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二千年间-胡绳
二千年间目录:
编者的话
导言
一、纵剖面和横剖面
二、时间之流
三、速写一个轮廓
在『万人之上』的人
一、专制皇帝的产生
二、皇帝是"天生的圣人"么
三、帝位的世袭和换朝易代
四、在皇族内部的纠纷
一、"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
二、君主专制和官僚制度
三、官僚是怎样产生的
四、官僚的膨胀
五、"国家之败,由于官邪"
一、从车战到骑战步战
二、当兵变成了专门职业
三、募兵·拉丁·世袭兵
四、军权的集中和分散
五、"养兵千日"
一切寄托在土地上
一、个体劳动的小农经济
二、谁是土地的主人
三、农民出谷出钱又出力
四、千灾百难下的农民生活
一、农民创造了奇迹
二、奇迹是如何造成的
三、走向城市的失败
四、农民战争的意义
不安静的北方边塞
一、塞外各族的兴替
二、冲突的原因
三、羁縻控制的失败
四、民族的苦难
当胡骑踏进中原的时候
一、"儿皇帝"和"贰臣"
二、英雄如何产生
三、"南渡君臣轻社稷"
四、不死的人民力量
逃不了的灭亡命运
一、失败的"变法运动"
二、没有救自己的能力
三、在不变中坐候末日
四、历史不会回头
附录 读《二千年间》
一、失败的"变法运动"
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天下之后,规定下自号"始皇",以后子孙继位,就叫二世、三世,以至无穷。不料他自己刚刚死去,农民起义的烽火已经起来了,使他的政权短命而亡。
农民起义是下层人民不满现状,用武力来要求变革的行动。我们在"大地下的撼动"一章中已经说过,因为农民没有在政治上发言的权利,所以他们的变革的要求只能表现为武装的行动。
秦的失败留下一个教训,使上层社会的人也不大相信万世一系的可能了。汉代就有人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而主张每一个朝代都是顺着天意而兴起的,但到了一定时候,天意会背弃
...更多
二、没有救自己的能力
首先我们应该指出,这一切由上层社会所发动的变法运动并不是什么彻底的改革,就是说,并不能真正解决当时的政治社会问题。
封建统治者所遭遇到的困难危机,无论其具体形态是如何,在基本上都由于这种统治是凭借着腐败的官僚机构而建立在对于千百万农民的残酷剥削之上的。这是我们在以前各篇中已经分析到的。因此,假如要彻底地解决问题,那就非根本改造这种社会政治制度不可。就是说,要使千百万呻吟苦痛的农民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劳作,不必把大部分的收获都供奉给地主和国家。也就是说要取消地主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地位。
...更多
三、在不变中坐候末日
守旧不变是渗透在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集团中的一般的精神。他们用守旧不变的方针来对抗下层人民的反叛,对抗客观形势的变动,对抗在自己集团内部轻言改变的"叛徒"。
一切按照老办法来做,一切按照"祖宗成规"进行,一切保持从来袭用的传统规矩--这被认为最妥当不过的事。固然封建时代的下层人民因为受着愚民政策的欺蒙,因为过着落后的经济生活,其行动与意识也常是保守的、守旧的,但是对于下层人民,维持现状就是继续受苦受难的意思,而对于上层统治社会,守旧不变却意味着继续保持和巩固自己的特权。所以从下层人民中终于要爆发出打破现状的
...更多
四、历史不会回头
守旧不变的政策压制不了在激荡变动着的客观形势。纵然表面上还能一时苟安残局,但实际上,一切变动在暗中酝酿发展,终于要爆发出来,一旦爆发,便来得更加猛烈了。
守旧不变的政策使封建专制统治者所遭遇到的困难和危机日益加深,同时就使它的主观的力量不断削弱,统治集团内部的意志和力量更加不能统一,内部的矛盾和纠纷更加扩大。
改良主义的变法运动在守旧的势力下被扼杀,不但未收改良的效果,反而增加统治集团内部的紊乱。在每一个朝代将灭亡之前,并不都有变法运动(有时连敢于提出改良政策的人都没有!),却总
...更多
附录 读《二千年间》
吴晗
在溽(rù)暑中读《二千年间》(蒲韧著),对于我是一帖清凉散。
恰恰在战争爆发前一年和亡友张荫麟先生计划写三本书,讨论了多少次,也征求了许多朋友的意见。拟好了每本书的内容和目录,并且也写好了大部份的草稿。战事一起,荫麟仓卒南下,稍后几天,我也由安南入滇,全部稿件都随北平沦陷了。
到昆明后,搜辑已发表在报章杂志上的论文十多篇,雇人抄录。次年春荫麟从广东来,把这部份稿子整理出版,标为《中国史纲》。打算有一天能重回北平清华园,再发愤共同完成过去的计划,不
...更多
上一页
1
2
3
4
5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吴开
(南朝宋)范烨 编(唐)李贤 等注
清·魏秀仁
清·沈雪芝
元·马端临
(明)酉阳野史
(清)如莲居士
清·屠继善
隋·达磨芨多
明·刘侗
宋·吕夏卿
(南北朝)傅昭
清·壮者
春秋齐·晏婴
(北宋)司馬光 主編
清·沈起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