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老子校釋-未知
老子校釋目录:
老子道經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三十章
三十一章
三十二章
三十三章
三十四章
三十五章
三十六章
三十七章
老子德經
三十八章
三十九章
四十章
四十一章
四十二章
四十三章
四十四章
四十五章
四十六章
四十七章
四十八章
四十九章
五十章
五十一章
五十二章
五十三章
五十四章
五十五章
五十六章
五十七章
五十八章
五十九章
六十章
六十一章
六十二章
六十三章
六十四章
六十五章
六十六章
六十七章
六十八章
六十九章
七十章
七十一章
七十二章
七十三章
七十四章
七十五章
七十六章
七十七章
七十八章
七十九章
八十章
八十一章
附錄老子韻例
後記
補遺
補注
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謙之案:廣明本「和」作「知」,彭本「怨」下有「者」字。葉夢得本無「必」字。文子微明篇引上二句同,第三句作「奈何其為不善也」,文意同。
是以聖人執左契,不責於人。
嚴可均曰:「不責於人」,御注作「而不責於民」,河上、王弼有「而」字。 羅振玉曰:景龍本、敦煌辛本均無「而」字。
謙之案:遂州、嚴亦無「而」字,嚴有「以」字。
...更多
八十章
小國寡人,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嚴可均曰:「小國寡人」,各本作「寡民」。「什伯之器」,河上「伯」下有「人」字。
羅振玉曰:「小國寡民」,景龍本「民」作「人」。「使有什伯之器」,敦煌辛本作「使民有什伯之器」,庚本作「使人有仟伯人之器」。
謙之案:「小國寡人」,遂州本同。柰卷「寡」作「寮」。下句嚴、彭、傅、范、趙「使」下有「民」字,景福、柰卷、王羲之「伯」下有「人」字,顧下有「民」字,傅、范「用」下有「也」字。李道
...更多
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羅振玉曰:敦煌辛本「知」作「智」。
武內義雄曰:「善者不辯」二句,敦、遂二本在「知者不博」二句之後。 謙之案:嚴、顧二句與敦、遂本同。傅、范「善者不辯」二句「者」並作「言」。
俞樾曰:按此當作「信者不美,美者不信」,與下文「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文法一律。河上公於「信者不美」注云:「信者,如其實。不美者,朴且質也。」是可證古本正作
...更多
附錄老子韻例
昔孔廣森作詩聲分例,其言曰:「今之詩主乎文,古詩主歌。歌有疾徐之節,清濁之和,或長言之,詠嘆之,絫數句而無以韻為;或繫音促節,至於句有韻,字有韻,而莫厭其多。」余以為道德五千言,古之哲學詩也。既曰詩,即必可以歌,可以誦;其疾徐之節,清濁之和,雖不必盡同於三百篇,而或韻或否,則固有合於詩之例焉為無疑。然在宋代吳棫韻補,已嘆「老子道德經,周柱下史老聃所作,多韻語,今往往失其讀」,然則發凡起例,其可少乎?作老子韻例。
(其一)世異音殊,一代自有一代之音,古韻不可合於唐,唐韻不可合於今,閻百詩所謂「古今之音繫乎時
...更多
後記
(一)本書在選本方面,以唐易州龍興觀道德經碑本為主,次取敦煌寫本與遂州碑本參訂。石本於御注、廣明、景福以外,更參考樓正、邢玄、慶陽、磻溪、高翿、趙孟頫諸本。鈔本參考柰卷及室町時代鈔本。刻本王本除用明和宇惠本外,更參考道藏本、范應元引王本,與道藏宋張太守彙刻四家注本。河上本除用宋刊本外,更參考道藏李道純道德會元所用章句白本。又如傅、范古本,夏竦古文四聲韻所引古老子,及託名王羲之帖本等,均加以批判的選用。
(二)本書在校勘方面,以嚴可均鐵橋金石跋中老子唐本考異所校三百四十九條為主,魏稼孫績語堂碑錄,或正嚴誤,
...更多
補遺
版本補遺
(一)道士索洞玄經寫本 敦煌殘卷,見伯希和目錄二五八四號(神田喜一郎輯敦煌秘籍留真新編下冊)。
(二)敦煌六朝寫本張道陵著老子想爾注殘卷(見一九五六年香港印本老子想爾注校牋圖一至圖廿六,存河上本第三章「不見可欲」句下至第三十七章。內容與遂州龍興碑本略同,如第三章「不敢不為」,第七章二「尸」字,第十五章「渙若冰將汋」,第十六章二「生」字,第二十章「我魄未兆」,第二十四章「喘者不久」等,蓋同屬一版本系統者)。
書目補遺
...更多
補注
三章
使心不亂。
謙之案:據想爾注校箋:「淮南子道應訓、蜀志秦宓傳及易艮卦孔疏、晉書吳隱之傳、文選東京賦注所引此文,皆無『民』,劉師培老子斠補謂唐初避諱刪去,今此六朝寫本無『民』字,可證劉說之非。」
虛其心。
謙之案:老子想爾注本「虛」作「 」。據注文「虛去心中凶惡,道來歸之」,知本文亦作「虛」,「 」為誤字。
七章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更多
上一页
5
6
7
8
9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史玄
(南朝宋)范烨 编
宋·卢祖皋
岑参
清·蒋骥
归有光
清·王先谦
(唐)皇甫牧撰
(宋)包拯
元·李志常
清·汪志伊
宋·王灼
(清)汪辉祖
宋·范成大
清·严可均
(晉)羅含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