”,担。
【冷落】◎冷落lěngluò(1)[deserted;desolate;unfrequented]∶冷清;不热闹狭窄冷落的胡同门前冷落鞍马稀。——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柳永《雨霖铃》(2)[leaveoutinthecold;snub;cold-shoulder]∶冷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