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唐诗
> 赠供奉僧玄观
上一卷
下一卷
一
如
秋
夜
兼
已
诸
自
李
赠
念
何
灯
木
作
降
经
得
昌
供
在
嫌
照
侵
帝
禅
更
曹
符
奉
林
有
雨
檐
师
侣
不
溪
僧
峦
著
寒
黑
难
久
看
法
玄
观
李昌符
赠供奉僧玄观
赠供奉僧玄观原文
自得曹溪法,诸经更不看。已降禅侣久,兼作帝师难。夜木侵檐黑,秋灯照雨寒。如何嫌有著,一念在林峦。
赠供奉僧玄观评点
李昌符的《赠供奉僧玄观》一诗,自得曹溪法,不再沉溺于诸经之中。他曾身降凡界,出家已久,又身兼帝师的重任,这无疑是极艰难的。长夜里,木叶侵扰屋檐,黑暗笼罩,秋雨寒气袭来。然而,他又何曾畏怯于琐碎的世事,一念清心如林峦之间。赠供奉僧玄观》一诗,似乎在讲述一位大德即便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内心依然不动摇,心境依然如山峦一般。笔者以为,这首诗不仅折射了李昌符对僧玄观的景仰之情,更表达了对高洁修行者的敬佩之情。诗句虽简洁,却五脚六足。李昌符以“自得曹溪法,诸经更不看”一句,表明他自我脱俗,超脱于俗世之外。通过对曹溪禅宗的领会,他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经书,找到了一条符合自己内心追求的真理之路。接着,他指出了僧玄观的身份与使命带来的困难,尤其是同时担任帝师的重责,这似乎是暗示了李昌符自己对僧玄观所面临的艰辛有所体会。李昌符把诗文细腻的描写落到了一个晚上,验证了夜幕笼罩的黑暗与秋天带来的寒冷。同时,通过“秋灯”这一光源,让人感觉到弥补了黑暗所缺乏的温暖与光明,将冷清的夜晚具象化。“如何嫌有著,一念在林峦”一句,将整首诗收于一个圆满的结尾。李昌符问道,又何曾畏怯于琐碎的世事,而是将心念置于大自然的林峦之间。这无疑表明他对修行道路的坚定信念,在纷繁俗世中保持着清静。因此,李昌符《赠供奉僧玄观》一诗,以简短的篇幅,勾勒出了一幅大德对修行者的敬佩和景仰之情,以及对内心追求真理的坚持和顽强。之乎者也兮,诗人用字简练,排比和连词的运用使文意更加连贯,使读者能更好地领悟到诗人的情感。本文以古拙优雅之文风,致敬诗中的古代文人雅士李昌符之风华。
李昌符
简介
简介暂无
李昌符
的其它诗歌
绿珠咏
赠别
闷书
伤春
登临洮望萧关
三月尽日
客恨
秋夜作
南潭
送友人
送人入新罗使
咏铁马鞭
送人游边
寄栖白上人
送琴客
别谪者
行思
感怀题从舅宅
赠春游侣
赠供奉僧玄观
赠同席
得远书
旅游伤春
秋中夜坐
晚夏逢友人
送人出塞
寻僧元皎因赠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
夜泊渭津
赠同游
题友人屋
远归别墅(一作秋晚归故居)
书边事(一作边行书事,一作塞上行)
赠供奉僧玄观诗句
自得曹溪法
诸经更不看
已降禅侣久
兼作帝师难
夜木侵檐黑
秋灯照雨寒
如何嫌有著
一念在林峦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最近文章
揭秘《赠刘方处士》中蕴含的名句“流光迅速如飞过”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花与人还事一般”在《题广陵妓屏二首》中的意义
兔毛瓯浅香云白中的哲理和妙处
五湖四海任遨游——吕岩
专家评点“神钦鬼伏”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空向人间历万春”在《得火龙真人剑法》中的意义
郑遨《伤农》中的名句赏析
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中岘山一夜玉龙寒的赏析解读
揭秘《五言》中蕴含的名句“天魂生白虎”
读书台中风扫晴岚画障开的赏析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