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1. 从后头跟上:来得~。赶不~。 2. 达到:~格。~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过犹不~。 3. 趁着,乘:~时。~早。~锋而试。 4. 连词,和,跟:阳光、空气~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
【其】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 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 3. 那里面的:~中。只知~一,不知~二。 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 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 6. 词尾,在副词后:极~快乐。大概~。 | ◎ 〔郦食(
【所】1. 处,地方:住~。哨~。场~。处~。 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派出~。 3. 量词,指房屋:一~四合院。 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部(所率领的部队)。~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有。各尽~能。~向无敌。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敬。 6. 姓。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既】1. 动作已经完了:~往不咎。~而。 2. 已经:~成事实。~定。 3. 常与“且”、“又”连用,表示两者并列:~快又好。 典
【倦】1. 疲乏:疲~。~怠。~意。~容。~色。 2. 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厌~。~飞(喻厌倦仕宦而归隐)。~游(厌倦游宦生涯)。 典
米糕糖糖
这句诗中的“及其所之”呈现出一种绝望的无奈,意蕴之深,不止耐人寻味,而且极富感染力。它将诗人和现实隔开,从而把现实变成了一种不可逾越的境地。
初雨落红尘
这断文字所表达的情绪疲惫、心灵倦怠,无疑是表达了近代中国文人的迷茫与苦闷。这句诗中的“及其所之”一词,既可以代表诗人的处境,也可以代表诗人的心境。
静谧夜晚的星月
韵律上,用词准确得体,平仄对仗且律动,充分体现了文学的美感和艺术细节。这一点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深厚底蕴和执笔之功。
海之彼端
总之,“及其所之既倦”,它所表现出的那种沮丧和苦闷的情绪是很真实的。相较于鼓噪吆喝的时代流行语,这句诗虽然简单却都是铭记于心情感的真情流露。这反映出鲁迅的洞悉力和闪闪发光的文学才干。
梦幻之城
此外,这句诗用“既倦”一词来表达心倦的疲惫之感,用押韵的方式传达出疲惫、沮丧中的无奈和彻底放弃,是深刻而独到的表达方式。